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小酒馆营销方案 创业开酒吧的理由

来源:海伦官方网站。

记者|程俊豪编辑|肖泽业。

虽然近期二级市场酒类板块的表现并不理想,甚至有“白酒入药,唢呐吹一夜”的说法,但并不影响“酒”行业在消费市场的繁荣。

近日,中国最大连锁酒吧品牌海伦士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伦士”)通过HKEx听证会,有望在HKEx上市。

海伦事业部成立于2009年,门店覆盖北上广深、深圳等100多个城市。2020年按收入计,海伦司在中国酒馆行业中排名第一,的市场份额为1.1%。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海伦的收入分别为1.1亿元、5.6亿元和8.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3万元、7914万元和7007万元。2021年一季度总营收3.6亿元,归母净利润7633万元。

小保安开出大酒馆

海伦的故事从创始人许开始。

从小调皮捣蛋、学习不好的许钟兵,成年后参军当了一名侦察兵,退役后做了三年保安。从事保安工作的许感到不安。他总是想折腾些什么,所以他征求同志们的意见。他的同志开玩笑,建议他在老挝开个酒吧。

也许,当时我的战友们从来没有想到,许一句话就把当成了理所当然。

不久之后,2009年,徐炳忠去老挝开起了小酒馆,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选择回到中国,考虑继续在北京创业,于是海伦斯出生了。

/>

那时,小酒馆一般是做外国人的生意,徐炳忠就到北大清华附近的五道口找地方,这一带铺面的租金很贵,合适的面积租金至少100万元/年,对他来说是天文数字。后来徐炳忠终于发现了一个偏僻小区附近的店铺,年租仅要20万元,只是所在位置人烟稀少。




刚开始,徐炳忠拿不准,他突然想到,以前在农村,去镇上赶集时,挨着乡政府的酒家,往往生意很好,但一些偏远的小馆子,生意也不错。他意识到,因为客人是固定的,只要真正做得好,口碑沉淀起来,生意就会好。这样想来,他拍板租下了那个“偏远小店”。




只是,犄角旮旯的地方,怎样才能把生意做起来呢?




一是,靠用心。比如,徐炳忠让老外去发广告,广告语就很专业,一桶一桶的鸡尾酒叫bucket,当时国内消费者一般听都没听说过,而他是前一天和老外聊天才学到的。




二是,靠价格。别家青岛小瓶是20元,而海伦司青岛大瓶才10元。这样一来,四五个月时间,小酒馆的生意就慢慢起来了,一天能卖四五千块钱,还有了一定的顾客基础。




随着海伦司的业绩越来越好,徐炳忠觉得自己如今的一切都来源于顾客,便想办一个回馈活动。正好赶上2009年的万圣节,徐炳忠就搞了一个免费感恩活动,活动内容为全场免费,扎啤无限畅饮。




海伦司门店




第一家门店在万圣节的感恩活动,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余酒馆也纷纷模仿,只是一样的免费活动,却并没有达到同样的效果。




他得出的结论是:可能别人仅仅把免费活动当作是营销手段,而他是出于真诚的感谢。他相信,想要走的远,永远不要算计顾客。




2012年,徐炳忠开始将酒馆生意向上海、天津、厦门、武汉扩张,在这些城市的高校周边共开了8家酒馆,意图以学生为主要客群。面对学生群体,客单价成了问题,自此压缩成本成为了他的新课题。




徐炳忠认为,20多瓶啤酒就要四五百元,年轻人肯定承担不起,如果是10元一瓶,一个人大概50元,学生的消费压力就减少了很多。而且啤酒成本不高,理论上可以卖得更便宜。




随着海伦司扩张,2014年,徐炳忠又开始进行智能化研究,自主开发了ERP系统、下单系统,以便了解每个客户的需求,从而精准提高客户体验,譬如进行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




低价为王




从一个偏僻小酒馆到冲击港交所上市,海伦司不仅仅依靠徐炳忠的朴实经营,更多还是“低价酒水”背后的商业逻辑。从第一家酒馆到第374家酒馆,“低价”贯穿于海伦司整个发展历程。




在海伦司向顾客提供的产品组合中,以自有产品为主,外部产品为辅。招股书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海伦司的啤酒类、果啤和奶啤、第三方啤酒等产品,占总销售酒饮收益的比例分别为67.8%、74.6%、51.3%。






以其天猫旗舰店的售价来看,自有产品中,270毫升的果啤为5.5元/瓶,420毫升的纯麦精酿单价还不到5元。




所销售的外部产品,科罗娜为9.9元/瓶,百威为9.8元/瓶,售价均在10元/瓶以内。而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同行业对该款百威啤酒的平均售价为15至30元/瓶,海伦司的百威啤酒售价比同行的平均售价低了35%至67%。




公开信息显示,一瓶普通的啤酒进入酒吧、酒馆,价格往往会翻2到3倍,这就限制了客流量。客流量和销量一旦被限制,酒馆、酒吧衍生至供应商,会产生一系列“蝴蝶效应”,采购时的议价能力将大大降低。






海伦司的经营模式则以“低价”为王,不但促进了客流量的增加,而后在口碑积累和直营店面扩张中,又吃到了规模效应带来的红利,能够将采购成本和固定费用摊销降低。




2018年至2020年,海伦司自有酒饮的毛利率随着规模的扩张而增加,分别为71.4%、75.3%和78.4%,第三方酒饮各期毛利率也达到了39.2%、52.8%和51.5%。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海伦司销售额呈快速增长趋势;2021年第一季度,海伦司门店销售额为1.1亿,日均销售额为125万元,同比增长45.2%。






另外,二、三线城市是海伦司更主要的阵地。相比于一线城市,二线、三线城市开店的成本更低,行业竞争更小。三年间,海伦司在二线城市的酒馆数量,从82家快速扩展至200家,三线城市也有了94家门店。




2018年至2020年,二线、三线城市酒馆的总收益占比均在90%左右,而一线城市酒馆总收益占比均在11%以下;2021年第一季度,一线城市总收占比为11.9%,二、三线城市总收占比分别为57.7%、30.4%。






向下沉淀,特攻低价,一直是海伦司的主要方向,也是未来会延续的商业打法。据其招股书,海伦司计划要在2023年将门店数量扩充至22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