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和他的办公桌在温室里。赵费照片
市民在花园里采摘。赵费照片
长城网张家口5月3日电(记者张世豪通讯员赵宏志、张伟)京藏高速(G7)沙城收费站以西是怀来县大黄庄镇。镇上有一家民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里有一个“爱多果现代农业番茄园”。西红柿(小番茄)种在花园里。由于它们的无土栽培和优良的果实品质,吸引了许多游客开车采摘。
进入无土栽培大棚,有一排排一人多高的番茄藤蔓,藤蔓上点缀着红绿相间的果实;游客要么弯腰与可爱的水果合影,要么摘下红色的水果。孩子们似乎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花园,他们和小番茄玩捉迷藏。
番茄园的主人康告诉记者:“我们的菜园应该让人们吃到没有农药和激素的健康食品,这样水果才能尝起来自然。自去年开园以来,特别受到市民的欢迎。不到一年,我们就收回了投资成本。”
“远离主城区,空气、水都要符合要求”
“我听说中国有些人用无土栽培是为了让孩子吃到最接近大自然的蔬菜和水果,甚至有人卖房子和土地。我没有卖房卖地,但也希望孩子能吃到健康的食物。”康农业专业毕业。毕业后,她从事园艺工作。
对于西红柿的无土栽培,康采用了的园艺方法。“园艺是农业领域发展的最高水平。以前我主要是种花,西红柿无土栽培的技术也可以从园艺上转移过来。国外也有一些成型的技术和模式,我们可以借鉴。”康对说道。
康有个朋友从澳洲进口椰糠。椰糠可用于园艺和农学。这样就可以实现蔬菜水果的精准管理。
2015年9月,康和爱人经过多处考察选择,综合考虑采光、保温、水质、成本等因素,选择了大黄庄镇。“离主城很远,空气和水质都符合我们的要求。”康对说道。
“我们的无土栽培不做‘花瓶’”
“我们不做‘花瓶’,我们要做让人吃得健康的产品。”康对说道。
目前康公园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其中番茄园占地面积790平方米(合计一亩二分),还有一个苗圃280平方米,投资10万元。
从大规模的种植来看,康觉得这个公园还是小的。“创业只能从小做起,因为需要考虑成本、与市场对接等因素;此外,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保证产品的质量,在这个前提下保证生产的产量和效率。”
康提到,一些农产品园区也会以“无土栽培”的方式种植一些蔬菜和水果,但有些无法大规模种植,很多成为“花瓶”。因为所有的资金都是康和她的爱人投入的,所以我们要考虑到优秀的品质和产出的效益。
“植物病毒和真菌大多通过土壤和空气传播。我们采用无土栽培和温室栽培,两者都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康对说道。此外,康坚持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和激素,以确保果实最接近自然。
“今年有望将投入收回来”
“从去年10月到今年6月,虽然经历了两次恶劣的气候条件,但投资成本已经收回。”康对说道。
因为时间短,主要靠朋友之间的口碑效应传播。产品的销售主要是游客采摘和顾客预订。另外,为了选择合适的环境,花园的位置相对偏僻,但康对还是很有信心的。
“我们最初投入了10万元,其中土地租金占了一部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无土滴管等设备。除此之外,我们在温室里进行了无土栽培,除了专用的肥料,苗木,劳动力等方面。成本。”康说,其中一些设备可以使用两到三年。
大棚建立以来出现了两次恶劣天气,对水果的效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015年底,有一段时间持续20多天的低温低照度。大棚里的一些蔬菜全军覆没,因为植物在低温低光照下容易生病;虽然我们棚里的产量减少了,但是已经过来了。”
“今年年初,我国经历了50年不遇的寒冬,全国设施农业受到影响。温室里的温度也遇到了最低值。恶劣的环境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影响了果实的产量和质量。”抛开这两个因素,康对还是相当有信心的。
出于未来的考虑,康希望扩大规模,打造品牌,将产品销往京津冀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