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争创上海高峰,——汇聚创新力量,打造数字城市”为主题的第二届上海50位青年创新创业论坛今天(5月15日)在上海中心大厦举行。
在圆桌论坛中,有一张去年出现的面孔:——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量子技术领军人物金贤民。今年,他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年轻的企业家。去年,他创立了中国第一家光量子芯片和量子计算机公司,获得了近1亿元的天使轮投资。在论坛上,他阐述了数字时代计算能力对整个行业和社会的影响,以及量子计算的应用前景。
他用“5G”作为类比。5G通信速度提升,延迟降低,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机遇。每个人都围绕这一新能力进行应用研发;量子计算也是如此,它通过计算能力的指数级提升来拓展新的空间。至于如何利用好这个新拓展的空间,则是数字领域各行各业探讨和探索的机会。
金贤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典型的学术暴君,在《科学》和《自然》等顶级期刊上持有数十篇高影响力文章。他在牛津大学从事光量子芯片和量子计算的研发工作,期间被欧盟授予“居里夫人学者”,被牛津大学授予“沃尔夫森学院学者”。
他一直专注于量子技术应用的前沿,专注于光量子计算技术的芯片和集成,瞄准大规模光量子计算机的发展。2012年前后,英国和硅谷成立了一批子计算公司,但在当时的中国,人们对前沿技术仍持保守态度。
2014年金贤民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后,组建了光子集成与量子信息研究团队,带领团队入选2018年中国光学十大发展和2018年中国光学产业十大技术。
近年来,国内对硬技术的需求越来越明显,量子计算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创办公司非常顺利。他笑着说:“我觉得这是因为上海的投资环境和对高科技的渴求,并不是我有多厉害。”。
如今,中国在光量子计算方面略有优势。金贤民表示,中国正以积极主动、昂扬向上的姿态参与前沿科学的国际竞争与合作。作为当代中国科学家和企业家,中国深感幸运和鼓舞。
栏目编辑:张军文字编辑:张军标题图来源:主办单位提供
来源:作者: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