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来,一批批朝气蓬勃、专业知识渊博、致力于林业事业发展的80后、90后大学生,放弃了繁华的城市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怀揣梦想走进塞罕坝机械林场。在这里,他们传承前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科学求真、开拓创新、奉献使命第一”的“塞罕坝精神”,书写一年四季,从防火防虫到资源保护,从育苗到整地造林,从扦插灌溉到抚育。80后大学生在塞罕坝的广袤大地上,释放着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火热青春。王海奇
2014年5月28日,大学生们在塞罕坝广袤的大地上植树绿化。他们的到来使塞罕坝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充满了活力。王海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大学生放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人烟稀少的坝上地区。在老一辈森林人的推动下,他们开始了新的旅程。他们用情感和专业在大坝上扎根、植绿。王海奇
每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塞罕坝大地上的绿色播种场景如火如荼。王海奇
2014年5月28日,户外风餐“司空见惯”。王海奇
夏天,80后和90后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调查植物多样性。丰富的植被给了80后大学生施展才华的空间。王海奇
2017年7月27日,塞罕坝大青花林场的大学生们冒着酷暑深入森林采样分析,并对土壤样品进行编号。王海奇
2017年7月19日,我进入密林进行科研。有些地方交通不便,只能坐拖拉机到达目的地。王海奇
2017年7月26日,第三代林农塞罕坝觉醒林场副场长尹海龙在深山密林中生活工作,与青山绿水交朋友,扎根坝上,寂寞甘于奉献!王海奇
2014年5月27日,女孩脸被晒成“高原红”,晚上要做面膜。王海奇
2014年5月,邢台一名硕士毕业的女生李晓静与学长相识相恋,松塔的芬芳不亚于玫瑰的芬芳。王海奇
2014年5月28日,千岑坂林场场长于世涛因为工作忙,很少回家。当他的儿子看到他时,他总是会和他“冷战”一会儿。熟悉玩法后,他会一直粘着他,不让父亲离开!王海奇
2017年7月26日,在工作间隙,大学生们聚在一起放松,畅谈自己的理想和生活。王海奇
2014年10月3日,在大多数人都在享受“十一”假期的时候,塞罕坝的第三代护林员坚守岗位,测量树木,疏伐林木。为了增加北京、天津的森林覆盖率、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他们春夏秋冬在深山密林中生活工作,在生产一线辛勤耕耘,用火热的青春弘扬塞罕坝精神。王海奇
2014年12月15日,塞罕坝大华林场副场长尹海龙(左)与同事开展了抗风雪森林经营调查设计,为明年林业生产做前期准备。王海琪河北省第24届摄影艺术展(特展)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