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粮集团宣布,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粮集团年营收突破5000亿元,利润总额突破200亿元。
这是中粮集团营收首次突破5000亿元。目前,中粮集团由10多个板块组成,涉及粮油糖棉等核心业务,涵盖水稻、小麦、玉米、油脂、糖棉等农作物以及生物能源,是一个涉及食品、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的综合性产业集团。其中,农业粮食部门净利润贡献超过50%。
据相关统计,凭借如此庞大的规模,中粮集团已成为仅次于嘉吉的第二大国际粮食贸易商,四大粮食贸易商之一名为“ABCD”。
在全球范围内,以“ABCD”为代表的ADM、Bunge、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控制着全球食品市场的大部分交易。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中粮集团扩张迅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其体量已与四大粮商持平,但在国际化和影响力方面仍有差距,需要中粮集团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继续做大做强,增加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应对疫情捐款达7.7亿元,营收创新突破5000亿元
中粮集团发布的消息显示,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灾害频发、行业波动频繁等“逆风逆势”环境下,中粮集团在防范疫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不会放松经营。
中粮利用粮油、粮食、金融、地产产业链,不停产不停产,快速转产扩能。保障了湖北、北京等重点地区米面油产品、口罩、医用酒精的供应,累计投放酒精11万多吨、口罩1600多万只、包装粮油近180万吨、白猪14万多头、生鲜冷冻产品近2万吨、捐赠7.7亿元,同时,2020年中粮集团营收将突破5000亿元,利润总额将突破200亿元。
这是中粮集团营收首次突破5000亿元。2017年至2019年,中粮集团营收分别为4825亿元、4758亿元和4984亿元。
中粮集团表示,2020年,在运营层面,中粮集团将创新业务模式,稳定全球供应链,加快供给侧调整。
2020年,海外市场大宗农产品交易业务波动不断。凭借多年的国际市场经验,中粮集团提高了效率,保障了供应链的正常运转,稳定了全球农业供应链。
在中国,中粮集团作为全国最大的农粮央企,通过“粮库”“订单农业”等措施,帮助农民解决“种粮”“卖粮”“储粮”等问题。
在国际市场上,中粮集团布局了南北美洲、大洋洲、黑海地区等全球粮食核心产区,打通了全球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的流通渠道,成为疏通全球粮食供应链、维护全球粮食供需平衡的重要力量。
海关数据显示,1-6月我国玉米进口总量为365.6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7.6%。其中,从乌克兰进口玉米342万吨。相关报道显示,中粮集团在2019-2020年已成为乌克兰第二大粮食出口企业。
除了玉米,大豆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2020年上半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3255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72%以上。巴西是目前中粮集团海外投资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其中,中粮国际是中粮旗下唯一一家负责农粮业务的海外统一采购、调拨、投资和开发平台,在巴西拥有庞大的粮源管控和中转物流能力,拥有2个大豆粉碎厂、4个糖厂、1个中转站、2个码头、12个筒仓,总投资规模近50亿美元。
据悉,中粮国际收购了巴西桑托斯港T12A和Cerealsul码头,成为中粮转运大豆、玉米、小麦、食糖等农产品的重要物流港
吨。以关乎民生的肉类为例,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粮集团旗下肉类业务平台中粮家佳康(原中粮肉食),肉类进口业务分部销量17.5万吨,同比增194.1%,进而稳定国内猪肉价格。2019年全年,中粮家佳康进口肉类销量仅17.9万吨。
仍存较大发展空间,看齐“ABCD”四大粮商
2020年,中粮集团体量逆势不断扩大,逐步向“ABCD”四大粮商看齐。
“ABCD”分别代表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集团四大粮食贸易商。并且,业内一直有“四大粮商控制着全世界80%的粮食交易量”的传闻,并且控制全球主要农产品的价格。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表示,在自由贸易体系下,国际大粮商通过资本渗透进农业,攫取政府的大量补贴,从而得以在全球推销低价粮食。与此同时,其他各国在低价粮食的倾销之下,逐渐丧失粮食自主权。
中粮集团的崛起,正在打破世界粮商的格局。
2004年,宁高宁成为中粮集团掌舵人,开启了整合的时代。中粮集团重组新疆屯河,重组中土畜,重组中谷,收购深宝恒,控股丰原生化,接盘五谷道场,入股蒙牛。10余年发起了50起并购。中粮集团总资产产从676亿元增长到719亿美元(4590亿元),营收从441亿元增至4054亿元。
根据2020财富世界500强以及嘉吉的财务报告等数据,中粮集团的营收仅次于嘉吉,成为世界第二大的国际粮商。
中粮集团也在加大粮食国际贸易的话语权。2020年,中粮集团推进ISO小麦、稻米、大豆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实现了我国涉农领域主导修订国际标准零的突破。中粮集团联合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集团等国际粮商,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名为Covantis S.A数字化农业国际贸易公司,将大宗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标准化、数字化和现代化,使全球农产品贸易变得简单、安全和高效。以中粮国际为首的四家国际粮商占阿根廷2018/19产季粮食出口的48%。其中,中粮占比高达15%,其余三家依次是美国嘉吉、ADM和邦吉。
但在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力鸣看来,中粮集团的规模虽然不断壮大,但仍有发展空间。“中粮集团掌握的全球主要粮源、种子和生产核心技术有限,所以话语权和议价权不高。中粮还需要尽可能掌握更多的粮源,并在种子和粮食生产技术上突破封锁。
中粮海外资产和业务覆盖了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营收每年就超过2000亿元,占总体营收的50%以上,在国际粮油及农产品市场中掌握了一定话语权,对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资源拥有全球配置能力。
四大粮商体量较小的路易达孚业务涵盖谷物油籽、大米等多个领域。数据显示,该公司每年在全球范围内种植、加工和运输约8000万吨农产品,为全球约5亿人提供食品和衣物。
其实,纵向比较而言,目前中粮集团的业绩与曾经设立的目标仍有差距。中粮集团“十三五”规划提出了2020年营业收入达7500亿元,总资产6000亿元,利润总额150亿元的目标。
战略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从消费角度分析认为,中国人口众多,14亿人口,就中粮集团的战略而言,首先是要满足中国14亿人口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四大粮商所在的美国和法国,相对人口少,这些企业工作是把产品出口到全球,产业链是不一样的,所以导致在全球贸易中的角色存在差异。
本文源自蓝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