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季度旺季已经过去,餐饮行业有五大特点:
1)各板块领先估值基本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2)各板块龙头基本面处于复苏周期,基本面趋势良好;
3)各板块小目标分化严重,不同格局下呈现不同趋势和基本面,不同季度表现不同;
4)各机构均表示,四季度难以看到太大动能催化带动股价上涨;
5)行业仍保持高度关注,明年一季度基数较低,有望迎来新一轮热潮。
在这个时间点上,21年的餐饮投资集中在三条主线上:
1、紧握配置型龙头标的,抓住确定性上涨空间。
1)白酒行业:'s消费升级带动消费加速升级,牢牢抓住三大高端区域龙头。
如果白酒行业有周期,唯一的周期就是持续消费升级的大周期;纵观行业30年的发展,所有的波动都只是短期的波动,从来不影响行业中长期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行业视角:白酒行业的消费升级是什么?总产量在减少,企业数量在减少,但收入在增加,金酒的价格甚至在加速上涨。
2企业视角:消费升级背景下,茂物稳步增长,高端白酒再次提速;次高端品牌结构持续改善。
增量展望:在中国、毛里求斯、美国价格持续上涨,释放行业空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从三个特征中选择最佳白酒投资标的。
公司标准:贵州茅台、五粮液、古井贡酒.
2)奶粉行业:“一超多强”格局固定,多龙头企业市场份额长期增长。
奶粉行业的趋势是最好的公司在产能扩张困难的背景下市场份额增加的趋势,最稳定的公司是贺飞。
(1)行业趋势:国内生产崛起势不可挡,中高端产品增速保持上行。
公司标准:飞鹤,稳定控股,每年30%空间。
3)调味品行业:穿越周期,浓度增加。
调味品行业再次证明了自己是一个优秀的防守板块,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龙头上市公司在行业动荡时期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提升,并将继续是强者和行业集中度的发展趋势。
(1)行业趋势:强者不断强,多元化,平台化。
公司标准:海天味业、中炬高新。.
4)啤酒行业:'s结构升级仍是主要逻辑,利润优化可持续。
行业仍处于结构升级驱动的平价递增和盈利提升周期。具备产品价格升级能力和产品、品牌、渠道等多维度竞争力的中高端企业,有望在本轮竞争中占据先机,也值得收官。
注的重点标的。①行业趋势:中高端占比提升,推动利润率水平提高。
②公司标配:重庆啤酒。
5)小食品行业
①行业趋势:休闲卤制品行业属成长中的蓝海赛道
②公司标配:绝味食品。
2、高估值下寻找高增速且更快消化估值的公司,重点关注山西汾酒,酒鬼酒,千禾味业等公司;
3、由于基本面原因造成的低估值下明年有拐点的公司,重点关注伊利,蒙牛,洋河,澳优,妙可蓝多等。
食品饮料行业核心股逻辑梳理

1)贵州茅台:稳健持有,看20%以上年化空间
茅台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而言,其经营能力、盈利水平都极为卓越,是一家极具投资价值的公司。
长期来看,茅台内在所具备的高端白酒的品牌溢价、2000元左右的批价溢价、逐渐脱离消费品开始向奢侈品迈进所带来的估值溢价,都仍然能够在长期内,为投资者提供超额收益,只是何时释放的问题。
2)五粮液:稳健持有,看20%以上年化空间
五粮液Q3逐渐恢复理想增长状态,Q3实现了旺季放量,同时价格稳定。
中长期前瞻,五粮液引领1000元价位段扩容:消费升级面前高端一马当前,1000元价位的超重量级价位,五粮液是毫无疑问的龙头,中长期五粮液有望量价两端加速增长。
3)古井贡酒:稳健持有,看20%以上年化空间
古20经过近3年培育,已经基本成长为省内次高端代表产品,系统能力更强的古井(消费基础、渠道网络、品牌认知、运作模式、组织保障等),安徽不惧怕任何竞争对手。
企业内在竞争力还在提升,打造长期竞争力:一方面企业的组织继续发育,这为周边板块建设提供了持续动力;另一方面企业在谋划高端价位产品的布局,继续升级企业战略,加强价位升级进度。这两个要素助力古井持续打开增长边界,中长期省外市场的深度建设确定性较强。
4)中国飞鹤:稳健持有,看30%年化空间
公司较同行更早转变线上思路且更快加强二季度(3月末到4月初)去库存工作,投放大量活动配合,推动份额快速提升,持续抢占弱势国产品牌和受供应链影响的外资品牌份额。
品牌+渠道双驱动,坐稳奶粉一超位置。飞鹤是国内极少可以做到的品牌+渠道双轮驱动的公司,奠定奶粉行业一超多强格局,未来将引领国产品牌奶粉实现进口替代。
5)海天味业:稳健持有,看20%以上年化空间
公司疫情期间逆势加快市场拓展,彰显了优秀的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同时疫情加快行业出清,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海天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公司20年下半年推出火锅底料产品,正式进军面向家庭端的复合调味料市场,有望在快速的行业增长,以及海天强大的品牌和渠道推动下快速放量。
预计公司2021年仍以稳健为主,但酱油吨价提升、结构升级,蚝油加速成长,调味酱稳健增长,复合调味品快速放量仍看点十足;同时明年仍有提价预期,助力公司规模扩张,弹性加大。公司基本面仍将稳中有升,巩固龙头地位,扩张品类范围,释放利润弹性。公司调味品龙头地位稳固,优质赛道的霸主地位持续性强,建议长期布局持有。
