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段时间去朋友菲菲家做客。我们让孩子们四处玩耍,然后我们谈论生活中的琐事。当然,作为家庭主妇,话题自然离不开孩子。菲菲开始向我抱怨她的孩子在班上学习很努力。回家后也不停地写作业、预习,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但是班里有些贪玩、作业做得不太好的孩子往往成绩最好,这让她的孩子吃了不少苦头,她也很苦恼。
我开始陷入沉思。很多人好奇,这是不是因为他们太笨了?当然不是。事实上,这和孩子的学习方法.有很大关系
在国外,如美国、新加坡等很多国家,有一种快速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被专门列为小学必修课,那就是高效思维工具——思维导图.
|何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一种简单却能有效地表现发散性思维的思维工具。事实上,思维导图是用图文结合's的方法,以图形的方式表达每个主题之间的关系,将主题的关键词与其特征、形状、颜色和图像联系起来。
思维导图可以充分地运用左右脑,不断地利用记忆和逻辑规律帮助人们在科技、艺术、思维、想象等各个领域均衡发展,从而开发大脑中隐藏的无限可能。因此,思维导图具有强大的强化思维功能。
同时,也是思维形象化.的一种方法,通过构建一个中心主题,将与之相关的几个节点展开,每个节点可以与其他数千个与之相关的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三维的放射性结构,从而建立人类思维数据库。
当你想到一个题目时,数据库会自动调用,快速找到与题目相关的各个部分的联系,这样孩子就不需要过度背诵分离出来的单词,而是通过记忆思维图片来完成有效记忆。
|思维导图有哪些?
当然,不同的思维导图对应着不同的场合,但不用担心,思维导图是孩子很容易掌握和使用的一种思维工具。只要他们理解思维导图的分类和运用,他们就能立即提高效率。常见的思维导图有以下几种:
圆圈图:又称圆形地图,主要放先定义一个主题,然后开始联想与之相关的细节。
比如让孩子画一个联想圈:主题是天空,可以联想到太阳、星星、月亮、云、飞机、彩虹、鸟等等。通过描述细节,我们也可以推断出主题是什么,思维练习就这么简单地开始了。
气泡图:它也叫泡泡图,不同于强调某个特定概念的发展。泡泡图比较侧重与描述一个主题的特征或其性质。.比如孩子画一只熊猫,熊猫的特征可以写在周围的泡泡里,比如黑白、圆身、国宝、吃竹子、大黑眼圈。
泡泡图可以帮助孩子掌握丰富的形容词,以后也不会像挤牙膏那么难了。
-size:15px;">③双气泡图:又叫Double Bubble Maps,不同于单纯描述性质的气泡图,它的用处在于,可以帮助孩子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和对照,寻找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这是在孩子的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思维导图。
④树状图,又叫Tree map,这是主要用于分组和分类的一种思维导图。最上面写上主题,分下来写一级类别、二级类别,等等。例如通过主题是动物,可以下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两栖动物;也可以通过主题是具体的物件,下分级来描述该物件的特征。

⑤流程图,又叫Flow maps,孩子们可以通过流程图来厘清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其内在逻辑。
在方框内分别写上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在通过箭头指向,清楚明了地分析事情,可以用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

⑥括号图,又叫Brace maps,这种图平时主要用于分析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比如可以通过拆解中国地图,加深对国家各省的方位的理解;或者通过拆解一样物品,使孩子学习更多的相关词汇。

|思维导图对孩子提高效率有什么好处呢?
- 与传统记忆方式比,思维导图有什么优势?
首先,思维导图十分有利于提高左脑逻辑思维能力,即对学科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分析的能力,同时也实现右脑的开发,施放大脑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以图文的形式,比起单调乏味的纯文字记录更能大幅度提高记忆效率,孩子对于图片的记忆更强于对文字的记忆;再者视觉化的思考有利于发散思维,帮助快速写作;当然,可视化管理知识点更能帮助孩子应对考试,提高成绩。
孙易新心智图法菁英讲师霍英杰提出思维导图的四点,即图像、色彩、关键词、分类以及思维导图不同于传统记忆的明显的特点:吸引人,视觉化,逻辑化。所以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它也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着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他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这种发散性的思考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条列式的思维,能立刻抓取重点。仿佛帮孩子练就了一双鹰眼,读完一篇文章立刻能找到关键词,接着画出思维导图后,便能轻松找出重点或者传达的意义,这样阅读理解自然变得简单,背诵也开始变成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了。

- 思维导图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呢?
一般来说,成绩不太理想的,学了思维导图可以提高自己的成绩,而成绩优异的,学了之后则会更加提高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也需要长期的练习和思考,不断让孩子寻找新的可能,突破眼前的限制的条件,从而发散孩子的思维,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于其今后的写作有着极大的帮助。
讲师霍英杰还讲了另一个例子:一个3年级(9岁)的的孩子对于数字"4"的联想,通过家长学习完之后合适的引导,孩子思路非常打开,比如想到了4个苹果,想到了4元钱,想到了结果是4的加减乘除各种算法,想到了汽车有4个轮子,正方形有4个角,王字由4笔组成,比划4的手势,甚至还想到了4的谐音"丝巾"的丝。
是不是非常棒?所以思维导图在绘制上其实非常易于掌握,但更需要我们在思维上的正确引导。
|如何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 依据场合,分类使用
在生活中可以在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思维导图,比如当需要定义一件事或是展开一个主题时运用圆圈图;需要分类、归纳和组织结构时用树状图;需要形容和描述事物的特性时用气泡图;需要比较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时用双重气泡图;厘清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其内在逻辑等等。
不同的思维导图适用于不同情况,而孩子们是否能游刃有余地掌握和使用,关系到是否能有效地提高效率,这当然也少不了我们的有效引导和提醒。

- 综合运用,事半功倍
当然,分类使用固然重要,但同时学会综合运用更能发散孩子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快到暑假了,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先通过"圆圈图"联想一下,由"寒假"这个主题你都能联想到什么?由于暑假时间长,很多人会设定计划,这时可以用"流程图"写出你想做的事情的先后顺序,例如先去旅游再写作业。
接着,在旅游前会先看看将要去的那个城市有什么美食呀旅游地点啊或者有什么特点,这时就可以用"气泡图"进行描述。当然,暑假不一定够要出去旅游呀,也可以在家安静地看看书和电影,或者学个乐器陶冶情操,这是就可以运用"双气泡图"进行对比。
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当我们在不断地引导孩子们将各种类别的思维导图综合起来时,我们就不断地在开动他们的大脑,发散他们的思维了,而这样多重联系和有趣的方式,不仅可以联系生活,更可以运用于学习上。
在数学上,学会用流程图厘清运算逻辑;在语文上,用双气泡图进行不同文章的对比;在英语上,运用气泡图来描述一个物品或人物从而增加词汇量……
总而言之,相比起传统的单纯文字背诵方法,思维导图更加有效地帮助孩子记忆和联想。所以,如果您看后觉得有启发,就请跟我一起让孩子们掌握和学习这个受益终身的方法吧!
我是尼莫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