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张婷
“天气炎热,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中暑。”6月20日凌晨,在勒托别镇春秋牧场,阿尔杰、清河、哈德斯穆赫杰吉不停地告诉施工队的工人们。
“今年,我们在县城承接了‘幸福驿站’项目。交接后,牧民们可以在这里洗热水澡,住有暖气的房子。”哈德斯笑着说。
34岁的哈德斯来自清河萨尔托向海基齐尔的玉永科村。2009年,学习工业与民用建筑,毕业于伊犁师范学院,曾在建筑公司、监理公司工作。
随着清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地村庄的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到处都需要施工队伍。嗅到商机,哈德斯决定回国创业。2013年,他带着积蓄回到了向海萨尔托。
“当时全乡的大部分工程都是施工方在外地承担的。带领村民组建施工队的想法得到了乡政府的大力支持。”就这样,哈德斯带领13名村民组队,成功承接了乡政府文化户外墙的维修工程。
在生产中,哈德斯对村民进行建筑施工技能培训,从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安全措施等方面用言传身教,让村民掌握技能。
2016年,他和13名施工队成员贷款55万元成立了清河阿劳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大家齐心协力抓质量,逐渐赢得了质量口碑,承接的项目越来越多。
在当地建筑行业崭露头角的哈德斯并不满足于现状。他盯上了清河的房地产市场。
“市场方向乐观,但缺乏启动资金。县乡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会帮我出主意,想办法。”哈德斯说。
2018年,哈德斯享受县上发放的贷款政策,成立清河冯光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招聘6名高校毕业生就业。
哈德斯说,要赶上好政策,就要继续奋斗,要有实现梦想的勇气。
2019年,他联系了村里几个急于创业的大农户,按照“合作农民基地”的发展模式,在清河成立了青山牧羊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合作社里有200多头牛和1000只羊。股东以牛羊为生产资料,参与合作经营,分享红利。
“今年年初到6月,合作社产值达到300多万元,预计年产值在800万元左右。”哈德斯说,“我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延伸产业链,让优质牛羊肉走出新疆内外,带领更多农牧民增收。”
如今,哈德斯已经是一家拥有四家公司和100多名员工的公司的负责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个人如果有钱,那不是有钱,而是大家都有钱。”
哈德森说,他创业成功,离不开党和国家惠民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清河大力实施吸引人才返乡工程,通过“优政策、建平台、强保障”持续支持大学生和农民工返乡创业。三年来,全县累计为42名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27万元。为给返乡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县人力资源服务大厅专门设立创业服务窗口,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创业咨询、项目推荐、创业指导、政策申请、社保接续等服务。
截至目前,哈德斯已帮助100多名农牧民致富,推动11名大学生创业就业。从离开校门,到选择回国创业,哈德斯从未停歇。“带动更多农牧民做一些实事是有意义的。”哈德斯说。
政策链接
2018年,人民走了
《关于推动全区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持续推进创业,促进就业能力提升。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工作,创建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和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进一步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作用,利用各种配套政策,着力解决启动资金不足、创业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商业化可持续的原则,为农村“双创”园区(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提供金融服务。安排一定比例的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专门支持农村新产业和产业发展。
本文来源于【天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身份证: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