长期看好公司运用上市平台,以内生+外延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优化,不断丰富产品结构,进一步强化公司竞争壁垒的同时提升市场占有率,真正成为具备领先优势的平台型龙头调味品集团。
6)中炬高新:稳健持有,看20%以上年化空间
预计公司2021年仍将以酱油为核心加速全品类布局,阳西酱油和小品类产能投产一方面带给公司规模扩张,另一方面通过制造和人工效率提升推高毛利率水平。公司渠道端明年将重点发力今年受影响较大的餐饮渠道,加快高品质的厨邦产品在餐饮渠道的推广,完善公司渠道结构。
长期看好公司在营销布局、产能扩张和产品研发等多方面不断深耕,稳步发展,实现“双百”目标。
7)重庆啤酒:嘉士伯大集团起航,看20%以上年化空间
公司如期推进资产注入事宜,使重庆啤酒拥有嘉士伯国内核心业务的控制权,解决同业竞争的难题。预计资产注入将在年内全部完成,完成后重庆啤酒将反映嘉士伯在国内整体的经营情况,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长期来看,嘉士伯整体产品端顺应结构升级大趋势,区域端持续开拓西部市场,费用端优化投放效率,将使得其实现领先于行业的业绩增长,提高上市公司成长天花板和业绩弹性。
8)绝味食品:疫情后周期增长可期,看30%以上年化空间
疫情属于短期行业系统性风险,公司在疫情影响下积极调整,逆势加大门店扩张(上半年新增1104 家),短期内随着新增门店逐步跨越盈利平衡点,预计将带来较为明显的平均单店营收提升,进而带来业绩增量。
深耕卤制品优势赛道,储备美食生态圈:休闲卤制品行业属成长中的蓝海赛道,绝味作为行业龙头在渠道、品牌和产品端均有领先的行业竞争力,预计公司将在“深度覆盖、渠道精耕”的战略方向下不断进行门店加密、加深,同时提升门店和公司整体运营效率。
长期来看,公司致力打造一流特色美食生态圈,已参投超过20家优质产业链相关公司,分享食品餐饮消费升级红利,为公司未来成长储备动能。
公司短中长期增长确定性高,盈利增长具备较强可持续性,成长逻辑依旧顺畅。
9)山西汾酒:白酒中相对高增速,长期预期较高, 看30%空间
聚焦“两头”、聚焦两大核心升级价位的汾酒,产品增长动力十分强劲。就全国化进程而言,玻汾只处于中早期,青花汾本质上处于初期,增长空间还十分巨大。
继续强化组织,品牌释放会更加有力:企业在逐渐加强组织建设,随着品牌发展阶段的深入,对于组织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组织的增强会为企业中长期发展提供可持续保障。
10)酒鬼酒:白酒中利润增速最快,估值持续消化, 看40%空间
2017年底新任领导班子就任后,开启了研究酒鬼作为中粮酒业旗下唯一白酒公司如何发展之路,成功借鉴泸州老窖公司的品牌专营公司模式,构造了一套围绕内参的销售体系,整合了高端酒经销商资源共同入股发展内参酒,从而盘活了内参的增长,进而盘活了公司的成长。
内参赢则酒鬼赢,这背后便是将内参作为火车头的带头作用作为主导的思路,也只有这样,未来次高端系列才能更好的发展。而内参增长的核心逻辑便是在湖南本地实现了品牌+品质+渠道的共振,才能有每年销量的翻番。公司内部管理改善,未来将行稳致远。
11)千禾味业:中期逻辑持续稳固,明年30%+利润增速,看30%空间
公司是“零添加”高品质健康调味品深度玩家,近五年收入年化增速30%+,差异化布局培育蓝海市场,占据高端调味品市场领先地位,是成长最快调味品企业之一。
多维度快速成长,加速奔跑实现规模扩张:品类端公司定位清晰,酱油以零添加为核心向两端延伸,规模快速增长;食醋手握窖醋和香醋两大王牌,明年有望重点发力;同时以料酒为主的其他调味品为公司多元化品类布局储备资源。
12)伊利股份:利润释放逻辑加强,一年看35%、两年看70%空间
根据产业端观察,近两年蒙牛改革释放红利,攻势较猛,到今年蒙牛改革红利已基本释放,蒙牛进攻手段减弱+伊利压制减轻+两强对于利润的诉求一致,行业格局较2018-19年会明显改善。
伊利毛销差扩大、利润率继续提升,明年预计净利率会达到8%以上,进入一个利润释放的阶段,利润端有可能超预期。
13)蒙牛乳业:戴维斯双击,一年看35%、两年看 70%空间
看好未来行业格局改善,两强对于利润的诉求趋于一致,预计蒙牛将更多通过毛利率改善和费用控制进一步提升利润率。
低温奶成增长亮点。蒙牛低温奶的业务发展较快,2019年收入8亿元,预计2020年将实现15亿元,翻倍增长。低温奶的布局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将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
14)妙可蓝多:仍在成长前期的奶酪第一股
今年疫情加速了奶酪在烘焙餐饮领域的消费者渗透。未来随着产品线的丰富和客户持续开拓,预计餐饮奶酪业务保持稳定线性增长。
作为奶酪市场领跑者,中长期角度,公司优势在于:儿童奶酪棒产品对国内零售奶酪市场形成了有效突破,事实上打造了新品类,未来市场空间大、增长弹性大;少数自产自销奶酪的专业厂商,产品力强,产能扩张能力强;用一套强有力的营销组合打法使品牌在新品类发展初期占据了消费心智中的第一位置;渠道未来仍有比较大的渗透空间,在巨头搅动市场格局前公司将快速铺货、加速抢占市场份额;与蒙牛的合作为公司应对未来不确定的行业格局,提供了选择空间。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经济下行导致需求减弱;经营管理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食品安全问题等。
微信公众号:干货研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