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建造过程是一个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和“改造”的过程,是一个材料消耗的过程,称为“牺牲”过程或使用过程。使用过程中材料管理的中心任务是检查和验证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妥善保管使用中的材料,严格合理使用各种材料,降低消耗,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1.施工前准备:这是现场材料管理的开始,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材料管理提供必要的条件。
主要内容如下:
(1)了解施工进度的要求,掌握各种材料的需求和质量要求;
(2)了解材料的供应方式;
(3)确定物资管理目标,与供应部门签订供应合同;
(4)规划现场材料布局;
(5)准备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及相关任务。
3.施工的最后阶段
施工结束时,现场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1)根据整理项目,清理材料和工具,填写单个项目的《材料平衡表》;
材料平衡表
(2)施工单位统计所承担工程的剩余材料名称和数量,并对剩余材料进行处理;
(3)及时拆除临时设备;
(4)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移交工作。
二、物资储存配送管理
材料购买和使用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在此期间,应加强材料储存管理,不得因储存不当而缩短使用寿命或丢失、被盗。
主要要注意两点:
1、专用仓库,妥善存放。根据材料特性分类储存。材料应存放在符合要求的专用材料仓库,否则会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电线电缆、管线和附件等材料应防潮防雨。
2.标记清晰,分类存放。并做好记录和统计,以便于后期材料的转移和归还。
另外,对于物资的发放,要贯彻“先进先出、推旧存新”的原则。施工单位的材料消耗要与分项工程、分项工程的核算相结合,施工前必须由施工单位签署定额领料单。定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不得漏项。有价值的大批量物品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和提货收据分几次配送。对于容易损坏的物品,材料员在发放时应进行详细的检查和交付,收货双方应在凭证上签字认可。
三、注意事项
项目部是工程材料的使用和保管部门,负责剩余材料和拆除材料的收集和交接。存放时应采取防盗,(必要时)防雨、防晒、防霉措施。
项目部配备专(兼)职材料员,负责材料管理,对项目消耗的材料以适当方式建立台帐,确保账实相符,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