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年轻人10大创业项目 无本创业好项目

近年来,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不断涌现,并发展成为最活跃的行业之一。36Kr见证并陪伴着该领域创新企业的成长,为行业带来专业的声音。

为此,36Kr推出了《医疗健康行业周报》专栏,将定期发布,从资本、政策、金融、新产品等多角度为读者提供行业资讯。

请查看8月22日医疗卫生行业周报。行业周报收录了36Kr创投频道本周在医疗健康领域报道的融资消息,以及其他值得关注的国内外行业新闻动态。

投资融资

欧鹏医疗获得近1亿元的B系列融资。手术机器人企业欧鹏医疗完成近1亿元B系列融资,保利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其临床进程。

奥鹏医疗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研发企业。目前已完成仿生手的设计和升级,完成了从冠脉介入、外周介入、神经介入、肿瘤介入的跨学科覆盖。

据悉,今年奥本医疗完成了介入机器人的型式检查,并在动物实验中取得成功。除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它还创造了三种新的手术方法:栓子切除术、过滤器植入和移除以及主动脉支架植入。

36Kr首次推出|研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奥鹏医疗”获得近1亿B轮融资

莱昂内尔医疗在C轮和D轮融资中获得了超过1亿美元。耳鼻咽喉诊疗设备开发商莱昂内尔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昂内尔医疗)近一年来连续完成C、D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据悉,2020年7月,莱昂内尔医疗完成C轮融资,由同和宇成、四道资本牵头,远洋资本、燕石投资投资;2021年7月完成D轮融资,由云峰基金领投,袁遗资本等老股东跟投,方通和禹城、四道资本、捷实投资续投,C轮领投。

36Kr首发|国产耳鼻喉科医疗设备的崛起,“莱昂内尔医疗”在C轮和D轮融资中合计获得1亿多美元

“茂航科技”已获得数千万天使轮融资。实体肿瘤通用CAR-T R&D企业江苏茂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航科技”)已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海邦医疗基金牵头,宏丰投资紧随其后,郝跃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茂兴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脑肿瘤的通用CAR-T公司,总部位于苏州。据悉,公司拥有通用的CAR-T开发平台,可以解决该领域的两大痛点:GVHD和HvGR。

36Kr首发|当基因编辑遇上细胞免疫,CAR-T治疗公司“茂兴科技”获得千万天使轮融资

“数字科技”新增7亿元。“数字科技”7月底完成新一轮7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盛资产管理、春华资本、红杉资本中国、袁遗资本、建杰亚洲、瑞智资本、WT专注中国基金和未来创业基金。数字坤科技聚焦AI医学影像赛道,利用人工智能辅助传统人工阅读,节省医生精力和时间,减少

误诊和漏诊。


36氪独家 | 赛道IPO大战前夜,头部医疗AI「数坤科技」再融7亿元


  • 「康迈迪森」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计算化学(CADD)和人工智能(AI)驱动的医药研发企业「康迈迪森」(ComMedX) 正式宣布完成Pre-A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本次融资由BAI资本领投,天使轮领投方峰瑞资本进一步加持,华兴Alpha任此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在CADD/AI制药研发赛道,康迈迪森聚焦于“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和优化”环节,主要通过整合超大规模分子对接、组合化学数据库构建、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多学科研发技术,从事基于靶蛋白三维结构的先导化合物的快速筛选和优化,从而赋能小分子创新药物从0到1的研发。


36氪首发 | 成立半年拿下多笔大订单,AI制药「康迈迪森」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 「安立玺荣」完成近2亿元A+轮融资

开发新一代免疫疗法的源头创新企业「安立玺荣」宣布完成A+轮追加融资。本次融资由磐谷创投和台杉投资领投,中华开发资本、大和证劵集团的DCI Partners、兆丰国际商业银行、富邦金控及宏泰电工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安立玺荣生物医药集团成立于2017年,从事创新型免疫治疗的新药研发。自主的研发平台开发针对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和其他免疫性疾病的FIC创新性免疫疗法。


免疫治疗“靶向”阿尔兹海默症,「安立玺荣」完成近2亿元A+轮融资


  • 「宏元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36氪持续关注的技术创新企业「宏元生物」,正在开发适用于泌尿系统癌症的居家精准检测产品。日前,宏元生物的产品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 7月中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宣布,中国首个尿路系统二代测序产品UroCAD获批进入绿色通道,以期将革命性的尿路上皮癌无创早诊方式推广到各级医院和体检中心。这里所提到的UroCAD,是宏元生物开发的无创尿液检测产品,是世界上首个通过检测染色体不稳定性进行无创尿路系统癌症检测的产品。


36氪首发 | “泌尿癌症测序产品”获全国首个绿色通道,「宏元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产品获批


  • 百济神州达妥昔单抗β获批上市

百济神州的达妥昔单抗β获批上市,用于神经母细胞瘤。达妥昔单抗β(Dinutuximab beta)是一款单克隆抗体,可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上过度表达的一个GD2的特定靶点结合。它于2017年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治疗1岁以上的接受过诱导化疗并达到部分缓解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随后进行清髓性治疗和干细胞移植,或者复发或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的患者。


