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四川招商网发布信息网 招商信息发布平台

长三角地区知名外资企业投资四川交流座谈会

成渝地区产业协同招商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四川省服务业“4+6”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2020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十三五”期间省级重大平台活动招商引资情况

十三五期间(2016 -2020年),累计引进境内外资金5.2万亿元

省级主要平台共签约项目7,491个

投资金额6.77万亿元

其中,50亿元及以上项目249个

投资金额2.09万亿元

“十三五”期间我省引进外资情况

在“十三五”期间(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省累计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696家,同比增长134.4%

实际利用外资465.29亿美元,同比增长3.7%

实际到位外资规模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

在“十三五”期间,65家新的财富500强企业落户四川,共计364家,其中新增31家财富500强企业,共计250家

十三五期间,2016年至2019年,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总收入约2.56万亿元

纳税总额约1860亿元,约占全省税收总额的10%

它为该省贡献了近70%的进出口额

2020年以来,四川省经济合作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紧扣“以投资为龙头”要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招商引资的不利影响,采取各种“硬”措施,以重大平台活动筑巢引凤,以产业专项活动延伸链条,2020年全省引进境内外资金到位1.1万亿元,同比增长1%。去年4月以来,国内到位资金单月已连续9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外资方面,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机构)842家,同比增长24.56%;合同外资120.39亿美元,同比增长16.55%;新入驻世界500强企业12家,总数364家,位居中西部地区第一。

突出品牌效应 重大招商平台更具影响力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集中开工”激发投资潜能

重大投资平台结出硕果。2020年,受疫情影响,“西博会”等重大平台活动暂停,招商活动大幅减少。省经济合作厅将第七届“中外名企四川行”作为年度招商活动

引资重头戏,发挥历届“四川行”活动招商引资“名片”作用,形成以点带面、厚积薄发效应。从5月份就开始启动筹备工作,大力宣传推介四川投资环境,精心包装推出优质项目,督促指导各市(州)加大精准拜访和对接洽谈力度,推动一大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790余家企业、1390余名客商参加“四川行”主体活动,签约项目879个,签约总额8931.5亿元。搭乘“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快车,14个市(州)紧跟举办了18场专题推介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四川行”招商平台效应更加凸显,带动打造投资热土和投资高地成效显著。


重大展会活动添动力。省经济合作局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博览会展、招商引资“1+1>2”融合发展,以展会促招商,以招商兴展会。借助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第七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等平台,积极邀请相关企业和客商参加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论坛、5G+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以及云上展览和投资推介会等活动,共吸引5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超过1000家企业参会参展;相关市(州)借力展会平台招商引资,仅绵阳就集中签约项目105个,金额691.73亿元。2020年1-9月,全省举办展会900多场,为招商引资搭建起更多平台,增添新的动力。


重大项目开工强信心。着力让投资唱主角在推动经济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中担重任、当尖兵。疫情以来,省经济合作局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推出复工复产政策“及时雨”,开展线上线下“进千企”解难纾困活动,确保招商引资企业“留得住”,重大签约项目“落得下”,助推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牵头组织服务业“4+6”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指导市(州)经济合作部门配合做好2020年一、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相关项目服务工作,3场重大活动累计开工项目3252个,总投资额17017亿元,展示出全省抓项目、促投资的信心和决心,给企业吃下“定心丸”,激发和释放出更多投资潜能。


强化对接洽谈 专题活动更具针对性


“走出去”招商+“请进来”洽谈产业链招商成效显著


围绕重点产业协同搭平台。着力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搭建招商平台,开展双向集群招商、产业链互补招商,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融合。省经济合作局牵头举办了2020第四届中国氟硅产业大会暨四川氟硅材料产业推进会、四川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交流对接会、高科技上市公司四川行恳谈会等10余场分产业平台活动,以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切入点,向海内外推介四川机遇,搭建产业协同发展平台。


突出区域经济合作搭平台。发挥省政府驻外办事处作用,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等地区,致力搭建区域经济合作平台,推动四川资源优势与先进地区资本、技术优势高效对接,扩大招商引资溢出效应。一是有序开展“走出去”招商。分别在广州和深圳举办四川—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合作交流对接会、四川—粤港澳大湾区节能环保产业合作交流对接会,促进更多企业进一步了解四川发展态势和机遇,推动在川投资布局。两场活动斩获20余个明确投资计划项目,拟投资总额逾2100亿元。二是积极组织“请进来”洽谈。先后组织邀请长三角地区260多家知名企业、知名外资企业、商(协)会等来川,举办长三角地区知名企业投资对接会、长三角地区知名外资企业投资四川交流座谈会、泛长三角四川商会联盟第九届(成都)对接会等平台活动,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2020年,来自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和四川共签约正式合同项目259个,总投资额2597.61亿元。三是主动融入川渝协同招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省经济合作局和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签署了成渝地区产业协同招商战略合作协议书,推动成都、南充、广安、遂宁等市围绕重点产业,和重庆相关地区积极开展协同招商合作,双方频繁牵手互动,双向招商效果明显。


强化对外合作交流搭平台。一是分产业搭建平台。瞄准在川的境外商协会(机构)、企业,邀请中国欧盟商会20余家企业走进省经济合作局,推介产业发展状况,听取意见建议。专门针对外资企业,召开知名跨国公司投资四川座谈会,促进跨国公司寻找四川机遇,实现互利合作。组织40余家外资企业、境外商协会(机构)共计70余人次,分3批次赴泸州、宜宾、遂宁、南充等地考察综合保税区、国别产业园等,推动在谈项目尽快签约落地。二是分国别搭建平台。借助四川311对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先后举办四川—芬兰投资合作对接会、新加坡—四川贸易与投资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知名日资企业四川行交流座谈会等,推动外商走进四川、认识四川、投资四川,为四川进一步深化国际经济合作、共享“一带一路”建设等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分区域搭建平台。依托驻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等5个境外投资促进代表处,加强与驻在国及周边区域商协会、机构、企业的联系,持续拓展境外客商资源。2020年,各代表处拓展境外合作资源300余个,持续跟踪、储备重点在谈项目30余个,促成14个境外项目签约。


创新招商模式 实现引资“不断链”


“线上邀约”+“线下签约”“云”上线下同频共振


线上平台涵养客商储备项目。省经济合作局积极创新招商模式,搭建线上交流对接平台,开展国内境外联动招商。疫情初期,突破走不出去、请不进来的困局,先后举办了四川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网络推介会、川法智能制造线上对接会、中国四川—德国会展业合作交流会、中国四川—德国北威州氢能源产业合作视频对接会、2020年四川—意大利生物医疗全产业网络对接会、2020日本IT产业(四川)创新中心视频对接会等线上活动10余场,以“线对线”“屏对屏”的方式,有效填补了疫情期间重大活动和专题活动真空,新涵养境外商协会(机构)、企业100余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0余项。


线下平台集中签约落地项目。支持各市(州)加快搭建线下签约平台,展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新成果,坚定企业来川发展信心。推动各市(州)采取招商引资“百日攻坚战”“大比武”“擂台赛”等方式,加速推动项目签约落地。2020年4月16日,成都市率先举行年度首场重大产业化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项目168个,金额4605亿元。内江市去年5月下旬至9月中旬,在全省率先开展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累计签约项目274个,金额1068.13亿元。以高频次、高强度的对接洽谈,促进线下签约、项目落地,持续掀起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热潮。


2021年,省经济合作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着力创新招商理念、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办好“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重大平台活动,促进招商引资、博览会展、区域经济合作融合发展,不断推进四川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确保“十四五”高质量开好局、起好步,以笃定前行的精神和扎实工作的成效为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