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历史上最牛的创业团队 创业团队的故事短篇

在狭小拥挤的办公场所工作,经常背着策划案穿梭于地铁站、写字楼之间,为了赢得一笔投资而筋疲力尽,甚至在合作过程中因缺乏经验而失去兴趣,激情被逐渐消耗,这应该是大多数创业者的初始状态。然而,无论是在项目的开始阶段,还是在项目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学校的年轻创业者都失去了很多困惑和苦恼。他们获得的帮助涵盖所有方面,包括技术和财政支持、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项目诊断和政策倾向。所有这些帮助都来自中科大学创业学院。

去年11月在我校投入使用的中科创业学院,是华中师范大学与中科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学院位于我校老图书馆分馆,由大学生创业特区、群众创造空间、中国科技创业学院三个区域组成。设有专门的导师洽谈室、公共会议室和创业项目展区。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以创业教育培训为依托,以创业实践为抓手,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可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引导、培养、支持和孵化。目前已有58支创业团队陆续入驻。

良好环境带来便利条件 资源共享营造共创氛围

走过老图书馆辅助楼前的小花园,进入创业学院。干净明亮的灯光映衬着白色的墙壁,暗示着学院里的一切都井然有序,严谨严谨。这里的创业学生和毕业生每天都能享受到这样的创业环境,创业的种子在这里萌芽、慢慢成长。

木子兰电影制片厂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致力于高质量影视动画的综合性创意制作团队。“我们主要专注于打造全新风格的院线动画。目前国内参与真人电影向二维形态转化的人并不多。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这将成为我们工作室的一个特色。”负责人黄子豪说。所以现阶段工作室成员都在从事原创漫画的制作,CG科技制作的第一部原创动画短片—— 《清明梦》将于今年7月上映。

清醒梦,即清醒梦,是指人在做梦时保持清醒。短片以二维动画的形式展现了一个女孩清醒梦的动人故事,动画的美好画面也为短片增添了不少看点。

据工作室负责人黄子豪介绍,他们是首批进入创业学院的创业团队之一。从办公楼搬到创业学院时,他感触颇深:“一方面,住房租赁成本的压力减轻了很多,我们也可以直接为校园招聘人才。更重要的是,许多创业团队聚集在这里,营造了良好的创意氛围,便于团队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进一步激发了团队的创作热情。”

在谈到创业学院对团队创业的影响时,黄子豪认为,学院不仅为团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而且作为中间环节,为团队提供了大量的资源:“过去在谈与其他公司合作时,我们互相联系,约定了一个地方,有时需要在很远的地方见面。来到创业学院后,学院相关负责人会帮我们联系合作伙伴,有时候我们会直接去工作室讨论,这样会大大节省时间和成本。”

项目指导明确发展方向 技术支持提供操作空间

,当我们走进造福群众的空间,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开放时间是早上7: 30到晚上11: 30,保安24小时值班。内部环境轻松舒适。桌子整齐地排成队,电脑放在桌子上。每组项目成员都有自己的

卡座,他们在配置的电脑上进行项目的开发,时不时互相讨论片刻,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进门左手边,经管学院的邹颖澜负责的团队“我们6”正在研发制作一个名为“好器友”的APP。 据团队成员李玉聪介绍,“好器友”是一个校园服务类APP,目的是为华师学子提供一个交换、借用或租用体育器材、音乐器材和书籍的平台。在介绍自己团队及产品时,李玉聪充满了创业者的激情:“刚开始我们想不到应该给APP取什么名字,就有成员说了一句‘好气哟’,正是这句玩笑话激发了我们的灵感。”


在这里,制作一个APP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因此开发新平台也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团队所使用的国芯云科技是一个方便创业团队制作产品的软件,是创业学院提供的国芯云电脑睿云桌面系统自带的软件。通过运用这个软件,同学们不再需要进行文本、脚本的创作,而是能够直接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产品。在入驻创业学院之后,学院也给创业团队提供了相应的技术培训,比如国芯云电脑的使用培训等等。演示了一下如何操作后,李玉聪笑着说:“我的使用还不是很熟练,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


不仅是创作技术的支持,创业学院每周都会组织一次“创业门诊”,邀请老师们来与创业团队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涉及的领域包括企业管理、风险控制、法律服务等等。“大多数同学都没有什么经验,很可能拿到合同什么都不明白就签了。我们就是要给他们提供一些指导,从而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创业学院学生助理韦清如是说道。


