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能从乐高中学到什么?在很多家长的认知范围内,学习乐高简直就是搭积木,其实不然。
乐高不仅仅是一个玩具,孩子们还可以接触到各种综合知识,包括物理、力学、数学、几何、电子、工程、建筑等。
今天,边肖将和大家谈谈学习乐高的六大收获。希望家长能改变观念,不要耽误孩子的思维发展。
学前阶段的孩子:
完善儿童的教育发展观
学龄前儿童是一生中语言、智力、思维和想象力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儿童形成个性的关键时期,是儿童发展的黄金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丰富而合适的智力玩具,以启迪和满足他们未知的欲望。因此,这一时期的乐高教育就是要“完善孩子的教育发展观”,即全面培养孩子,让孩子在乐高建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知识、智力、情感、肢体、能力等各方面,为他们的终身发展起到基础作用。
学龄阶段的孩子:
-引入多学科知识和社会活动
学龄儿童,即小学7至12岁的儿童,已经能够理解抽象的知识,具有简单的逻辑推理,并有能力独立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因此,乐高教育在7岁以后的课程中增加了更复杂的学科知识,如机械、结构、工程、机器人编程等。收集分析数据、逻辑运算、参加大型机器人比赛等社交活动被加入到能力训练中。这不仅为学科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还提高了逻辑思维、观察、专注、团队合作、语言表达等基本能力,以及多渠道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性格的培养
,当孩子自己动手搭建的时候,他们会经历失败,不断修改搭建的方式,直到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培养了自己抗挫折的能力,积极学习,敢于挑战,同时获得了自信,明白自己一定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获得成功!
培养空间认知能力
例如,在乐高积木搭建和拆块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学会区分平面和三维空间。最近一项针对美国科罗拉多大学340名学生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6岁前的孩子,如果有意识地玩高积木或积木的游戏,可以提高他们的空间认知思维能力,这种影响甚至会延续到大学阶段。
培养动手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在课堂上使用螺丝刀、齿轮、轴等复杂的工具和零件。既锻炼了孩子手指的小肌肉群和动手能力,又为孩子以后学习物理知识打下了基础。
玩中掌握科学原理
像地球公转自转的原理一样,我们成年人也讲不清楚。但是孩子们在课堂上通过和老师玩来学习,他们可以在学习的时候使用它。自由开放的教学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尊重孩子的想法,不死记硬背,不囫囵吞枣。开发孩子的自然表现,科学引导孩子的潜能。自由的乐高,通往真理的路不止一条。
给孩子一碗饭可以让孩子成长;
给孩子一个想法,可以让孩子变得伟大!
方克星机器人邀请你进入神奇的乐高世界。
一起拥抱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