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投在哪里、怎么用的问题。近日,省财政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做好乡村振兴投资基金管理工作的通知》,这是我国第一个规范乡村振兴投资领域政府投资资金的地方指导性文件,是我省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有力举措。通过全方位的制度供给,《通知》圈定了江苏乡村振兴投入资金的“路线图”。
明确政策导向 用好资本力量
乡村产业振兴注重资源配置优化,《通知》明确了资金投入的政策取向:支持我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支持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完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提升乡村产业质量效益。
“立足江苏省情,重点发展商品养殖、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绿色循环农业、农业科技装备产业。”省财政厅基金管理处处长熊杰表示,2020年上半年,省财政出资的省政府投资基金发起设立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推动了市县政府和社会资本在子基金层面的参与。一期目标规模100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已设立子基金16只,总认购规模83.64亿元,总实缴规模22.67亿元。投资项目47个,总投资金额17.16亿元,较2020年末投资项目数和投资金额增长50%以上,有力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我省农村产业发展。
在多个省级和乡村振兴子基金的投资布局中,明确了鲜明的政策导向:自当地新冠肺炎疫情在扬州发生以来,鹿泉供销合作产业发展基金投资的洪欣超市积极保障当地民生物资供应;谷峰基金助力金地种业引入上市央企战略投资,实现“育繁推一体化”;环泉邦宇基金支持宿迁郑捷猪场升级改造,种植饲料桑600亩,配套种植设施蔬菜1400亩,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全面推广。
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北京嘉华汇金是前泉邦宇基金的管理人。以郑捷项目为例,中国创业投资金融部副总经理范尚柏表示,该基金计划投资3亿元,带动项目方同步增资用于农场建设。目前,双方正在洽谈投资协议。
今年7月,由省政府投资基金、农行投资、盐城市共同设立的——江苏启泉黄海何穗产业投资基金,是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的子基金,规模12.1亿元。“这是目前江苏省最大的乡村振兴子基金。该基金储备了10个重点项目,涵盖美丽乡村建设、清洁能源、畜牧业等领域。目前,两个项目正在全面调整。”中航投资高级投资经理文敏表示。
下好“先手棋” 确保财政出资“不差钱”
投资乡村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通知》定下了时间表:积极推动各级财政资金或政府投资基金以市场化方式相互联合设立或共享资金,形成财政共同出资,确保年底前乡村振兴投资资金在各区市全覆盖。
打好“第一招”,主动出击,有些地方已经率先行动了。苏州市财政局财政资金管理处处长常干表示,2012年苏州就成立了涉农基金。整合后,苏州乡村振兴投入资金总规模达到1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为基金的资金来源打开了“窗口”,加大了乡村振兴领域专项资金的“拨投”。各地可从省下达的支持乡村振兴专项资金中安排一部分资金向基金贡献。这让常州市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部总经理许文婷感到兴奋,她说
示,常州将在市级财政资金出资的基础上,统筹整合中央、省级涉农专项资金,并在符合资金使用规定的前提下,适时增加基金规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助推乡村振兴的杠杆作用。化解投资难题 “制度供给”红利待释放
从项目端来看,涉农项目周期长、投入大、回报低、退出通道少,社会资本参与热情不高;从募资端来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出资人多为国企、集体企业,基金规模相对受限,《通知》出台后,资本“下乡”中遇到的这些难题有望迎刃而解。
对此,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张龙耀建议,一方面,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着力解决资本“下乡”面临的项目不好选、用地不好拿、人才不好聘等问题,在政策上形成突破。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投资项目对农民的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多投资链条长、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项目,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把收益更多留在乡村。
省农业农村厅计财处处长邹芳刚表示,我省将按照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1)》印发2021年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清单,加强项目推介,吸引有实力、有投资意向的社会资本设立子基金。同时,组织市县积极报送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等融资需求,加强产业、行业、项目信息共享和业务创新,为大型优质项目作投资储备。
“为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省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公室正牵头制定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和收益让渡等制度。”熊洁称,秉持政府投资基金的政策导向和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为形成对农业类项目稳定发展的持续支持,省乡村振兴子基金的存续期放宽到10年。同时,为吸引各方力量共同助力乡村产业发展,鼓励各地探索发挥政策支持和基金投资的协同效应,放宽基金投资的地域限制,促进资本在我省有序流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朱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