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明是一名人事官员。有一天,老板叫她用公司的考勤数据来查各部门的考勤。
经过沟通,了解到老板需要的不是迟到早退的清单。老板希望通过对考勤数据的分析,了解各部门的管理和工作情况,从而获得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的可靠建议。
本文中使用的示例数据收集在文章的末尾
李明明使用FineBI进行了以下分析:
一、处理数据
获取数据的第一步是处理原始数据。将数据上传到FineBI,如下图所示:1、分析打卡数据
(1)检查考勤数据的所有字段,添加分组汇总。找出用户每天打卡的最早时间和最晚时间。如下图所示:
最早时间对应于员工的工作时间,最晚时间对应于员工的下班时间
(2)过滤掉非公休或休假的数据,即“状态”字段为空时的数据。在这部分数据中,用户应该是正常打卡的,所以我们可以过滤掉来分析他们的打卡数据。如下图所示:
(3)创建一个新字段“延迟判断时间”。在李明明的公司里,晚于9336030到达公司被认为是迟到。所以我们创建了一个新的判断字段9:30。如下图所示:
x;">(4)对考勤时间进行比较判断。当工作时长小于六小时时,判断为缺勤;当上班时间大于 9:30 时,判断为迟到。其余判断为「全勤」。
(5)隐藏两个我们之后不需要的字段。如下图所示,在字段设置中取消勾选即可。

(6)保存并更新该自助数据集
2、汇总考勤数据
1)新建一个自助数据集「考勤汇总」,勾选 Excel 数据集「考勤数据」的所有字段。添加分组汇总,如下图所示:

2)过滤出所有请假的数据(注意不选择公休数据)。如下图所示:
因为只统计工作日数据,所以这里不选择公休数据。

3)将请假的数据和 2.1.1 节正常打卡的数据合并到一张表中。进行上下合并,如下图所示:

4)计算工作时长。使用函数 DATESUBDATE 计算「最晚时间」和「最早时间」的时间差。如下图所示:

5)保存并更新该自助数据集。
二、创建分析组件
使用上面的「考勤汇总」表创建仪表板,拖入「部门、工作时长」字段,并对工作时长求平均。如下图,展示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平均工作时长,可以直观查看各个部门的工作量强度情况。

另外还可以继续分析各个部门的「迟到情况、请假情况、缺勤情况」等,方便了解更详细的考勤情况。帮助人事了解部门的考勤管理情况。
三、得出分析结论
最终,利用FineBI作出的分析仪表板如下图所示:

从仪表板中可看出:研发组的平均工作时间最长,但迟到率是最高的(迟到是否仅作为参考项),公司研发岗位业务量很重,接下来公司新增加的研发任务需要新招研发岗位来做。
财务组的平均工作时长最少,需要查看一下人事饱和度,近期不考虑增加财务组新岗位。
分析工具
最后,分享一下分析工具,回个“数据分析”就能获得数据分析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