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或破产,是什么执念让我们刚才听到的叙述者陷入其中?有哪些产品吸引这些人不断为“买买买”买单?一家名为“然健环球”的公司,号称有一款源自美国的保健“洋果汁”,能包治百病,疗效神奇,但却让很多梦想“躺赢”的消费者家庭大受煎熬。这个被称为“医疗帝国”的“冉剑全球”隐藏着哪些秘密?
记者暗访"被推销" 功效比药强?
记者来到武汉的一家咖啡馆,冉剑全球产品的会员经常在这里聚会,进行不请自来的拜访。自称资深会员的胡女士推荐了冉冉环球的主打产品——大溪地诺丽果果汁。
冉剑环球影业资深会员胡女士表示:“要彻底修复人体受损细胞,它(大溪地诺丽果汁)可以修复(细胞)。为什么呢?因为它含有异种素和异种素转化酶,专门修复人体受损细胞。包括癌症、痛风、失眠、肾虚、压力过大、抑郁和肥胖都有很好的效果。”
在胡女士口中,这种果汁能有效改善各种常见病,甚至是绝症,即使是常规药,也很难比得上它神奇的功效。
墙外开花墙内香?销售方式疑点多
这样一种美国制造的外国果汁可以“包治百病”。这样神奇的产品经得起推敲吗?它是如何进入中国市场的?经过多次走访,记者发现,很多消费者对这些“洋保健品”存在诸多疑虑,渴望得到。记者在然健环球中国公司官网上看到,健康食品只有4种,仅简单描述了成分、用法等信息。其中,没有大溪地诺丽果汁。随后,记者根据官网上的地址,前往冉剑环球中国公司广州总部进行咨询。走进这个不显眼的房间,记者见到了这家中国公司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负责产品的同事正在出差,可以自己去展厅了解一下。但看了很久,记者没有发现大溪地诺丽果汁。这个产品真的在打折吗?冉剑环球的另一位资深会员告诉记者真相。原来,像大溪地诺丽果汁这样的产品只能通过冉冉全球香港公司的官网订购。
冉剑环球影业资深会员周女士表示:“我们的平台叫环球,自然健康潮流。它在中国的名字叫冉剑全球,是一家全球会员积分制的线上超市,属于复合电商。我们吃的所有东西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是一种膳食补充剂。这是香港网站(销售)。”
果不其然,记者在冉冉环球香港公司官网的健康食品栏目中发现了大溪地诺丽果果汁。记者注意到,香港官网的保健食品多达16种,与中国官网的简要内容不同,几乎都包含主要功能等详细信息。大溪地诺丽果汁被描述为一种保健功能性保健饮料,它标有维持身体组织和细胞正常运转等七大功能。周女士告诉记者,这些具有保健功效的食品,因为有国外标准认证,不需要经过国内保健食品的审批和备案。真的是这样吗?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这种国外的膳食补充剂其实属于我们保健食品的这一类,但可能达不到我国这种保健食品的相应标准。”
专家指出,目前海外保健食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正规渠道有两种,一种是国家监管部门批准的带有“警察战术单位”标识的产品直销和线下实体销售,另一种是跨境电子商务中符合现行监管要求的线上渠道。与海外“海涛”类似的冉剑环球不在其中。
保健品如何穿上"洋外套"?
近年来,海外产品受到了许多国内消费者的追捧,尤其是一些声称具有保健作用的食品,是购买的重点。就这样,这款“健康果汁”披着“洋装”进入了国内消费者的视野。“冉剑环球”声称这种果汁原产于美国。消费者想买,只能从“冉剑环球”香港网站订购,官网买不到;然而,消费者认为自己“淘”到了这款产品,但实际上国内并没有批准和备案的保健食品。更值得注意的是“冉剑环球”的资深会员
们大肆宣传其神奇功效甚至能治“绝症”,但是这个公司网站上只是说是一款“机能性健康饮料”,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异?另外,既然“然健环球”号称是“全球会员积分制的网上超市”,又为什么会有人深陷其中呢?
妻离子散 人财两空 深陷骗局
武汉的刘女士和丈夫之前一起开店做生意,感情和睦、家庭幸福。可一年前她发现,丈夫每天晚上抱着手机,做生意不好好做,家里还多了很多保健品。刘女士说,她先生购买的正是这家名为然健环球公司的产品。让她没想到的是,丈夫后来竟然越陷越深。
刘女士:“你吃产品就吃产品,我也是这样想,他这个就不一样了,每天就把手机开着个喇叭在家里听那个培训的内容,觉得好像他们就说一年能挣上百万,说几年工夫能赚千万,然后他就觉得真的能赚钱。”

