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白手起家创业并不少见。为什么有的人白手起家创业成功,有的人投入巨资却血本无归?做生意的方式绝对是一门科学。下面小编将告诉你六个白手起家的案例,教你如何创业!创业的智慧就在于此!
从010年到1010年,有一年农民孙谋去北京找工作。有一次,他和几个老乡上街,路过一个市场,口渴了,想买些水果吃。但是这些水果的高价阻止了他们成为农民工。突然,他看到一堆枣子,是他家乡的。他知道枣在家乡很便宜,一斤才六毛钱,于是决定买一斤解渴。当他问及价格时,他很惊讶:3元一斤5毛钱?“这么贵,你赚的钱太多了!”一位老乡说。
创业的路上,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孙心想,一次约会和一次的价格差这么大,这是多么赚钱啊!于是,他立即回到家乡,赊了3吨大枣,坐车去了北京。他来到丰台区的一个大市场,以2元90美分的价格卖给小贩。带露水的鲜红枣立刻被抢购一空,于是他在一个月内往返北京和山东五六趟。在白手起家的情况下,孙这样做了半年,道路已经成熟。他不仅经营红枣,还经营山东的其他土特产。他的生意一步步扩大,一步步繁荣。到现在,他已经成为山东著名的土特产经销商,资产上千万。
创业之道:资本不是创业的唯一条件,人的贫穷主要在于思想上的贫穷。
案例一、6角钱一斤赚上千万
不花钱就成功贩卖整车果蔬的成功例子:1996年,我来到广州这个新兴城市,想在这里创业。然而,我没有文凭,没有技术专长,是个生手,找工作时总是碰壁。我的钱快用完了,找不到工作吃饭,就成问题了。我不敢住酒店,只好找了份报纸晚上睡在路边。我的首要任务是让自己生存下来,然后找到发展。不熟悉的我,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流,创业的路,一个和李果肩并肩的老人走过来叫卖:先生:2块钱一斤,请吃一些。什么事?两元一斤?这在我老家才23美分!我找到一个水果批发市场,问及1.2-1.5元的批发价时,我惊喜地跳了起来:老板,这些东西我有很多。我来老家给你六毛钱一斤怎么样?水果老板:是的,我很高兴和你合作。我去和你一起看看。第三天,我家门口贴了一个收购李国的广告,来卖李国的人来了又走。这几天我赚了一万多元。白手起家的案例尝到了甜头。我经常去广东看看,从中做了很多类似的生意。让我积累一笔风险投资。
创业之道:找到合适的创业机会,不要错过创业的机会,那么就能赚到第一盆金。
案例二、不花任何一分钱就赚1万多
我的一个朋友,徐先生,在路边有一个人行道。他曾经经营一家餐馆。由于管理不善,他亏损了。他想转行,又没钱,只好关门。我看见他整天在街上走来走去。一天,他惊喜地发现,在广西大新县的这个胡涂镇上,一种用于储存粮食的铁桶非常受欢迎,但所有的货物都是从邻近的县购买的,没有加工厂。于是他跑到邻县天等镇的一家铁皮桶加工店,和老板做了一笔交易。在白手起家的情况下,他入股门面,厂家入股资金、设备、技术,共同在胡涂开了一家锡桶加工店。这是湖的独家业务,工厂考察后愿意与徐先生合作。结果,徐先生不费一分钱就成功成为了锡桶加工厂的老板。创业之路,同时他也学会了搞技术和赚钱。一年后,掌握了技术并积累了风险投资的徐先生单干,获得了成功
案例三、一分钱没花就开店
在福建工作了三年的黄先生于1997年回到。他除了学习制作豪华门的手艺之外,一无所有。他了解到胡涂没有豪华门加工厂,他知道这个冷门行业一定要赚钱,于是回到家乡闯荡。白手起家的情况下,他却没有一分钱,也没有带任何工具,而是在两个月内成功成立了豪华门加工厂。原来他早在福建工作,每次回家都没有放过任何机会。他总是和这个人聊天,那个人说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愿意和他投资合作的合作伙伴,没钱就开了一家豪华门加工厂。俗话说,养活人
千金不如授人一技,只要拥有某种技术特长,并积极开发利用,你就可以靠着这个技术发财。创业经商之道:只要善于利用机会,给别人赚钱,自已也赚钱
案例五、无钱起楼房入住新房开店
这是1998年的事了,我有一个同乡,穷到家里的破瓦房都不能加上一片新瓦片,已被列入危房,但是因为贫穷而不可奈何,因为比较近邻,他也常常来我家窜门,在一次闲聊中说到苦处,不禁落泪,我是一个看不到别人落泪的人,看到他这样我也愁在心里,于是我开始盘想,怎样让他改变现况。白手起家案例,几个晚上的不眠之夜,我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他家虽穷,但有一块好的地皮,那是一块商业宝地,可以起四间房子宽。如果可以销售一半,就可以筹够钱在另一半起房子,但是这片土地是责任地,只能自己起房却不能转售。
