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丽市孟秀乡呼兰村委会董国庆的竹鼠养殖基地里,董国庆正在从靠墙的竹子中挑出一根绿色的大竹,然后扛到切割机上去掉竹结,再用砍刀将切好的竹筒切成小块。郭的削竹动作犹如流水,不一会儿,一座“小山”就堆积在他面前。看到大家崇拜的眼神,董国庆笑着说:“养了8年了!”
“2008年,我在瑞丽餐厅后厨帮忙,偶然得知一个小小的山竹馏(竹鼠)能卖300元,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山竹蒸馏液可以人工养殖,卖这么好的价格。它们到处爱吃竹子、甘蔗等瑞丽,所以我想,回家试着养它们吧。”董国庆回忆往事。“那时候,我才19岁。刚开始养的时候,只养了30只竹鼠。当时缺乏养殖技术,最后30只竹鼠死亡。之后,我尝试在网上搜索相关的经历和视频。后来,我又饲养了100对竹鼠。想着靠自己不正规的养殖是白费力气,决定出去广东广西湖南学养殖技术。于是在2015年,‘南坡’农场注册成立。”
瑞丽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办公室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小伙子很优秀,被认为是瑞丽竹鼠农中的佼佼者。他努力工作,勤于钻研技术,在村里发展竹鼠产业,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脱贫,还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该局还积极支持他的工作,帮助他申请文件,给予技术培训,提供平台等。只要我们能帮忙,我们就会尽力帮忙。”
董国庆表示,2017年至2018年,在政府及相关负责人的指导下,农场产业从技术管理到销售渠道发展顺利。“得益于国家的扶贫政策,得益于少数民族党员的创业政策,得益于乡镇、村给予的土地和资金支持,得益于全村39户的大力支持,竹鼠养殖逐渐走上正轨!”董国庆说:“当时资金短缺,需要建鼠房、鼠塘等。许多地方缺乏资金。幸运的是,在市、乡、村负责人的大力协调下,这39名村民每人出资1万元为我发展水产养殖,重担压在了我的肩上。我坚定了做事的信心,心想一定值得这么多人信任。每年过年期间,我都会给村民发1000元的‘分红’!”立卡的39户阿昌族户主对记者说:“把钱投给小董,我们很放心。他小心翼翼地饲养竹鼠。事实并非如此。去年年底,他还分到一个1000元的红包,一家人可幸福了。每个人过马路都有更多的希望,离脱贫奔小康也不远了。”
据统计,2017年,董国庆农场竹鼠养殖净收入达16万余元。郭表示,大部分收入都支付给了“股东”股息,还还清了一些贷款。如今,郭已经卖出了鼠苗,培育了1800多只竹鼠。
最近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养殖场也搞深加工,做成真空包装直接放入餐厅,或者通过物流直接销往外地。董国庆说:“目前计划对养殖场进行‘生态一体化’开发建设,即建设产品检验室、屠宰冷链室、污水处理厂等。让产品更受欢迎,农场更标准化、更环保。”
“一路走来,有曲折,但我从未放弃过做一件事,那就是把竹鼠养好。如果我有什么压力,那一定是有的,但压力越大,我的动力就会越大。”看着郭笃定的眼神,大家看到了村民和他光明的未来。
董国庆的妻子是勤劳美丽的戴,董国庆是勤劳的景颇族。夫妻俩一起经营南坡竹鼠场。大家都知道竹鼠的“牙”很厉害,不小心手会被咬,但是他们真的很爱竹鼠。老鼠池里有一只胖乎乎的白竹鼠。夫妻俩给它取名为“大白”。令所有人惊讶的是,这对夫妇会满怀爱意地抱起“大白”,亲密地抚摸它的背,一起给它喂竹片.
德宏团结报记者 杨腾荣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Hi德宏获取更多新闻资讯!
编辑刘芬董绿野
评郭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