刘女士感叹道,一年下来,丈夫不仅没挣到钱,反落个负债累累。自己和丈夫常常为此争吵,感情频临破裂。
重庆的叶先生和刘女士的丈夫一样,购买过然健产品。不同的是,当叶先生发现产品并无特别之处后,选择了退出。但他的妻子却一直深陷其中,最终因为执念和他离婚。
叶先生:“这个东西,是一个非常(令人)气愤的事情,家庭后来搞得也是(不和谐),亲戚朋友社会关系也搞得很乱,因为到后来,我感觉他们就魔怔了,反正碰到一个人就会想到,你身上但凡有任何一点不舒服,就把然健的东西推荐给你去吃。”

叶先生和刘女士说,他们的经历并非个案,国内很多地方都有类似遭遇的受害家庭,尤其是南方地区偏多,比如广州、深圳、武汉、长沙等地。他们有的妻离子散的,有的人财两空,几乎走进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要么离婚要么破产。
热销产品是"假" 拉人入会是"真"
几个月的调查走访中,记者发现,“然健环球”的资深会员更热衷于“拉人入会”,用“在一起赚大钱”的说法来吸引新人入会。就连记者在跟“然健环球”资深会员胡女士的几次见面中,胡女士还多次劝记者入会,一起做大生意。
然健环球公司资深会员胡女士:“你如果一次性地成为它(然健环球)的白金级(会员),你可以拿到48个国家的代理权,在这互联网上,你全球的生意都可以做。有很多人通过3到5年的一个努力实现财务自由的。”

按照胡女士的解释,只要一次性购买18000多元的产品,就能够成为然健环球的会员,不仅自己买产品有折扣,还能通过发展新会员来赚钱。这位资深会员告诉记者,然健环球公司规定:新人成为会员后就可以发展下线,会员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下线的积分返利。因此,下线发展的人越多,会员的等级就越高,获得的返利也就越丰厚。
叶先生:“它每一级有不同的奖励,你级数越高,公司还会给你一些什么补贴,最高的九级可以把你的孩子送到美国去免费读书。”
叶先生在成为然健环球会员后,观看过专门针对会员的线上分享会。这些线上活动的私密性极强,必须购买然健产品成为会员后才能获取登录的账号、密码,内容主要是高级别会员传授新会员,如何应对家人、吹嘘产品、发展下线。
销售难度大 "会员"自掏腰包"保级"

但事实上,很多会员的确没有获得宣传中的返利,反而深受其害。由于产品没有吹嘘的神奇疗效,销售难度很大,会员们为了获得下线积分返利,往往只得自掏腰包保住级别。
刘女士:“你必须不停地买产品,保证你那个级别不要掉下来,掉下来就前功尽弃了。”
叶先生说,每个人每个月都结算积分。有的人花了二十几万,买了一屋子的东西,最后还是掉到最下面去了。他也对然建环球涉嫌传销的行为进行过举报,但是因为涉及产品和人员的归属问题,最后都不了了之。
叶先生:“不能举报!然健环球(中国)公司!传销,它没有卖这个产品。做传销的这一群人也不是然健(公司)的。几个相关的执法部门,我们都去问了,因为涉及到境外,反正就是说有心无力,在权限范围之外了。”
举报无果?涉嫌传销为何无法根除

