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研究生 就业 措施 请简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专项行动

关注大学生就业

为夯实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基础,广东引导高校抓住毕业生就业关键期、冲刺期,通过市场扩就业行动、粤东粤西人才支撑行动、国企就业引领行动等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发挥拓展渠道、促进创业、强化服务、提升能力等“精准滴灌”相结合的作用。

“一把手工程”为毕业生保驾护航

广东财经大学把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由校党委书记郑、校长带队,谋划构建“学校统筹、学院优先、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学校就业体系。

据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指导省内高校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的就业领导小组。广东已将毕业生就业纳入省委、省政府重大教育决策部署的督导,并将其作为教育职责评价、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等重要内容,督促高校严格落实就业机构、人员、场地、资金“四到位”要求。全省高校不仅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领导小组重要议事日程,还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全员关心就业。

广州大学统战部、学生处、招生办、各学院共同打造三支专兼职就业队伍,构建联合管理、资源汇聚的大规模就业工作格局。广州大学还与各学院签订了年度就业任务责任书,各学院书记、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进行部署督促,学院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抓落实,千方百计扩大岗位。

广东省高校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就业岗位的需求与供给,多措并举,增加就业岗位。比如东莞理工大学加强了与大企业、优质企业的联系对接,努力挖掘更多优质岗位。

扩岗的方法可以穷尽,广东引导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省级实验室、企业开发设置更多的科研助理岗位,增强岗位吸引力。

以创业促就业,广东主动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开展创业创新扶持行动,可为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最高30万元;5人以上就业,最高贷款额度可提高到50万元。

多措并举促进就业资源互通共享

广东省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东莞地区专场)近日在东莞理工学院召开。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小李去了现场,直奔自己喜欢的企业。这得益于东莞理工学院的就业系统,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精准匹配招聘信息,精准推送专业对口信息,一键投递简历,帮助高年级学生更快找到心仪的工作。

据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在省内建立了区域和产业校园合作机制,积极引导高校开展“组团式”校园网招聘、直聘对接等活动。广东省教育厅面向2021届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形式开展了86场系列供需见面会活动。

为了让信息技术更好地赋能就业,今年,广东重点关注

“我们学校的就业组合拳不仅威力大,而且有温度。”据华南师范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制定了自下而上的就业困难毕业生计划,进一步完善就业困难毕业生数据库,“一人一策”。学校启动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求职就业专项补贴”,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提供求职就业补贴。

据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省教育厅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广东对困难高校毕业生实行求职创业补贴,“一对一”分类扶贫

难毕业生,优先提供岗位、推荐录用。对于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广东统筹利用“三支一扶”“双百工程”等基层服务岗位、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促进有就业意愿的100%实现就业。


广东不但关心就业困难学生,还力求推动就业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比翼齐飞。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骆娴即将毕业,她主动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决意再度到新疆展现才干。2016年9月,骆娴参军入伍,服役于新疆某通信团。退伍后,骆娴成功考研,到广东财经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


广东努力做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项目招录工作,省内高校积极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引导毕业生到革命老区、偏远山区、城乡社区,用创新创业的生动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


《中国教育报》2021年06月21日第1版


作者:通讯员 黎鉴远 张紫欣 本报记者 刘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