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记者再次走访沈北新区大学城。沈阳韦陀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内。创始人黄柳城一见到记者,就说起了自己的“作品”——,应用于各个地方的共享储物柜。
00-1010“我本科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研究生专业是信号与信息处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培养了我。”30岁的黄柳州出生在重庆。
2013年,在读研究生期间,黄柳龙和同学一起创办了一家创业公司。他的产品在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辽宁银奖,公司进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40强决赛。2016年,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二年,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他总是将所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快速将产品投放市场,与创业团队分享科技改变生活的快乐。
“我的创业得益于沈北大学城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我喜欢沈阳这座城市。”学校不仅为黄柳城提供了100多平方米的创业空间,还给予了他很多研发项目进行研究和实践。
“客户需求是我们的研发目标。”黄洲表示,由7名研究生组成的创业团队的研发始终与市场需求挂钩。在那个年代,沈航的公共汽车往往等候时间长,晚点率高。刘洲带领R&D团队开发了一款软件“穿梭驱动”,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查询穿梭巴士的行驶位置,大大减少了乘客的等待时间。在此基础上,2016年8月,黄柳龙与国内领先的中小学校车企业北斗校车合作,开发了系列校车产品。家长可以通过手机跟踪孩子从上车到离开校车进入校园。
随着单车共享、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走进人们的生活,共享经济的“热词”给黄柳城带来了启发。商场的储物柜是用纸质收据解锁的。一旦收据丢失,解锁就变得非常麻烦。在校园里,学生们背着沉重的书包往返于宿舍和教室.这些让他明确了创业的方向。2017年5月,经过半年多的研发,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首次放置了一个类似超市储物柜的大型储物柜。只需用微信扫一扫,交了房租就有了自己的储物柜,学生就不用背着沉重的书包了。
“上线一个多月,48个储物柜已满,近400名同学和女学生注册使用了共享储物柜。”黄龙龙说,同学们把这个共享储物柜的设计称为“一个热心肠的‘黑科技’”。这一“黑科技”产品迅速引起了包括央视、人民网在内的国内十余家媒体的广泛关注。
00-1010今天,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教学和管理大楼里摆放着共享储物柜。东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高校也有这样的共享储物柜。黄舟告诉记者,这款适用于购物中心、交通枢纽、医院、景区的共享储物柜,基于线上运营管理的优势,不需要专人值守维护,市场前景非常好。目前,他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向全国推广共享储物柜。
黄洲还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生产了游乐园智能储物柜、员工便利储物柜、考试专用手机收纳柜等定制产品。从记者摆放的样品中可以看到,和平区工会为环卫工人定制的储物柜,不仅可以存放物品,还可以通过扫描储物柜底部微波炉中的代码来加热午餐。
每一个设计都是市场需求的结果。黄柳州非常关注生活细节。开放实验室系统使用他们设计的微信门禁系统;学生的长跑测试使用了自己开发的人脸速度识别系统,可以进行筛选
如今,拥有三项国家专利的韦陀科技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有人想直接买断他的公司,有人想投资扩大规模。但黄柳州表示:“团队想安心做点实事,不想被资本束缚,不想赚太容易的快钱。”
记者采访当天,黄龙龙还驱车前往沈北新区某驾校进行回访,听取对方对他们设计的身份证扫码柜的反馈。
“这些技术测试稳定后,我们会申请国家专利。”
沈阳日报沈报荣媒体记者李与合影。
沈阳日报和申宝传媒编辑王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