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自然基金申请表需要填写的内容很多,包括标题、摘要、论证依据、研究内容、研究依据、工作条件等。这些部分非常重要,需要精心雕刻。有一部分不可忽视。接下来蓝译编会讨论如何填写项目立项依据。项目立项依据主要包括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主要参考文献。这一部分需要明确研究工作的科学背景、主要目的和范围。特别要回答“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做这个项目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一、研究的意义。项目立项之初,需说明拟申报项目的研究意义,提出重点科学问题。这一部分需要高度概括,从面到点,从全局到微观,逐步缩小范围,聚焦关键科学问题,直接指出科学问题,简述解决方案和需要解决的意义。对于研究意义的阐述,其论证依据必须非常突出。
如果是基础研究,必须有创新的观点,对当前的理论做出重要的补充或深化;如果是应用基础研究或者应用研究,就要实用,不要空中楼阁。所用的理论或方法应明显先进,并能改进现行方法。写作时,需要澄清和突出关键科学问题,避免使用“未报道”等词语进行论证,使用“未澄清”或“未.不清楚,有待进一步解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这一部分需要总结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理性合理地提出自己的科学假设或关键科学问题。最后一部分需要明确说明科学假设或科学问题,并描述解决方案和具体意义,以呼应研究意义部分。撰写论证依据时可以设置副标题,可以分段,逐步相互链接,提高可读性。阐述一个知识点后,每一段都要进行总结,让审稿人了解相关方面的进展,明确存在哪些未解决的问题。每一段都可以用颜色、加粗字体或下划线标注一些关键语句,让审稿人通过阅读这些关键语句,掌握论点依据的整体思路,每一段的关键语句必须在逻辑上连续完整。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分析必须准确客观,语言必须谨慎,实事求是,避免夸大或掩盖相关研究成果。最常见的问题是,论证依据被写成总结,试图涵盖所有方面而不进行总结,只是罗列一堆文件或提供大量详细的数据,让审稿人自行理解存在的科学问题。申请人要对相关文献进行提炼和升华,一般讨论别人在这些领域做过哪些研究,但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或者解决的不够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或者在这方面没有进行研究。最好不要在论证的基础上写总结,比如某个人已经报道了什么。这样简单的罗列会打断审稿人的思维逻辑,降低对申请的整体把握,增加审稿时的阅读时间和精力。
第三,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主要是近五年的主流和经典期刊,尤其是在关键论点的呈现上。引用近年来影响较大的SCI论文作为参考文献,可以显著提高审稿人对标书提出的科学问题的可信度和认可度。在参考文献中,可以插入和引用你之前发表的文章,适当表明申请人有良好的研究积累和研究基础。需要注意的是,不仅需要引用国外学者的文章,还需要引用国内领域知名专家的文章,这样会给你的标书增加一个好印象。最后,根据拟申请基金的要求,规范参考文件格式,统一整理。每个文档的格式不同,这使得审阅者很容易认为申请人不够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