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用五个微信号创业的我,创业号简介

一个自称是“经典自媒体人”的女孩,在错过了Tik Tok、Aauto faster等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出口后,依靠微信视频号迎来转机,搭建了50个视频号的内容矩阵;同样在“微信生态”中,探索新路的“手付通”依靠线上知识为教学和微信官方账号内容运营买单,为自己节省了可观的手术费用.

他们都是“微信生态工作者”。近日,腾讯微信发布公告称,2020年微信生态圈将有3684万个就业机会,同比增长24.4%。微信生态系统中的小程序、企业微信、微信支付等产品能力,催生了许多新职业、新岗位。比如小程序的开发和运营就有780多万个就业机会,2020年初新上线的微信视频号也在视频拍摄和直播投放领域创造了超过100万个就业机会。

微信生态也在这群年轻人中造就了越来越多的“非打工人”。在网上排队购买名人美食的“全能人士”和帮助室内设计师寻找新材料和廉价软家具的“材料寻求者”,这些闻所未闻的新专业人士巧妙地利用线上工具发展自己的特长,形成私人流量。记者采访的两位“微信生态员工”也在各自的领域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职业道路。

“古典自媒体人”90后女孩,自带流量组建50个视频号

“一个人只有熬过了所有的磨难,才能成为面对大风大浪沉着冷静的人。”“好的爱情是两个人的相互完美,而不是一个人的妥协”.

90后女孩小北的微信视频号特别适合午夜品鉴。她用微弱而温柔的声音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并配以vlog(视频网志),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是一种安静的启蒙,鼓励人们努力做更好的自己,谈一场舒服的恋爱或自律。很多用户把她的视频号当成“情感树洞”,总是在评论区写下自己的苦闷和困惑。

最火的短视频,来自一位粉丝关于情感问题的亲笔信,标题为《女孩长大后没有家》,播放量440万,点赞数10万,日播放量30万。她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女孩,人生没有出路,父母不在,婚姻也不在,只有她自己的能力才能成为底气,而“经济独立”才能让她的灵魂挺立。

一个年轻女孩怎么会有这么多故事和见解?小北来自南方的一个小山村。九年前,连普通话都不标准。大一那年,他花了一年时间刻苦练习普通话,自学播音,甚至睡觉的时候听广播节目。一年后,她创办了一家网络电台,并通过与听众的日常交流获得了快乐。毕业工作两年后,小北选择离职创业,成立了情感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小北”。一路走来,小北经历了失业、失恋、职场背叛、投资失败。她把各种焦虑和迷茫变成了“走心”的词汇,逐渐积累了300万粉丝。

在经历了图文时代的流量红利后,小北觉得自己是一个“经典自媒体人”。2018年,当Tik Tok、Aauto Quicker等短视频平台火起来的时候,她错过了那个窗口。当时她运营社区电商是为了给公司积累资金,在私域流量领域深耕。

直到视频号的出现,小北终于弥补了遗憾。她翻阅了大量的视频号,很快就基于微信找到了——的视频号。推荐机制是社交机制,最大的优势是私域流量。相比其他短视频平台,视频号连接朋友圈和个人微信号,引流更直接。做情感电台主播9年,运营300万粉丝微信官方账号,运营私域电商业务2年等经验。都为她开拓疆域和让“冷启动”变得更容易奠定了基础。

去年3月,小北的视频号“小北爱吃肉”终于开通了。新号定位明确,持续关注情感内容,因为她认为,这始终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无论是在图文时代还是短视频时代;她还瞄准了“85后”群体。后来,她听微信团队分享了微信公开课上的一个有趣现象。“85后”女性将视频号视为“开放的朋友圈”。当“90后”为相亲苦恼时,很多“85后”早已为家庭、婚姻、工作焦虑,短视频成为他们寻求共鸣和评论的渠道。这也验证了她没有选错路。——有优质的“心灵鸡汤”和情感生活内容,这是早期视频号的引流责任。

最难的是从0开始到1。小北深深沉浸在内容中,当时正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她的公司还没有复工。她没有拍摄短视频的经验,白手起家。

独自一人摸索脚本创作、拍摄、剪辑、后期等等。一条视频内容,从构思、创作到发布,往往需要2-3天,她形容这个创作过程就像“小学生写作文”。


但她很快有了自己的风格——以三段式呈现视频内容,开头是粉丝私信或身边事,中间是自己的故事,结尾进行主题升华,剥丝抽茧、情感递进。在视频号平台,有的博主为涨粉日日更新而导致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但小北坚守内容质量,更新频率为每周2-3条,每条短视频都经过反复修改打磨。


