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6月7日电(记者 题:汶川:小樱桃种出大产业.)
新华社记者魏昭阳
六月,又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徐敏抬头看着树上的红樱桃,俯下身子继续采摘。“最近游客很多,我们得多准备几箱。”
2008年,一场毁灭性的地震使汶川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该县将甜樱桃作为特色产业,带动人们脱贫致富。2009年,徐敏开始流转农户土地发展樱桃种植,并建立了全县最大的樱桃产业园。
汶川昼夜温差大,种植条件适宜。然而,汶川的甜樱桃却遭遇了“闺中养”的尴尬。
徐敏回忆,当初,党委政府不仅帮助解决了水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带他到汉源、烟台学习先进技术。“樱桃变得越来越甜,但销量并没有提高。在最糟糕的一年,我损失了50万。”
面对问题,汶川县开始寻求出路。政府搭建平台,引导果农“触网”,利用苏宁、JD.COM等平台,将甜樱桃从汶川销往全国各地,鼓励县域企业参与建设线上营销……慢慢地,甜樱桃成了品牌。
尝到甜头后,商贾来了,土地转让建樱桃园;越来越多的人也在参与樱桃产业。截至目前,全县已种植樱桃2.3万亩。今年全县甜樱桃挂果率达78%,预计产量9000吨,产值2.7亿元。
甜樱桃园,更是让人们成为“职业农民”。在徐敏樱桃园,淡季采摘可以解决周围150人的就业。“去年的工资是100多万。”徐敏说。
“今年,全县就要摘下脱贫帽子了!”县委书记张同荣说:“不要小看这个小樱桃,因为它对致富增收有很强的作用。目前,甜樱桃产业收入已占全县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
然而,当他成名并走红时,徐敏遇到了“幸福的烦恼”。原来是因为最近通往汶川的路在修,所以堵车是游客造成的,影响了樱桃的销售。
“这条路迟早会过去的。樱桃以后还会卖吗?”徐敏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