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太阳,我们第一次在杭城经历了一周的实际生活。第一次真正走进社会,谦卑地学习未知的世界。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在杭州开展的为期一周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效果研究”调研活动于7月17日圆满结束。这种做法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心灵的成长,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七月给我们的成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一定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确立主题:用细腻的心看待社会,用年轻的身体去实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浙江杭州作为先锋城市,也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创新创业的号召。为此,杭州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业氛围浓厚。但据我们了解,现有的很多创业政策远未达到预期的扶持效果。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呢?又该如何解决?这些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实践组成立了课题,开展了这项研究活动,并为杭州各大创业园、创业园和孵化器开展了课题研究。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数据收集、统计数据、数据分析等方式。可以了解杭州创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研究创业政策的实施和扶持效果,分析深层次原因,提出相关整改建议,帮助相关部门做出正确应对,制定相应方案,从而达到全面落实创业政策,让创业更轻松、更有保障的目标。
实地考察:零距离联系,满载而归。
为了提高研究效率,获取更多的研究信息,团队成员分为两组。7天时间,我们走访了何达高新创业服务中心、东方电商创业园、浙商创业园、浙江网新大厦、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网上众创空间、海创园、梦想小镇等20家创业园区,深入采访了58位企业负责人,积极询问政府创业政策的扶持效果。大家负责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合校园和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阐述,让大家了解目前创业园区的功能和运营情况,以及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实际情况,让大家对创业政策的扶持效果有了深刻的认识,收获颇多。
调查收获:为什么怕长途跋涉,为什么怕创业困难?
实践组在走访中发现,大学生创业企业大多为初创企业,在大学生创业的发展过程中,创业园、创意空间、孵化器等创业园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创业园区可以提供免费或廉租房办公场所,定期开展创业培训、项目毕业路演培训、投资人对接等福利活动,这些福利可以让创业者全身心地投入到产品设计和研发中。通过对团队的调研和访谈发现,创业初期的企业对政府的创业政策支持有很大的需求,尤其是在资金、场地、融资、税收等方面。
调研中,创业园区多位负责人回应,很多大学生目光短浅,遇到一些挫折后容易放弃。在校期间,大学生主要通过参加各种创业竞赛来获得一定的经验、资金和教训。但是,校园生活太安逸,而社会太多彩,不确定因素很多。即使是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项目,也未必能在社会上顺利生存,这让很多大学生无法适应。
折叠的木头生在头发的末端;九层平台从疲惫的泥土开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需要创业企业核心人员的稳定,需要创业者积累经验,明确目标,在复杂的市场中把握方向,熟悉政府扶持政策,充分利用政策中的优惠手段,才能为自己的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成功是一个强大的人,创业最终是由强大的道德驱动的。简而言之,如果你坚持你的梦想,你最终会成功。
在为期一周的调查中,我们不仅获得了大量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而且自己也学到了很多。我们每天早起去创业园区,回来晚了之后整理资料,分享经验,一起成长。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遭受别人的拒绝或不理解,但这些并没有阻止我们进行调查。
经过几天的社会实践,我们不再生涩和胆怯,那些战胜不了我们的人最终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这个团队的热情还在燃烧,试图点燃明天的计划。探寻创业成功之根,追寻企业发展之源。关于创业,我们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持续关注大创企业的发展,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反馈给当代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