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小手工制作灯笼,手工灯笼的制作方法

“这个中间弯曲的金属条是灯笼顶部的横向支撑,所以我们必须通过这个小缝隙将它插入……”1月29日下午,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山河园社区便民服务中心,40多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正在认真学习制作灯笼。

留守儿童跟着妇联的阿姨学着制作灯笼

插入支架,钩好,拉直外面的红布.过了一会儿,在宿豫区妇联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孩子们迅速亮出了红灯笼。

“我想做两个灯笼,过一会儿带回家,让爷爷挂在家门口,拍个视频给爸爸看!”在一群孩子中,今年10岁的郭宇轩非常认真。“我爸爸在南京送饭。他说,今年的疫情不能回来过年了。”

父母离婚后,郭雨萱和父亲住在一起。为了让孩子开心,过去每年过年的时候,宇轩的父亲和两个嫁到外省的阿姨都会回到宿豫老家,全家人都会过一个团圆年。

今年因为疫情防控,宇轩的父亲和两个阿姨留在当地过年,只有留在老家的爷爷奶奶和小阿姨陪着,这让她有些失落。

“学校的老师和社区的叔叔阿姨告诉我们,现在有疫情,要劝外地的亲戚不要回家过年。”宇轩说着,抽了抽鼻子,随即挤出一丝笑容。“爸爸在南京送了一份外卖,可以帮助很多有需要的人。”

灯笼打完之后,宿豫区妇联还在社区的乡村书店举办读书俱乐部、消防、疫情防控培训等活动。

下午4点30分,郭宇轩收到妇联工作人员送来的新年“大礼包”——个蛋糕、油等物品后,将收到的物品交给爷爷,兴奋地跑回家。

郭宇轩的家在宿豫区辛庄镇市山河园社区新农村社区。跟随她的脚步,郭雨萱终于在一排排整齐的新农家乐前停了下来,门旁的墙上挂着“辛庄镇文明家庭”“辛庄镇山河园社区星级文明家庭”的牌子。

推开干净的大门,一个干净明亮的小庭院映入眼帘:干净的地面,洁白的墙壁,几只肉质植物裹在防冻袋里,静静地坐在窗台上享受着冬日的阳光。屋檐下,几串干豆腐和地上晒干的几个红薯相映成趣。

语轩在和南京务工的爸爸视频聊天

“当你回到家并连接到无线网络时,你可以和你的父亲视频!”郭宇轩说着,拿出爷爷的手机,熟练地打开微信,开始和爸爸视频。就在刚才,一些害羞的女孩突然变成了“小喜鹊”。她兴奋地向父亲展示她手工制作的成果。“爸,你看,我今天在小区跟叔叔阿姨学做灯笼。很多叔叔阿姨都给我们送了新年礼物……”

说完了自己开心的事情,郭萱又听着父亲的唠叨,“在家听爷爷奶奶的话,读好书。春节结束后,我会找时间回去看你的……”“爸,放心吧,我们在家都好好的!”懂事的小语馨点点头,擦了擦眼泪。直到爸爸继续工作,父女俩才勉强挂了视频。

语轩的爷爷把孙女带回家的灯笼悬挂起来

不一会儿,被留下的宇轩爷爷奶奶也回家了。“走,让爷爷把灯笼挂在门口。这灯笼一挂,年味儿就来了。”爷爷搬来一把椅子,把灯笼挂在门两边的墙上。在白墙的映衬下,红灯笼和黄流苏非常明亮。

女生的烦恼来得快去得也快。爷爷的灯笼挂上后,奕譞立刻拉着她的好朋友一起玩。“宇轩的期末考试成绩还算不错,但我和她奶奶帮不了她写作业。我们担心耽误孩子。”宇轩爷爷说,在为孩子的假期安排发愁的同时,社区已经为留守儿童制定了假期计划。

每天早上,孩子们会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的带领下看书、学习、做寒假作业;下午,社区和地区部门之间会有一个阶段

关的活动安排,比如摘草莓,参观淮北江南展陈馆,送暖衣,做灯笼,学习剪纸。此外,像郭语轩这样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家庭,社区还鼓励居民主动报名,和留守儿童家庭结对,一起过新年。


为了保证在外过节的务工人员能够安心、放心,区民政、妇联等多部门针对留守儿童和老人专门成立了督导员队伍,采取网络授课、线下家访、救助帮扶、节日慰问、心理疏导、精神关爱等方式帮助他们度过温馨的春节。


就在记者准备离开时,郭语轩轻轻拉了拉记者的衣袖,又指着照相机说,“叔叔,可以帮我们拍几张照片吗?我想发给爸爸!”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语轩高兴地整理了衣服,站在灯笼下,和爷爷奶奶、好朋友一起拍了照片。通讯员 程鹏 沈晶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高峰


校对 苏云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