  • 南京正大天晴仑伐替尼获批上市

南京正大天晴的仑伐替尼获批上市,成为该品种国产第3家仿制药。仑伐替尼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α、RET及KIT抑制剂,是中国第二个上市的肝癌一线靶向治疗药物。


  • 诺华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

诺华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符合系统治疗或光疗特征的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成人及体重≥50kg的6岁及以上儿童患者。该药物是中国目前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治疗儿童及青少年银屑病的白介素类抑制剂。


  • 复宏汉霖60mg规格汉曲优获批上市

复宏汉霖汉曲优新增药品规格(60mg/瓶,不含防腐剂)的补充申请(sNDA)正式获NMPA批准。此次于国内新增60mg/瓶药品规格后,患者有望通过搭配使用不同规格的汉曲优,达到更灵活的用药方式。汉曲优可用于治疗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转移性乳腺癌及转移性胃癌,涵盖原研曲妥珠单抗在中国已获批的所有适应症,已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其他


  • 焦点分析 | 医药股全面下跌,给一级市场投资哪些启示?

截至8月20日收盘,A+H股的医药、医疗板块纷纷暴跌,尤其是以恒瑞医疗、迈瑞医疗这样的行业一哥更是放量暴跌,通策医疗安图生物、金域医学等纷纷跌停。


这似乎与大众认知的“医药赛道黄金十年”的论点,以及一级市场的投资热度背道而驰。


另外,纵观整个行业基本面,曾被寄予厚望的PD-1竞争之恶劣、传统业务下滑之快、大药企生存之困难,全部打破了行业人的预期。


这是为什么?反映了什么行业讯息?这给一级市场投资带来哪些启示……


  • 最前线 | 因美纳完成GRAIL收购,加速普及多癌种早期检测技术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2021年8月18日,因美纳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宣布完成对GRAIL收购。尽管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已起诉阻止这笔交易,欧盟也正在发起反垄断调查。


其实,两家公司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因美纳在2016年创立了GRAIL,并将其剥离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GRAIL的第一批员工全部来自因美纳,且因美纳仍持有GRAIL 12%的股份。此次收购是一次纵向收购。


GRAIL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多癌种早期检测技术的医疗公司。在欧盟委员会对此次收购进行监管审查期间,GRAIL仍将作为一家独立公司运营……


  • 推动智能马桶普及,「几何科技」发布新品牌SYNSOL叁颂

2021年8月18日,家庭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企业几何科技正式发布新品牌「SYNSOL叁颂」。其产品为包含“叁颂健康检测马桶”与“叁颂APP”的智能一体化健康管理系统,将生理生化信息的检测获取内嵌在生活场景当中,


据介绍,首款量产产品智能马桶与生物检测芯片、行动指引算法配合使用,可持续监测近30项人体生理指标,并提供健康评估与个性化干预方案,帮助早期疾控预防。


目前在几何科技的生物实验室中实现100+种标志物的检测。「SYNSOL叁颂」的芯片实现了干化学、电化学和免疫层析不同技术的检测项通量集成,可检测生物指标近30项,再辅以生物电检测,可以相对全面地评估用户的健康状态,对健康问题进行及时干预,进而降低健康风险……


最受36氪喜爱的项目Top 10 | 8月上(医疗组)

项目名称: 华源再生医学


推荐人:蔡姝凝


已完成融资轮次:Pre-A轮


报道题目:“延长生命”从科幻进入现实,「华源再生医学」制造生物性人工器官


推荐理由(200-300字):生命终点会遇到器官衰竭的状况,目前最佳疗法是器官移植,但因器官供体短缺,这种可以治愈的医疗技术无法施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人造器官成为热门且尖端的前沿领域,生物性人造器官更是“皇冠上的明珠”。纵观全球,步入临床阶段的数量只有个位数,有能力做相关研发的团队实属凤毛麟角,华源再生医学正是其中一员。研发速度与积极成果,能够说明华源再生医学的领先性——大约5-6年后,该公司研发的人工胰腺就可能进入市场,帮助Ⅰ型糖尿终末期患者延续数十年生命;正在研发的人工肾脏预计7-10年登陆市场。给身体换个“零件”,用人造器官“续命”,这种科幻电影里的情节,正在走进现实生活。


项目名称:诺一迈尔


推荐人:顿雨婷


项目已完成融资轮次:A+轮


报道题目:36氪首发 | 布局再生型植入医疗器械,「诺一迈尔」获1.5亿元A+轮融资


推荐理由(200-300字):再生型植入医疗器械产业属于植入性医疗器械领域里面的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不过,中国植入性医疗器械主要集中在结构类产品(如皮肤、骨、肌腱等),而且很多产品仍处在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阶段,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水平差距悬殊,整个市场主要由外企垄断,譬如德国贝朗医疗、美国强生、美国戈尔、美国巴德。诺一迈尔通过自主研发攻克了3D静电纺丝、常规静电纺丝、3D生物打印、化学合成、物理合成等全球范围内组织工程领域多个主流技术路线,覆盖了膜、骨、胶、剂、(微)球等多个产品形态,在国产替代的大潮下,发展潜力显著。


编辑:顿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