她还给自己制定涨粉小目标:0-1k,快速给账号定位,打出标签;1k-5k,输出内容,适当制造爆款;5k-1w,正式出圈成为博主,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1w-10w,深耕内容,吸引粉丝进入私域,形成良性推荐闭环。视频号的发展节奏如她所预期,从2020年9月开始接到第一条广告开始,很快从每月一条发展到一个月档期全满,广告主多为大众熟知品牌,有SKII、DR钻戒、安慕希、云南白药牙膏等等,如今“小北爱吃肉”已变现数十万元。


目前,小北的公司签约50多名视频号博主,创建50多个矩阵账号,覆盖生活、情感、时尚、美妆等垂直领域,有1/3的账号陆续变现,其余还在养号中。她规划成立短视频内容孵化MCN机构,把辛苦而寂寞的内容创作长久持续下去。她的感悟或许对许多视频号内容运营者有所启发:“定位决定天花板,兴趣决定长久度,行动决定红利期。一定要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才可以长期稳定输出内容。”


失聪姑娘线上开“效率手帐”课,3年为自己赚30万手术费


还有一个年轻女孩的微信创业故事,或许更加打动人心。麦子为了凑够做人工耳蜗的30万元手术费,开始在微信生态中创业,不但花了三年时间达成所愿,反而让她彻底蜕变得更强大。


麦子出事前,从没听说过可怕的突发性耳聋。那是一种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2015年,麦子从四线小城到上海工作,做的是财务,人生理想不过结婚生子。那年年底,她感冒了,睡了一觉醒来,发现左边的耳朵听不到,右耳听力也有所下降。医生说,突发性耳聋治愈率高达70%,但她却属于治不好的30%。后来,她给听力下降的右耳配上助听器,世界又一次变得清楚而充满希望。


奈何好景不长。半个月后,麦子的妈妈因为白内障需要动手术,麦子前后忙碌了一个月,直到手术做完的那天,她才好好睡了一觉。想不到第二天起床,发现右耳也听不到声音了。


跑遍上海和周边城市的三甲医院,麦子最后确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她再也没有恢复听力的可能。医生建议她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但好的耳蜗需要30万元左右,且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


这对于月薪5000元左右、去掉治疗费和房租几乎分文不剩的她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当时麦子很低落,浑身充满负能量,许多朋友只能远离她,妈妈则劝她回老家找家福利工厂上班,可麦子在心里说,还想在上海坚持下去,试一试自己赚钱。


麦子最初写公众号,只是为了让心情好转。她当时很喜欢做手帐,就在公众号上教授做手帐的方法,图文并茂,颇有意思。期间她认识了一位教别人写文案的老师,便用手帐为那名老师的学员规划学习时间,提高听课效率。通过帮助老师做公众号排版和社群运营,她似乎看到微信公众号领域变现的一丝微光。


她开始通过公众号做效率手账课程。线上授课对于失聪的人来说十分艰难,她需要一名配音人员把课程内容都“读”出来,因此必须把所有课程细节都写下来,包括每一个语气词,每一个需要停下发红包互动的时间点。


因为听不到声音,一切都要付出成倍精力。比如,麦子所有的微信运营技能都是自学得来的,别人可以通过线上课程学习,她得先录下来,用软件转成文字,再去慢慢消化。再比如,做手帐的圈子会组织不少线下活动,一般主办方会提供一张桌子,让手帐达人讲解制作方法,但所有这些活动她都无法参加,失去许多机会。


尽管无比艰难,但麦子还是坚持开了数十期效率手帐课,累计学员超过5000名。知识付费课程为她带来每个月两三万元的收入,最多时一个月能赚六万元。除此之外,她还帮助企业运营公众号并进行社群管理。2018年5月,麦子成立了线上工作室,2018年年底攒下10万元钱,2019年4月攒到20万元,2020年3月已经有了可以做手术的30万元。


当麦子每个月的微信副业收入达到5万元时,她才选择辞职。麦子说,没辞职前,她每天过得非常辛苦,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以外,利用一切时间做副业。中午休息的一小时用来做排版和做运营,下班后把地铁车厢当成第二个办公室,拿着手机写稿子。“说实话,每天回到家我都筋疲力尽,特别想躺在床上。但如果我睡着了,手术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我就起来干活,忙到夜里12点。”那个时候,她每天工作时间是上班8小时、下班8小时,这种状态持续了一年多。


麦子还发现,她认识的许多创业者对创业风口的变化总是过于敏感过于焦虑,他们频繁参加各种活动,一年到头奔波在找客户的路上。 她反而很少有这种焦虑,因为听不到而自动屏蔽掉许多外界信息,反而可以竭尽全力把产品做好。


如今的麦子,已经通过手术重返有声世界,当上收入稳稳的自由职业者。她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和微博等渠道,把兴趣爱好变成工作,她通过分享“效率手帐”技能、高效学习方法等等,每天都在涨粉。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