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珍记者蒋焕珍
作为企业家,她精心经营,带领员工做大做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牢记使命,认真履职,积极为台城建设发展建言献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她以火热的代表情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履职尽责,精心谋划和助力家乡发展和村民致富。她就是出生在徐家楼街道的泰安市人大代表、泰安西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继卫。
“我是农民的孩子。”
努力奋斗,只为共同奔小康
幸福来自奋斗。在人生的道路上,张继卫失去了事业,有了收获的喜悦,但更重要的是,她在追逐梦想的本质中找到了更好的自己。这与她创业初期对家乡的关心和积极的公益是分不开的。
“我是农民的孩子。我曾经想过先过上好日子。现在我的生活好了一点。当大家都很亲近的时候,我觉得家乡的人也能过上好日子。”这句话看似普通,却反映了一位优秀企业家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
正是因为这句话牢牢地刻在了张继卫的心里并生根发芽,所以,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她也深知贫困家庭的艰辛。张继卫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他希望有一天,他能用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用她的话说:“虽然我可能无法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但我会尽我所能帮助身边的人。
在与当地群众的聊天中,记者了解到,徐家楼街道的很多市民都为有这样一位助人为乐的好伙伴而感到自豪。每当我谈到这一点,张继卫都会说:“我只是做了一些小事,尽了自己的一份力。”张继卫说,公司成立之初非常困难,很多业务她都不懂,但她始终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克服一切困难。而且,对她来说,在家乡创业总觉得有责任。在她心里,家乡给了她太多美好的回忆。为了家乡的发展,她愿意努力工作,和大家一起奔小康。
“我有自己的事业,收入还可以,很想为父母做点事。”张继卫说。谈及未来计划,张继卫的想法还是很实在的:“听从政府号召,做好企业经营,同时继续帮助更多的老百姓致富,共同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
“它不是光环,而是沉重的责任。”
初心不减,民营企业勇于承担责任
随着事业的发展,张继卫做公益的热情和初心并没有减少。
今年春节前后,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期,根据国家政策,她经营的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也倒闭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企业无法正常经营的困惑,她毫不畏惧。反而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扛起了抗击疫情的大旗,跑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尽着自己微薄的力量。
疫情防控期间,她为街道捐赠了600多桶84种消毒剂、1.5万元物资、3万元物资。她还记得物资送到政府机构时的场景:面对联合抗疫团队,她被那些逆行者感动,她和团队主动加入逆行者的行列。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又高又瘦又帅又善良的张继卫活跃在每一项公益活动中。2017年12月,她向泰山扶贫办捐赠2万元用于捐赠活动。2008年汶川地震,张继卫率先捐款。平时她定点帮扶困难群众,企业解决了10多个困难家庭的就业。创业第二年,村里有个困难家庭。这个小女孩是残疾人,没有工作。当没有人从其他企业招聘时,张继卫离开小女孩去他的工厂工作。平日里,张继卫可以帮助她生活的方方面面。企业开办后,张继卫带动周边村民就业,从最初的5-10名员工发展到企业100多名员工。主要员工是贫困家庭和一些残疾人。
“NPC代表不适合我
光环,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张纪伟说,正是这份责任感,促使她认真履行职责,带头联系群众,积极反映民愿,为家乡的发展和乡亲的致富倾尽全力。记着了解到,张纪伟在担任市人大代表期间,多次提出好的建议,合理化建议都被政府采纳采用,在脱贫攻坚当中,组织带动其他企业家联合去做慰问困难群众活动。连平时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是让他在各方面儿都要主动的去帮助别人,要有爱心。助人为乐、爱心帮助只是她的冰山一角,她做事低调,许多爱心帮助偷偷做了从不说出去。她常说,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作为一名年轻企业家,她积极投身的事迹还有很多。踊跃参加社会公益事业,解决百姓就业、尽心尽责关注民生、参政议政等方面也颇有建树,受到群众一致称赞。
无穷的远方,总有千千万万普通人前赴后继,畅想着岁月静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面对未来的挑战,“在新的征途上,我会用一颗炽热的心,一个冷静的头脑,一双勤快的手,两条很忙碌的腿和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自己的平凡的岗位上演绎不平凡的人生。”张纪伟说,她会在努力经营好企业的同时,永远不忘初心,尽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困难群众有工作可做,让更多的小孩能完成学业,帮助身边更多人把日子一点点过好。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