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中国人美容行业,创业中国人美妆

一、美容护理的定义和分类

美容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是指通过涂抹、擦拭、喷涂等方式,应用于人体表面的皮肤、头发、指甲、嘴唇,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装饰和个人护理的目的的日化工业产品。美容和个人护理行业按类别可分为护肤品、护发产品、彩妆、香水、沐浴用品、婴儿用品、除臭剂等领域。

美容护理产品的分类

数据来源:华晶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全球美容护理行业的发展现状

从全球市场来看,护肤品是美容护理的最大品类,占比40.1%,其次是护发产品占比16.2%;化妆比例达到15.2%;香水占9.6%;洗漱用品占比达到8.42%;婴儿用品占6.5%。

数据来源:公共信息整理

美国在全球美容和个人护理市场的市场份额约为18.5%,而中国以13%的市场份额成为第二大美容和个人护理市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发展迅速。中产阶级的崛起和城镇化率的提高,为新兴国家的美容需求提供了巨大动力。

市场增速方面,2014-2019年中国、巴西、韩国增速较高,日本、法国、德国等成熟市场增速较低。中国是全球美容行业复合年增长率最快的国家,在美容和个人护理行业显示出巨大的消费潜力。

数据来源:公共信息整理

2015-2019年,全球美容及个人护理行业市场规模波动较大。2015年,国际经济市场发展滞后,导致美容个人护理市场增速放缓。随后,随着国际经济和市场条件的逐步改善,美容和个人护理行业恢复了活力。与此同时,中国、印度和巴西的新兴美容市场都为这一时期美容和个人护理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2019年,国际美容及个人护理市场规模达4982亿美元,同比增长3.6%。

数据来源:公共信息整理

相关报告:华晶产业研究院《2020-2025年中国美妆个护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

三、全球美容及个人护理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目前,跨国美容个人护理企业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动摇。凭借强大的R&D能力、营销能力和品牌口碑,这五大公司一直稳居全球美容行业的领先地位。2019年,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雅诗兰黛、资生堂占据全球52.4%的市场份额,销售额达到90.7亿美元,美容个人护理行业企业集中度较高。总的来说,欧美日公司继续引领全球美容理念和行业发展方向,未来这种模式有望延续。

2534b44257a010f42272ae4eee"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美妆个护行业发展现状


得益于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低线城市消费潜力的释放与本土独立品牌崛起等因素推动,中国美妆个护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5年到2019年中国美妆个护行业市场规模由2789亿元增长至401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5%。未来随着社交平台对于美妆个护产品的推广,以及男性消费群体消费潜力凸显,中国美妆个护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伴随大量品牌涌现,中国彩妆市场规模在2015年至2019年期间增长迅猛,到2019年中国彩妆占据中国美妆个护市场12%的市场份额,市场规模达到482亿元。为把握品类快速增长的红利,部分专注皮肤护理的厂商引入彩妆产品。如伽蓝集团推出了自然堂彩妆系列,为年轻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产品。皮肤护理品牌珀莱雅推出印彩巴哈系列,该系列产品包括眼影,睫毛膏,BB气垫等。护肤品牌推出彩妆产品趋势不仅限于中国本土产品,许多进口护肤品牌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中国美妆个护行业消费者分析


新零售将打开数据壁垒,实现线上线下的互联,使商家能够全面、准确、快速地了解消费者。伴随互联网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电商、短视频/直播、内容社区以及社交平台都已经成为美妆新零售的重要渠道,微信社群、品牌私域流量的构建和运营,内容社区KOL的产品推广和用户教育,导购以及KOL的直播带货等都成为目前品牌营销、销货的主要流通方式。


新零售主要依托于互联网,互联网用户是新零售的主要面向人群。从年龄结构来看,2019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以19-29岁用户占比最大,达到27.2%。而2019年中国美妆个护行业消费者中,19-29岁消费者占比最大,达到39.3%。可以看出,互联网用户和美妆个护行业消费者年龄结构具有高度重合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