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帕金森定律 墨菲定律说

《彼得原理》 、 《墨菲定律》 、 《帕金森定律》 也被称为20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彼得原理和墨菲定律。这一次,我们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是帕金森定律,以及为什么计划好的事情总是要等到最后一刻。

帕金森定律是官僚主义或官僚现象的另一个名称。

初衷是: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

最初的帕金森定律是帕金森为了揭露和嘲讽英国政治和社会制度中官僚组织结构的缺点而提出的。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但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只是帕金森定律中时间管理的一小部分。

帕金森认为,工作会自动占满一个人所有可用的时间。如果一个人给自己安排了充裕的时间去完成一项工作,他就会放慢节奏或者增加其他项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时间。's工作复杂性的扩大将使其变得非常重要,在这样一个具有巨大时间灵活性的环境中工作并不容易。相反,会因为工作的拖延和膨胀而沮丧、疲惫和疲惫。

例如:

一位老太太想给她的侄女寄明信片。她花了1个小时找明信片,1个小时选明信片,30分钟找侄女地址,1个多小时写贺词,决定寄明信片要不要带伞,20分钟。经过这一切,老太太筋疲力尽了。同样的事情。工作非常忙的人

人可能花费5分钟在上班的途中就顺手做了。


那么,面对帕金森定律,我们就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俯首听命吗?


NO!解决办法其实有很多,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


刻意缩短目标计划的截止日期。


特别是越复杂、越不熟悉的事情,我们往往会因为没有头绪而导致更加容易陷进帕金森定律。所以学会拆分任务,并通过刻意缩短各个子任务的目标计划截止日期,让一个个小阶段的紧迫感来推动着我们往前走。


举个例子:


比如说你想用一年的业余时间写一本书,那就把目标计划的截止时间定在十个月。


然后拆分任务:


一、确定书本内容的类型和题材,时间定在半个月。


二、收集和整理相关素材,时间定在一个月。


三、拟定书本内容梗概和章节大纲,时间定在一个月。


四、按照拟定的梗概和章节大纲编写具体内容,时间定在六个半月。


五、检查、修改内容,并最终定稿,时间定在一个月。


计划定出来之后,我们对于我们具体要做的事情就清晰了很多。知道我们在每一个子计划的截止日期到来时,要具体完成什么工作。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个刻意提前了的截止日期,在我们的拖延症又出来作祟的时候,给我们压力,形成一种督促我们按时完成的紧迫感。


刻意缩短目标计划的截止日期的好处


一、提前紧迫感。


一个太宽裕的时间是不会让你形成紧迫感的,通常我们的紧迫感都来自最终的截止日期到来时,然后疯狂背题、疯狂补作业、疯狂加班...,还要一直提心吊胆,害怕最终没能按时完成。备受煎熬的同时,对之前的懈怠追悔莫及。然后下次又继续犯错,再次重蹈覆辙。


二、留下缓冲的时间。


如果只是计划着到时间刚好完成,那结果通常是完不成。因为墨菲定律告诉了我们会出岔子的事,就一定会出岔子。哪怕即使按时完成了,大概率也是在最后阶段为了赶时间,牺牲了很多的质量要求。但如果我们通过刻意缩短截止日期,就给自己留下了足够的缓冲时间,来面对可能发生的风险。


三、养成高效的习惯。


通过一次次刻意缩短目标计划的截止日期,来养成高效完成目标计划的习惯。一个好的习惯确实很难形成,但养成好习惯的步骤其实很简单,就是不断重复地坚持一些好的选择。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四、留下改进的时间。


当你通过刻意缩短目标计划的截止日期来提前完成任务后,你也给了自己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把你所要做的事情做到更好。如果你平时都是到了截止时间才匆匆忙忙完成,只能做到80分、甚至60分。那通过提前完成留下的改进时间,我们可以争取做到100分,甚至120分。而这80分和120分的区别,就是你比别人领先,并且最终超过别人的关键。


然后我们可以把这个方法再放大一下,维度再高一点。


比如,你将来的生活。设身处地的设想一下:


如果你的生命还剩下不到十年、五年,甚至一年,你会想在生命的尽头,达成什么成就,或者完成什么事情?


把每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


不让自己虚度光阴。


加油!


致努力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