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杜雨萌
从6月22日深交所受理股份制企业IPO申请到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启动的“十一”假期,已经过去了100天。数量方面,截至10月9日新闻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已受理399家企业首次上市申请和193家企业再融资申请。
“创业板注册制的实施,将进一步加速我国资本市场迈向更加成熟、健康、有序、公平的直接融资市场。”东北证券首席策略师邓丽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来看,创业板注册制实施以来,公司融资出现了两大亮点:一是发行速度大幅加快,二是监管部门再次提高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门槛。
具体来看,深交所受理的399家创业板注册企业IPO中,除3家终止企业外,42家已注册生效,28家已提交注册,23家通过上海市委会议,1家暂停审议。此外,分别有99宗、30宗和173宗被查询、接受和暂时吊销。42家注册IPO公司中,35家已成功上市。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师王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创业板注册制目前采用“3 3”安排,即交易所询价时间不足3个月,公司回复时间不足3个月;经审核查询合格后,交由证监会在20日内决定是否注册,这无疑大大减少了企业上市的排队时间。预计2020年,未注册制下上市的创业板公司平均排队时间为534天,而8月后创业板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平均排队时间仅为49天,未首批注册制的新股平均排队时间为63天。
再融资方面,截至10月9日,深交所共受理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申请193笔。进度方面,剔除已终止的12个项目,已有30家企业生效再融资登记,36家提交登记,11家通过上海市委会议。此外,分别有90项查询、7项查询和7项暂停。
值得注意的是,在证监会6月12日发布《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号《设立“小快”融资简易程序》后,9月8日,创业板注册制首单“小快”固定收益项目获深交所受理,注册于9月17日生效。
华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创业板注册制下,提高审计透明度和效率改革中的审计流程电子化公示,以及明确首次上市和再融资时限,可以降低企业上市和再融资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成本;发行条件简化优化改革中净利润要求、预计市值要求和利润要求的调整,以及对特殊股权结构和红筹企业上市的支持,无疑将有助于更多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满足融资需求,进而助推更多新兴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