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如何介绍产品优势 帽子公司创业计划书

新华社重庆8月20日电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长平村党支部:摘下“长期贫困”的帽子,走上振兴之路

新华社记者柯高阳

立秋时节,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长平村绿意盎然,果实四溢:新建的千亩茶园里,茶苗长势喜人;在蔬菜大棚里,一串无土西红柿很受欢迎;猕猴桃基地迎来大丰收,果实被树枝覆盖.

图为昌平村猕猴桃大棚。(新华社记者刘伟摄)

昌平村曾经是河图镇唯一的贫困村。过去这里交通闭塞,工业发展滞后,被当地人戏称为“长穷村”。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长平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开展一系列脱贫攻坚实践探索,让村民摘下了“长期贫困”的帽子,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宽广道路。

“以前我们的交通不畅,村里的产业几乎是空白。”昌平村党支部书记李秋明说,农村没有路,致富难。宽敞的柏油路到达村口后,距离重庆主城、南川市较近的昌平村区位优势逐渐显现,为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带来了宝贵的客流。“新农”魏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种植无花果100余亩,合作社除了销售鲜果外,还第二次加工无花果干、无花果白兰地等产品,举办“无花果采摘节”,接待游客数万人次。

大家都没有行业经验,怎么办?昌平村党支部开办“昌平夜校”,为村民提供政策宣传和创业培训,培养实用人才,动员在外发展的青年回乡创业。茶叶、猕猴桃、温室蔬菜.在党支部的支持下,当地的工业项目得到了发展。

昌平村的产业振兴离不开配股分红这一关键步骤。为稳定持续增加群众收入,长平村党支部经过多方协商、反复讨论,决定向农民合作社投入200多万元产业扶贫资金,让贫困户入股,通过入股的方式让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成果。李秋明解释说,村集体享有产业扶贫配售资金所有权,业主享有使用权,贫困户享有收益权,将传统的“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村民王算了一笔账:“我把3亩地划到了茶叶基地,同时在基地工作。工资加上土地出让金,以及分红,每年能有2万多元。”

图为昌平村村民在猕猴桃大棚内疏果。(新华社记者刘伟摄)

为确保扶贫资金的精准使用,昌平村党支部还制定了《扶贫资金管理流程图》,确保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人心改变人心。只要坚持公平透明,想到为人民做实事就能得到群众的支持。”昌平村监察委员会委员李雪芳说。

村民口袋鼓鼓的,乡村文明要跟上。昌平村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村32名党员以身作则。80岁的老支部书记彭第一个站出来整治美化自己的大坝,带领全村人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

为了整顿“无酒不喝”,村里召开了坝会,制定完善了禁止乱摆宴席等村规民约,解决了老百姓每周赴宴而受苦的问题;政党委员会

如今,长平村的产业蒸蒸日上,村里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不到5000元,增长到如今的1.7万多元。昌平村党支部还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李秋明说,村党支部正下大力气做好后半篇扶贫攻坚文章,为村民持续稳定增收、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让大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甜。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