我让他刊登示,宝地出租,很快就有生意人上门洽谈租地事宜,租出一半的地皮,合同租期50年,租金一次付给20万,就这样很快就可以建起了一个漂亮的楼房,还有一点余钱做小本生意,从些过起快乐的小日子。这一次方法运用成功后,本地小学与村委会也都利用了这个优势,创业经商之道,不投入任何一分钱在临街面建起了一行行商铺,而他们只改变了一个方式就是,租用者按统一规划自己出资建起商铺,5年内免收一切费用,5年后商铺归单位所有,如再租用则再按市场租金合理收租。
创业经商之道:借用别人的资金给自己起房,是一个长久的利益投资方式。这个事例提示,善于利用原有资源,合理运用就可以无本起家,改变现况。如果你也有可以在为商铺的地块,却没有资金走建,不妨也学学这个方式。
案例六、200元起家2年赚300万
信不信,200元起家2年赚300万。中大一名大三在校学生却运用他的聪明才智和高EQ,两年就赚到这笔钱。他叫潘文伟,创业经商之道,2007年刚来广州时口袋里只有200元,而现在他已经是有楼有车的大老板。因生意繁忙,潘文伟曾一度想退学,不过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初来乍到做家教卖T恤赚外快,当年只有22岁的潘文伟出生在贵州一个小县城的工人家庭,原来一家五口全靠在供电局当技术工的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维持生计。白手起家案例,2007 年,潘文伟考入中大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来到广州后,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潘文伟不但申请了学校的勤工助学,还四处找机会赚钱。
当他揣着荷包里勤工助学赚下、仅有的200元去市中心准备闯世界时,百货大楼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滨江东“天价”的楼盘让他顿时蒙了,“我到底要奋斗多少年才能在这个城市容身?”于是在很多同学还在尽情享受大一优哉游哉的校园生活时,潘文伟开始赚外快,做家教、推销信用卡、卖T恤……
小试牛刀从院服开始,他就意识到了里面有钱可赚,2007年底,学校公开招投标一些院系的院服订做项目,潘文伟看到了商机。潘文伟首先“摸查敌情”。创业经商之道,他从学生会的“哥儿们”那里弄到了参与招投标公司的名单,并扮成顾客挨个儿打电话到那些公司问出不同质量服装的底价。然后,他直接在网上查出一些生产商的地址,主动上门与厂家谈生意。
学校的院服投标价和货源确定后,潘文伟私底下向学院有理有据地分析自己代理的服装在价格和质量上的优势以博取印象分。投标当日,他更一人以5间公司的名义巧妙地参与投标。最后,他这个“初哥”竟然赢了做了几十年生意的行家,投下学校的院服项目。白手起家案例,虽然第一个院服生意只赚了2万元,但这却让他在创业路上找到了感觉。
创业经商之道,潘文伟灵活的头脑能够见机行事,去年初,潘文伟无意间认识了一名做安全监控设备的商人朋友,而他此时又得知中学“死党”家中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正好在招标安检设备,于是潘文伟充当了双方谈判的桥梁促成了这一单生意,竞标成功后,他一下就赚了50万元。
赚到这笔钱后,他第一时间给父母汇去了10万元,吓得母亲惊恐地在电话中问了10多次“钱从哪里来的”。几年间潘文伟陆续做了外墙砖生意、与朋友合伙开酒吧,并开始投资股票并利用“第一桶金”继续生财。今年3月,潘文伟还投资了50万元在大学城开了间网络公司。
案例七、坐躺赚钱
传统的商业模式,多为重资产经营模式。
要么投资建厂,购置机器,生产产品,辛辛苦苦卖出去获利。
要么开店进货,费尽口舌,销售出去, 累死累活活下来求利。
这类模式早已经OUT了!90后、95后们不喜欢!新新人类,要的是既好玩,又赚钱,
好玩赚钱两不误!
集合特卖,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为“新三观“族群催生的全新商业模式。
自己用,自由购物,很好玩,又省钱!好东东,推送给朋友用,帮朋友省钱,自己又可以赚取佣金收入!而且一旦下单,就粉丝永久绑定,终身收益!
所以,集合特卖已经成为新新人类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