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描写人物刻苦勤奋的成语,勤奋型创业人物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有一个成语用来称赞友谊,其中之一就是管鲍的友谊,它讲述了春秋时期落魄的商人管仲和第二代官员的朋友鲍之间的故事。

《史记》显示,颍上(今安徽)人管仲(本名易武)早年家境贫寒,外出经商,但收入少,损失多,生活艰难。幸运的是,管仲有一个欣赏他的好朋友包舒雅。鲍的父亲是鲍。据考证,鲍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儿子。他去齐国当医生,是鲍氏的祖先。因此,鲍是一个贵族子弟,典型的“官二代”,但他喜欢管仲这个穷哥们。

管仲和鲍曾经一起做生意。在分红的时候,管仲经常拿大头(他为自己付出的更多),但是鲍不在乎。后来,他们弃商从政。管仲投奔齐国的龚自久;鲍投奔公子,成为“春秋五侠”之首。众所周知,鲍有“识人”的能力。

此时齐国的国君是项公,他不仅和自己的妹妹有不正当的关系,还暗杀了自己的妹夫鲁桓公,经常杀害和欺负自己的臣下。他的弟弟们为了躲避灾难而逃跑了。龚自久在管仲和的陪同下,到了陆奶奶家。公子随鲍投奔莒州。

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政变,相公无知被杀。得到消息的龚自久和小白都决心回国继承王位。鲁智深决定派人护送龚自久安全回家,并派管仲带兵在必去的路边设下埋伏,以避免日后的麻烦。

小白如约而至,管仲张弓搭箭,小白应声倒地。管仲大喜,派人报小白死讯。龚自久以为胜券在握,在鲁庆祝了好几天,才含着酒过了家门。事实上,管仲的箭只射中了小白的带钩,但“狡猾”的小白为了迷惑管仲而装死,然后回到齐国,被监国、商庆国和高加冕为国君。

当年秋天,因之心而死的陆壮公,争得一个位置,帮助龚自久,带兵攻打齐国,意图“以武力干涉齐国内政”。公子小白立即派兵,双方在工作时(今山东淄博桓台)见了面。齐军越等越早

,大败鲁军,鲁庄公为了逃命,丢弃所乘战车,改乘轻车,仓皇逃走。


不久,跟随公子小白回到齐国并担任大夫的鲍叔牙领兵进逼鲁国,随后送来齐桓公的书信说:“公子纠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亲手杀他,你们替我杀掉。但召忽和管仲得给我留着,我要把他俩亲手剁了。”鲁国人万般无奈,杀死了公子纠。召忽不听管仲的劝阻而自杀,管仲则心甘情愿做了齐国的囚徒,因为他知道,有鲍叔牙在,自己的苦日子终于到头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管仲一到齐国,就被鲍叔牙请进府中,好好梳洗招待了一番后,立即推荐给齐桓公,随即被“厚礼以为大夫,任政”。


在管仲等的辅佐下,齐国很快国富民强,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鲍叔牙关于管仲之才的预言一一实现。


这就是患难见真情,这就是朋友!现在朋友圈流行一种说法,说一个人只有借钱时才知道谁是真正的朋友。而管鲍之交之所以令人神往,就在于它超越了世俗的利益和算计,达到了精神层面的理解、包容和支持。这使我想起很多草根型创业者,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最最困难的时候,有朋友们的无私援助。管仲们的幸运之处就在于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来了救命稻草——


管仲:“当初我家里穷,和鲍叔一起经商,分钱的时候我总是多拿,但鲍叔不认为我贪婪,知道我是因为贫困;我曾经替鲍叔做事,结果弄得无法收拾,鲍叔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我是时机不好;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而认为我时运不济;我曾经在作战时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怯,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亲需要供养。我跟着公子纠做事,公子纠被杀,召忽自杀,而我坚持活了下来,鲍叔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是不羞小节而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生我者父母,理解我的人是鲍叔啊。”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管仲因鲍叔牙的帮助和举荐而成为千古名臣,而鲍叔牙也因管仲的荫庇而子孙显贵,家族兴盛“十余世”。


山东济南济钢新村有一座山——鲍山,附近曾有一座石城——鲍城,据说这里就是鲍叔牙的食邑,如今已经是一座美丽的公园。还有,美丽的鲍山脚下有鲍叔牙的墓,1995年被列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鲍叔有知,当含笑九泉。


国学经典欣赏: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史记管晏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