团队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成员自身的奇思妙想,学院的创业导师们也提出了项目的改进意见,帮助他们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在团队最初的设想中,可参与交换租借的范围并不包括书籍,但中科集团华中总经理鲁烽,“我们6”团队的创业导师,在诊断了该项目后,给“团队提出了一些意见,其中就包括将书籍纳入平台的运营范围。李玉聪表示,鲁总的经验丰富,因此提供的意见对他们团队非常有意义。


项目挖掘增加成功可能 资金申请展望长远发展

学院除了广纳学生们的创业想法之外,也会尽可能挖掘一些项目,让同学们参与竞标,从而获得创业的机会。华大驿站这个项目,就是最初由保卫处负责,创业学院将其接手后,完成前期的资金投入后移交给创业团队的。



作为华大驿站团队中的一员,我校计算机学院研究生范晓峰说:“项目的起点是团队参加了‘华大驿站’这个项目的竞标,并且幸运地取得了成功。”创业学院创业导师丁玉斌老师也在竞标的现场,在那之后,团队与丁老师渐渐熟悉起来。目前华大驿站与汇通、中国邮政、顺丰天天快递合作,每天上午快递件数过千,成为了校园内快递件数最多的快递点。


但团队并没有打算止步于此。如今,团队正在策划在校园内设置分点,目的是使快递得到整合和集中,为学生提供更大的便利。丁玉斌老师也介绍说:“我们正在策划对华大驿站进行网格化处理,先整合后布局。”同时,他还提到对“华师生活圈”的建立:“不仅是快递方面有创业团队负责的‘包裹侠’,能够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爱心超市也将建立网上超市送货服务,包括食堂的外卖服务、一卡通的网上支付业务等等,我们都在积极地进行着筹备与策划。”


除了对学生提出的项目提供支持、已有项目通过竞标移交给创业团队之外,创业学院也会充分整合校园资源,主动给同学们提供创业的机会。自2014年起,丁老师就提出将毕业衫的设计交给校内创业团队而非面向社会上的设计公司竞标的主张。尽管校内创业团队没有成品,相比校外的成熟公司也效率较低,创业学院依旧选择了校内团队,并尽可能的提供一些资源、成本。值得一提的是,校内团队创意使各个学院的毕业衫更具有专业特色,彰显了各个学院专业的独特魅力,给毕业生们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记忆。


在资金方面,创业学院更多的是帮助创业团队们在省、市申请项目获得创业扶持资金。由于经验丰富,学院将申请书的制作过程流水线化。不同类型项目的申请书有着不同颜色的封面,比如科技类用蓝色,创意类用红色或者黄色等等。在学院邀请评委对项目做出指导等一系列工作完成之后,我校创业学院投递出去的申请书通过率高达90%。


独特定位推动公司运行 引进技术拓宽创业大道

赵凯是我校艺术设计专业2015届毕业生,在2011年,他注册成立了武汉华启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据赵凯介绍,在公司成立之初时,公司业务量一直不见增长。市场上装修公司太多,华启辰相比其他公司也没有任何的优势。这时丁玉斌老师就果断提出让华启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以幼儿园设计为业务主项,这不仅使公司成为了武汉第一家以幼儿园设计为业务主项的装修公司,更使得公司业务量的急速增长,在去年年营业额达到了三百万元。创业指导老师帮助公司将主项锁定为幼儿园设计的这一举措,无疑是公司发展的转折点。


除了直接对本校学生的创业工作提供支持,创业学院也从其他学校引进人才来填 补我校相关创业方向的技术空白,从而拓宽我校学生的创业方向。



位于创业学院一层的3D打印实训室是由湖北高投创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与我校创业管理有限公司合办成立的,主要从事3D打印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作为我校引进的技术团队,3D打印实训室依托我校3D打印社团,通过举办与3D打印相关的丰富有趣体验活动,吸引感兴趣的学生加入,以帮助我校成立自己的3D打印技术团队。“另外,他们也会为我校师生提供一些服务,比如为毕业生打印其毕业设计,在实现成品展现的同时也相对减少了成本。”丁玉斌说。



3D打印实训室成员陈旭表示,通过协助我校建立3D打印团队,他们希望能够将这一技术推广到更多对此感兴趣的人群中。


比起西装革履千篇一律的工作者,这里的学生创业者更贴近创业者最初的状态;比起写字楼的冷漠与坚硬,这里的创业故事更容易触动人心。这里——创业学院,充满着激情、奋斗与坚持,滋养着生生不息的创业生命力。


文字 | 陈紫薇 王刘洋


图片 | 华大青年摄影组


华大青年新闻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