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白圭:师从鬼谷子,曾任魏国国相,后弃政从商,被誉为商人的祖师
周武王灭商后,将商朝遗民迁到洛阳,并派兵监视。商人在政治上失去了地位,所以他们从事商业和手工业。商人善于经商,逐渐使洛阳成为商业发达的地方。因此,人们称那些从事商业和工业的人为“商人”。洛阳古城
洛阳长期浓郁的商业活动氛围最终孕育了中国著名的商人白圭,他被商人尊为父亲。白圭是战国时期洛阳的著名商人。他长期从事商业活动,有丰富的商业经验和丰富的理论。《汉书》说他是管理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也是著名的经济战略家、金融规划师。
白圭被历代商人奉为国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之言治白圭”,也就是说天下所有经营工商业的人都以白圭为父。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宋朝,他的地位被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宋敬德四年,宋真宗封他为“尚圣”。所以在现代,“白圭”仍然是财富的代名词。
洛阳牡丹很漂亮。
白圭的“人弃我,人取我而我之”和“智、勇、仁、力”等商业管理思想,被后世商人模仿借鉴,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02.白圭为何能经营有方,名满天下,并提出先进的商业理论,成为“商圣”的?
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白圭为什么经营得好,闻名天下,提出如此先进的经营理念?他究竟是谁?我们来说说白圭的老师鬼谷子。鬼谷子,姓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堪称一个古代人。集法家、名家、阴阳家、道家、纵横家、教育家于一身。鬼谷子不仅擅长军事技能和纵横技能,而且在商业经济方面也有着深厚的造诣。鬼谷子有一个弟子,继承了他的商业知识,这个人就是白圭。
中国商人的祖先:白圭
白圭(公元前463年-公元前385年),战国时生于洛阳,号丹,字桂。他师从鬼谷子,得到了鬼谷子传授的“金书”,学会了致富的计策。
在下山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后,他首先在饰演魏。在此期间,他修建了水利和水坝,并展示了他的治水能力,从而缓解了黄河在魏国都城大梁的洪水。然而,到了后期,魏的政治逐渐腐败。虽然有办法让魏的河堤倒了,但是没有办法让他的政治不腐败。他预感到魏国即将灭亡,因仕途失意,离开魏国,开始游历中山国和齐国,弃政经商。
红高粱:白圭
主要从事粮食买卖白圭对市场行情相当敏感,通过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成丰歉的变化,奉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方法。白圭主要从事粮食、蚕丝等农副产品的买卖。这些买卖,是当时的富商大贾不屑于干的事情。富商大贾们主要从事两大类买卖:一类是奢侈品,一类是资源性商品生产。而粮食、蚕丝等农副产品的买卖,打交道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富商大贾根本瞧不上眼,而白圭恰恰从事这种别人不愿干的生意。这是“人弃我取”。
白圭的一切商业活动都取决于市场观察及收成,他经营的思路概括为两句话,叫作“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就是说,每年秋天,粮食丰收大量上市,价格比较低廉,白圭大量买进;同时,把在秋冬农闲季节里农民、手工业者需要的蚕丝、漆等原材料卖出去。到了春天,春蚕大量上市,蚕丝价格比较低廉,白圭又大量收购;这时是粮食青黄不接的季节,白圭再把去年买的粮食拿出来卖。这是“人取我予”。

蚕丝:白圭的主要经营商品
白圭在经营中还遵循薄利多销原则。他认为“欲长钱,取下谷”,下等谷物售价低,百姓为生计所需必选价廉之物,销量大了,利润自然丰厚。白圭认为经营一般谷类等生活必需品,虽然利润不高,但销售量大,资金周转快,仍可赚得很多的钱。
白圭还能观察天象,根据天象运行情况,预测下年的雨水多少及丰歉情况。为掌握市场的行情及变化规律,经常深入市场,了解情况,对城乡谷价了如指掌。白圭有买有卖,有取有与,经过长期的经营,白圭成了名满天下的亿万富翁。

白圭建立粮仓囤积粮食
03.悟透白圭商道的四字秘笈:智、勇、仁、强,经商赚钱事半功倍
白圭把商人的智慧和诸子百家的思想,即儒家、道家、兵家、法家的思想融于一体,构建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就有著名的四字秘笈:智、勇、仁、强。他说:“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疆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
“智”就是智慧,要懂得谋略,善于应变,要进行筹划,要求商人具备善于分析形势,及时采取正确的经营策略的智慧。

洛阳白圭街
"勇"就是要求商人行动勇敢、果断,勇于立新,敢于决策。因此,如果勇不足以决断,在商业活动中畏首畏尾,肯定失败。
"仁”就是要懂得反馈,懂得取舍,用优质商品和服务对待顾客,而不要象一些奸商那样;对待下属、供应商和其他一些对我们有恩惠的人,要舍得施与。
"强"就是能有所守,要求商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要向那些明君和强国一样,只有这样才能守得住自己的家业!

洛阳风貌
白圭认为,真正的商人应恪守四字经商之道:智、勇、仁、强,如果“智”不能权变,“勇”不能决断,“仁”不足决定取予,“强”不足守业,那就不算经商有术。“智、勇、仁、强”四字箴言,其各有妙用:在创业、起家过程中,可以发挥“智”、“勇”的作用;要持家,把家业传至久远,要靠“仁”和“强”的作用。
白圭经商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很能吃苦,事必躬亲。即便成了亿万富翁,他也决不浪费。他把一切能拿出的钱都投到商业经营活动中,自己却“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常“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这是难能可贵的。
白圭的商业理论不仅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了很大成功,同时也影响了后世很多工商业者,并在他们的实践中同样获得了成功,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悟透其经营之道,经商赚钱必将事半功倍。

位于洛阳的白圭塑像
白圭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将经商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的人,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白圭后来还开办学校,招收门徒,传授经营之道,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商学院。虽然范蠡在经营上也出类拔萃,但他没有形成系统的商业理论,所以白圭比范蠡更为优秀,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