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李殊59岁退休
去年,我打算退休后带爱人出去走走。在努力工作了大半辈子之后,我可以期待在退休期间做一些我想做的事情。但是我被这个儿子卡住了,我真的没有任何想法。
阿德:'s家有孩子要照顾吗?
如果他结婚生了孩子,他可能不会难过,我和他妈妈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担心。
——大学毕业后,在政府机关工作了两年,住下后辞职。当时我们冷战了半年。每次他看到我,就像斗鸡一样卡在脖子里。我知道他的想法。我选择了大学专业——,他妈妈选择了第一份工作。除了每天上班,他没有任何参与感。但说实话,哪个家长会害自己的孩子?我希望他能过上相对舒适的生活。
然而,阿德:,不得不承认,低存在感必然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生活被操纵了。更何况这个人是家长,连发言权都没有。
所以他辞职了。没有向领导汇报,没有向同事交待,整整一周没有直接上班。直到接到公司电话,我才透露出来。这让我很惊讶。我从未想过我的孩子如此不负责任。我赶紧从外面把他叫回家,还没等他有一句教育的话,他就砰的一声关上门跑了。我扶着墙很久才坐下。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孩子们的烦恼。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弥补他们?
从此我第一次了解了儿子的真实性格,——。他在我最初的印象里是听话的,内心是那么的叛逆,甚至和父母背道而驰。原来他在大学或者找工作的时候,总是愿意逆来顺受。想到这,我觉得自己作为父亲已经失败了。
阿德:的孩子很叛逆。除了父母没有给足空间,他们也有自己的问题。我一直希望父母能反省自己,但不能走极端,把所有问题都怪在自己身上。
儿子长大后,父母真的感到无能为力。现在回想起来,我就像你说的那样,一直在寻找自己的问题,甚至处于自省的状态。结果他妈妈和我决定把所有的选择都交给孩子,而忘记了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做好监督和引导。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出现了现在的局面。
他妈妈还劝我,我们不能一辈子和儿子在一起。让他为所欲为。我不置可否。没想到几天后,儿子在饭桌上说做生意需要5万元。我们两个去打听一些细节,儿子不愿意,说反正听不懂。气氛又僵了,我有预感钱再也回不去了,但最后他妈妈背着我给了儿子5万元。
五万在阿德:不算多,但每一分钱都不应该问清楚。多好的交流机会,你为什么没有把握住?
我儿子根本不听我们的。我不担心钱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如果我这个时候不支持儿子,他会恨我一辈子。这是我自私的想法。如果能用5万元买回父子和睦,那就值了。
阿德:,我认为这只是开始。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几率没那么高。如果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如此不负责任,他们能关注自己的职业吗?
后来才知道,我儿子和朋友开了一家餐饮加盟店,他也是股东之一。这家店已经经营了半年,已经被热情吞噬了。营业额从各种成本中扣除,分配给每个股东,很少。更不用说,我儿子失业了,大部分时间都在店里。难怪他等不及在家吃半年一日三餐。手头没有资本,也没有收入。那段时间,儿子过得有点落魄。我和他妈妈想问问怎么回事,但每次被关起来,我们就是得混日子,经常把几百块钱放在他儿子背后的口袋里。
半年后,儿子和我们俩都谈了,说决定退股退出。合伙人退了3000元,几个哥们就因为这个分手了。看到他哭丧着脸,我以为经过这一击,他可以乖乖地找工作了
作了,结果很意外——他依然说要创业。他给我们俩的理由是,这次要亲自去做调研,从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出发。结论则是,希望家人能够支持,再提供资金八万元。阿德:创业成功才能追加投资,他怎么还能要求资金数额涨呢?
我和他妈妈一口拒绝了。儿子当时转身就走了,又是半年我接到了催债电话。原来他找朋友借了八万元,定期没有还上,又找外边的债务公司借了钱。几个月下来,光利息就要还两万元、儿子一看大事不妙,都跑到外地躲风头了。
电话里债务公司的人,倒是挺同情我们老两口的。说现在不少孩子都想借钱做生意,最后买单的都是爸妈。我叹了一口气,最后跑到银行取了大额,终于堵上了这个窟窿眼。就在这个时候,儿子听到风声终于回到了家。他妈妈看着儿子消瘦了好多,眼泪就没有止住过。我心里也是特别复杂——既有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也有自责——没把儿子培养好,现在成了这幅模样。
儿子这才道出实情:经朋友介绍,跟别人一起搞项目,最后项目没有落地,费用却花了大半。后边又追加投资,赶上各种审查,最后不了了之。八万块的本金,最后只剩两千多,还不够他在外地一个月的生活费。
阿德:屡战屡败,儿子最后吸取教训了吗?
他现在的口头禅就是:我怀才不遇。他好像特别能给自己找理由。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中了什么邪,会觉得自己是大老板的命。反正从我看来,他没有一丁点企业家的素质。但是这话我不能说,因为只要我说了出来,我们父子俩又会陷入长时间的冷战。
你说我该怎么办呢?阻止儿子烧钱创业,还是眼睁睁看着我们俩关系继续恶化?
阿德说

和解的艺术
一个巴掌拍不响。亲子关系出问题了,父母当然值得检讨,毕竟身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孩子也要反省,自我管理与自我成就,从来都是从自我发起并且完成的,其他人只是协助而已。
除了问题怎么办?置之不理是自欺欺人,但要了解的是,和解一定是条崎岖之路。首先,我们要明确,两代人之间,永远都会有隔阂——只要你们对彼此的要求,没有达成百分百满足,矛盾就会发生。其次,亲子关系和解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谈合作。任何合作都需要谈判,用几轮或者几年时间,都不一定能达成共识。但走向合作,一定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最后,用钱当做筹码达成诉求,有时候能够奏效,但不是最高级的做法——我始终相信,合作关系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形成生命共同体,更何况是亲子关系。用钱当做亲子之间的润滑剂,显效并不高效,治标并不治本。
——阿德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
新报记者 刘德胜 摄影 刘德胜
新媒体编辑 翟玉静 徐丹 姜晓凤
新报精华文章导读
每日新报公众平台
我们了解天津这座城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一秒钟关注我们。
商务合作:18622608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