《禁止传销条例》规定,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即为传销行为。

我们也再来解释下这位叶先生所说的明明涉嫌传销,可是为何“举报”无果。然健环球(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无论是境内官网还是线下实体店,都没有售卖这款“保健果汁”,所以叶先生认为无法向国内相关机构进行举报;此外,调查中我们看到所谓的“资深会员”,也就是疯狂发展下线,想要保级和赚取利润的消费者,在劳务关系上并不隶属于“然健环球”,而只是被这个公司认为是自己网站“积分制”的“会员”而已;换句话讲,然健环球就有可能在打着“全球积分会员”的幌子,实际一直在默认这种疯狂传销模式的恶性蔓延,并从中获得丰厚利润。
链接:"黑历史"频曝光被举报多次
实际上,“然健环球”被曝光涉嫌传销,远非“第一次”。这家公司此前已因涉嫌传销而多次被查处。早在2004年4月,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就曾曝光“然健环球”涉嫌传销案;当时这家公司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以“雷克瑟丝”自称。(2002年,“雷克瑟丝”(Lexxus International Co.,Ltd.)向中国大陆渗透,并获得了飞速发展。2004年4月,《经济半小时》节目以《地下雷克瑟丝,“套”你没商量》为题,曝光了然健环球涉嫌传销案,随即全国各地陆续曝光了大量类似传销案件。然而在这之后,当年5月,该公司又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莱科萨斯国际(中国)有限公司”,正所谓“换汤不换药”,更名后仍不断曝出被各地工商部门以涉嫌网络传销被立案查处的消息。

2007年2月,包括“莱科萨斯(香港)分公司”在内的17家传销组织被国家工商总局向社会公布。但是同年,这家公司又再次更名为“然健环球”,而类似这样的传销骗局仍在国内多地蔓延。
媒体盘点七大类传销"大名单"

此前也有媒体盘点,近些年公安部公布的或者是媒体报道过的涉嫌“传销骗局”的公司超全大名单,这些全部都是以“入伙费”、“拉人头”和“分级计酬”为主要传销模式的骗局。涉及的行业有七大类,包括以“互联网金融互助”为名的金融传销、以“电商微商发展下线”的网络传销、打着“边旅游边赚钱”旗号的旅游传销、以“国家扶贫政策搞经济大开发”为名的国家工程传销、“冒用正规企业名号”的假冒直销企业传销、“号称有官方背景、打着爱心互助幌子"的“假慈善”传销,以及以“消费养老、投资养老院为名大肆发展会员”的养老传销,碰到类似这七大类传销行为,提醒您务必擦亮双眼,坚决不能参与。
涉嫌传销情节严重或触犯刑法
那么,涉嫌传销如何担责?我们国家法律法规如何规定?涉嫌境外执法和监管又有何困难呢?法律专家岳屾山表示, 像这种以销售果汁为名,其实是拉人头挣钱的基本就是一种传销行为。传销并不是真正需要销售产品,而是根据拉人头,根据层级确认收入。情节严重就会触犯刑法。在我国以推销商品为名,要求参加者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这种方式,并按照一定的层级直接或者间接发展成员数量作为计酬或者发钱的依据,引诱或胁迫参与者参加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传销行为,将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受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国家针对传销的处罚是针对领导者和组织者,在传销中承担策划、发起、宣传、培训等的人员,或者对扩大组织有直接间接作用的人员。一般来说传销参与人员在30人以上,而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就可以对其组织者追究刑事责任了。现在有些传销是从境外传进来的,我们要看他是否在境内实施了传销活动,如果有则将追究责任,如果指挥的人在境外,还将联合国际刑警一起展开调查追责。
设失信"黑名单"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此外,专家表示,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只要这些境外企业网络营销活动延伸到中国领土上,就要接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下一步要尽快将这些境外企业纳入失信黑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俊海:互联网再大也大不过法网,(消费者)可以到被告人所在地法院去提起民事诉讼,也可以在合同签订地和履行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及时把这失信的企业、失信的个人纳入黑名单,要把他们的名字上传到这种信用公示系统里边去,让他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