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上午,在离淅川县香花镇丹江口水库东岸100米远的肖伟农家乐,香花镇渔民张晓唯、谢长兰正在洗野菜、准备食材……正是春节,来水库游玩的人特别多,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
从小生活在丹江口水库附近的张晓唯,祖祖辈辈都在打鱼。“我已经玩了半辈子鱼了。回到岸上后,我现在是一名‘厨师’。”在忙碌的间隙,张晓唯谈到了自己的“创业史”。
“渔船上岸后,县里还组织我们参加农家乐培训班,帮助我们谋求发展。遇到困难时,镇村干部也上门帮助我。”张晓唯说:“眼下困难不可怕,收入少也没关系。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必须着眼大局。”
“过去我们用丹江鱼作为招牌,现在主要以野菜、土鸡、土特产等农家菜为主。城里人爱吃,不少回头客半年赚了5万多元。我们也准备把旧渔船改造成‘丹江渔民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我们渔民的牺牲和奉献。”正在挑选蔬菜的谢长兰说。
上岸半年后,张晓唯和妻子亲眼目睹了丹江口水库的变化:以前满是渔船的水面,现在水满了,鱼越来越多,水越来越清。“渔船已经上岸,生活新鲜。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栾川玩,这样农家乐的生意会更好。”在阳光下,张晓唯看着一个清澈的图书馆说。
特约记者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