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市直相关单位对2021年8月北京市自然灾害风险情况进行了分析。
预计8月份全市仍处于自然灾害高发期,洪涝、地质灾害和风雹灾害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需重点防范局部强降水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
灾难
风险状况分析:
气象预报分析
预计北京8月平均降水量将较常年偏多,平均气温略高于常年。
洪灾形势分析
近日,河南、河北等北方地区遭遇特大暴雨和特大洪涝灾害。这个城市七月份多次出现暴雨。汛期累计降雨量几乎是多年同期的两倍。山区土壤含水量逐渐饱和。后期一旦叠加降雨,洪涝灾害风险极高。此外,8月份受山前小气候影响,暴雨中心频繁,产汇流快,洪水预报周期短,易引发流域洪涝、城市内涝、山洪等洪涝灾害。这些风险可能是单次发行、多次发行和混合发行,风险叠加将进一步增加防御难度。
地质灾害形势分析
今年汛期开始以来,累计降雨量较多年同期增加近一倍,山区土壤含水量逐渐趋于饱和。此外,8月降雨量略高于正常年份,降雨引发地质灾害的风险相对较高。注意防范降雨引起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灾害。可能的区域是交通沿线、景点、前后房屋、泥石流沟和采空区。随着天气变热,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山区,因此有必要更加注意景点和道路沿线的落石。
风雹灾害形势分析
8月大风、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风险较高,风雹灾害次数仍处于全年高峰,对人民生活、城市运行、城市建设、农作物生产等领域影响较大,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害虫及害虫情况分析
8月份,所有森林害虫均在监测检查范围内,处于可防可控状态。全市森林病虫害自然灾害风险较低。8月降雨量大,空气湿度大,发生植物病害的风险高。需注意苹果蠹蛾、番茄斑萎病毒、黄瓜绿斑驳病毒和番茄溃疡病的风险;8月是害虫迁飞的关键时期,粘虫、草地螟、棉铃虫等迁飞性害虫风险较高。
保持警惕
工作建议
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应急值守
各有关单位要24小时应急值班,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领导,加强指挥调度。确保防汛值班人员“在岗、在岗、负责”,确保通讯畅通,及时准确掌握雨、洪、灾情况,收集上报救灾情况,快速处置突发事件。
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预测预警
完善洪水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机制,准确监测降雨过程。加强风险动态监测感知和大数据分析应用,科学构建综合模型系统模拟预演。密切监测雨洪,及时发布洪水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提示山区城市内涝和地质灾害信息
决策调度提供支撑。发挥专家技术支撑作用,提高灾害防御能力。树立红线意识,加强风险管控
应急管理部门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做好各灾害部门衔接,组织灾害发展态势研判,落实灾害应急准备工作。水务部门强化水库汛限水位控制,严禁擅自违规超汛限水位运行,保障水库安全。采取预泄腾库、拦洪削峰错峰等措施,发挥水库防洪减灾效益。做好水利工程防洪调度监管,精准实施水库、闸坝、蓄滞洪区等联合调度,充分发挥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组合拳”作用。在积水风险较高的区域提前部署应急排水力量,做好厂站防淹泡、管道排淤腾容等工作,降低城市重点区域的内涝风险。规自部门做好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的群测群防工作,加强隐患排查,指导各区政府做好危险区群众转移工作。
聚焦重点难点,降低灾害影响
应急管理部门继续加大对核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危险化学品企业等重点区域监管力度,防止高影响天气引发的安全事故。城市管理部门强化安全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室外广告牌等设备设施事故隐患、管线周边空洞及土体异常等问题,确保设施安全运行。交通部门督促所辖公共交通运营、地铁运营单位根据雨天合理调整运营方案,做好运力调整、车站进水封站等工作,确保市民安全出行。住建部门持续加强对建筑工地基坑、岸挖工程、高大模架、脚手架、塔吊、防汛物资、临时用电等方面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督促企业落实防汛工作措施。教育部门、住建部门、农业农村局、人防部门要协调做好一老一小(公办、民办养老院,幼儿园小学),城中村、房前有挡土墙房屋,居民住半地下室、人防工程等地下空间,浅山区紧邻危房,山区景区,河道沿线、水库周边房屋等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来源:北京应急微信公众号
编辑:高珊珊
流程编辑: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