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企业文化第三版课后答案,高校邦创业基础

爬坡过坎振兴发展的黑龙江,求贤若渴,于是“新花样”就出来了。

8月6日,黑龙江省举行省校合作线上推介会暨集中签约仪式,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Xi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46所国内“双一流”高校齐聚云端。会上,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与40所高校签署了省校合作战略协议。

现状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地方政府通过降低落户门槛、提供就业补贴、优惠租房等方式,吸引大学毕业生在当地创业就业。黑龙江通过“省校合作”模式,重点吸引一流大学人才,提前从大学生中“预约”优质人才。

向46所“双一流”高校人才抛出橄榄枝

“我们真诚欢迎各高校鼓励和推动更多优秀师生关注龙江、走进龙江,深入了解龙江优势和机遇,点燃龙江创新创业的激情和梦想。”8月6日,黑龙江省举行省校合作网上推介会暨集中签约仪式,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胡长生向全国46所“双一流”高校学生发出人才邀请函。

胡长生直言,黑龙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广阔的森林、自然湿地、冰雪奇观、高端科研创新平台、重大科研需求、科技成果载体。它有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致力于创造一个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商业环境。将为合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要素”保障,为高校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

“黑龙江发展潜力巨大,合作空间广阔。希望省属学校在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石墨烯等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信息服务业、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生物医药、健康养老等方面开展合作。在文化旅游与体育产业、碳汇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决策咨询等方面深入合作,实现共赢。”胡长生说,我们还要拓宽人才之路,让人才在事业、感情、待遇上留人,让人才用得其所,更好地支撑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17年6月以来,武汉提出了“开门落户、引就业、送创业、送服务上门”的口号,打响了吸引全国高素质人才的“第一枪”。

随后,南京、天津、成都、重庆等大城市相继出台了大学生购房八折、零门槛结算、发放住房补贴、出台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等多项人才招聘优惠政策。

根据目前的情况,这次黑龙江采取了“省校合作”的模式,旨在吸引双一流大学的人才。

ont-size:15px;">2019年,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曾亲自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共商省校合作大计,加强省校合作交流;还多次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重点高校考察调研,深入推动省校合作。


2020年底,黑龙江省委印发《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实施意见》,积极创建大学生实习实训、大学生就业创业、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高校农产品供应等十大基地。


黑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沈莹在谈到深化省校合作的具体举措时说,黑龙江省建立了高位推动、多方协同、深度对接的工作机制;开展了面向高新、促进创新、拴心留人的头雁行动;打造了走进校园、对接需求、常态合作的引才载体;确立了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保障体系。


打造“省校合作”的样板和典范


对黑龙江的“省校合作”的模式,多家双一流高校负责人纷纷表达肯定。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谈到,黑龙江省是国家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省校合作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对人才工作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人民大学将认真履行双方合作框架协议,持续开展深层次、多领域合作。将加大决策咨询、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力度,特别是加大基地建设力度,精准对接省校合作双方需求,共同建好合作基地,进一步推动基地建设提档升级、省校合作取得实质性成果。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谈到,厦门大学与黑龙江南北相望,校地情缘深厚。近年来,双方往来越来越频繁,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决策咨询、教育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密切合作。当前,黑龙江正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优做强装备、石化、能源、食品等主导产业,加快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厦门大学在这些领域有着良好的学科基础和明显的科研优势。


“双方一定能够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合作,打造省校合作的样板和典范。”张彦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也表示,近年来,黑龙江省和各地市投入2.4亿元支持学校建设大科学工程,投入2亿元建设人工智能研究院,投入1.2亿元建设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划拨10万平方米支持中俄联合校园建设,这些平台为学校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哈工大将全面拓展与黑龙江市地和重点企业的战略协作,积极打造一批服务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型智库。


曾在黑龙江工作学习了几十年的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则谈到,黑龙江是粮食大省,没有它国家粮食安全就没有保障;黑龙江是能源大省,大庆那面旗帜就在这片土地上;黑龙江是边疆大省,冰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就在这里;黑龙江也是科教文化大省,有很多的高校和科研院士,是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我们应该为这块国家充满希望的黑土地贡献力量。西安交通大学一定尽我们所能,为龙江发展作出优异的贡献。”王树国的这一席话引起46所高校的共鸣。


为高校毕业生搭建筑梦舞台


黑龙江的引才政策效果如何?有多位高校毕业生也谈到了几个细节。


李松晓2007年考入北大法学院,经过本科、硕士、博士9年的学习,在博士毕业后报考了黑龙江选调生,到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现任绥化市青冈县副县长。


在他看来,黑龙江是干事创业、淬炼本领的沃土,黑龙江也为每位有梦想的选调生,搭建了追梦圆梦的广阔舞台。


“在省法院研究室工作期间,通过执笔草拟人大工作报告和院党组各类文字材料,进一步提高了我的政策理论素养和文字综合能力。在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工作期间,参与审理多起涉群体性大型集团案件以及疑难、复杂且在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提高了我的专业本领和处理复杂矛盾问题的能力。在省法官学院主持工作期间,学院被评为国家法官学院优秀分院,荣获了省法院集体三等功,增强了我开拓进取的信心和干劲。”李松晓回忆。


毕业于清华大学、今年选调至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工作的李宝金也谈到,选择黑龙江,是源于黑龙江为自己提供了广阔的干事创业舞台。


入职前他先后两次参加赴黑龙江的实践,一次是在去年12月作为实践支队长前往哈尔滨和齐齐哈尔,另一次是在今年7月到牡丹江穆棱市。两次社会实践,他参观调研了很多龙江的产业和企业,了解到黑龙江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为国家建设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也有机会深入到龙江的发展浪潮中,看到了龙江日新月异的发展变。


“选择黑龙江,源于被真诚和真情所打动。” 李宝金表示,在参加黑龙江选调生招录的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了黑龙江对人才的渴望和重视。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连续两年带队到校开展宣传推介,宣讲黑龙江的选调生和人才政策;去年12月实践期间,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亲自接见了选调生一行,为他们介绍了省委组织部为选调生在生活保障方面做的工作,消除未来工作的顾虑;同时省委组织部还为每一位前往哈尔滨参加考试的同学报销路费,热情接待,发放御寒羽绒服等。


李宝金说,正是因为这些细节小事,让他感受到黑龙江对人才的重视和关怀,选择黑龙江放飞青春梦想,成就精彩人生。


云会议现场,省校签订12项具体合作项目


“省校合作”为何成为黑龙江省委书记、省长亲自抓的大工程?


察时局也关注到,在此合作模式下,不仅能够延揽高质量人才,还能够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创新成果和黑龙江的产业基础,省校合作推进相关项目的落地、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以此次云会议为例,会上,黑龙江省委组织部、中国一重、建龙阿钢、飞鹤乳业、牡丹江市委市政府等便与部分高校签署了12个具体合作项目。


据了解,其中包括建龙阿钢与北京科技大学将围绕工业大数据平台建设、质量管控应用功能、自动化功能补齐等三方面开展合作,以满足建龙阿钢产品全流程质量分析与改进的需求,进一步推进智慧工厂建设;飞鹤乳业与江南大学开展母婴益生菌联合创新科研中心项目合作,建立中国母婴益生菌库,开展中国母婴益生菌专项研究,联合申报国家级重大项目;中国一重与中南大学开展轻合金环件轧制工艺,合作研制国内首套大型环轧机,培养高端工程技术人才。


南都记者刘嫚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