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智能药盒有哪些,智能药盒的营销策略

本文基于公开信息,仅用于信息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百度(NASDAQ:BIDU)昨天发布了2021Q1财务报告,一些新的逻辑需要讨论。作为一家拥有近5万名员工的AI公司,其产业区位和功能属性正使其与21世纪20年代的其他互联网巨头相比迎来一个特殊的“使命窗口期”。

所谓“任务窗口期”也不算太隐晦。它指出,作为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它需要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考虑和处理自己的社会责任。

对于任何一个符合公序良俗的公司来说,最底层的运营逻辑就是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不同的是,产业地位、功能属性、规模结构、技术实力所带来的价值效应或大或小。就目前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周期时钟而言,过去20年以移动互联网技术或传统固定资产投资为重点的“模式创新”动能引擎正在显现失灵迹象,突破实体行业“反熊彼特”陷阱,亟需更具“穿透力”的硬核技术创新。有迹象表明,以AI为内核的混合智能技术正在成为开启经济新周期的密钥之一。

时代在选择AI、智能经济和“智能实体产业互联网”,可以实现供需双方的增值。所以,我们说像百度、华为这样的硬核智能公司,在这个“特殊窗口期”需要面对使命召唤。

这决不是理论上的先知先觉。洞察美国科技巨头——一如谷歌、Facebook等公司,我们会清醒发现,它们都在进入一个密集的AI基础设施投资新周期。's的行为可能会在中短期内扰乱他们的财务报表,但——别无选择。

以2021Q1财务报告为原点,过了几个季度,我们会突然发现,不仅仅是这些AI智能公司,绝大多数有价值判断力的产业巨头们大抵都会加入这个核心技术研发投资周期之内,并逐一实现智能技术的垂直落地,最终演化出一条条智能经济产业链,切割出人类科技文明又一新时代。

这是一个新的逻辑,需要所有科技股投资者乃至科技公司从业者的关注。以百度Q1财务报告为参考,我们先从“雁队列效应”说起。

01 雁阵效应:当代中国科技公司最大的社会责任

1929年,美国陷入了大萧条,并在接下来的四年里逐渐蔓延到整个西方国家。在此期间,美国股市的整体跌幅为89%。这个过程可能是现代商业文明史上最精辟的时期。50多年后的1985年,世界经济再次深度卷入后,日本吞下了股票游戏—— 《广场协议》的恶果,开启了经贸界广为流传的“失落的二十年”。

从单一国家的萧条到国家间的萧条传染,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无数的经济学家一直在不断地努力,试图在一般均衡的框架内找到最优解。然而,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种特殊的药物,可以使所有不同利益的市场参与者达到完全平衡的游戏结果。

到了21世纪20年代,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再次加剧了本已灰暗的经济周期的混乱程度。这迫使我们特别关注“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经济时钟处于何种紧张状态,过去20年全球经济“模式创新”的动能引擎还剩下多少势能,如何高效转向正确路径。

这不是危言耸听。今年3月底,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芳在一次经济论坛上公开提出“警惕经济抗熊比特化”的警告:“现在实体经济.通常被引导,

致资源配置僵化,企业之间的生产率差距扩大。因为熊彼特提出来,要创造性破坏,现在不能破坏,不能退出,不能死亡,因此也不能创造。所以我把叫做逆熊彼特。”——实体产业之难可见一斑。


很大程度上,产业经济的整体问题是单一市场人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的集合。正如我们身边的每个人拥有不同的出身、年龄、教育背景甚至是血型,最终决定了每个个体的不同社会分工、职业前景与价值取向——产业经济亦是如此,我们既有环京都市圈,也有长三角经济带,更有欠发达的西部产业集群,资源禀赋不同、信息对称程度参差,最终扩大了个体间、企业间、产业间、市场间,甚至最后到国家间的生产与分配效率。


实体产业是为一国之基石,问题摆出来,就要寻求解决之道。以后视镜看,美国最终走出1930年代大萧条并就此开启长达一个康波周期的经济繁荣,除了天时以及凯恩斯经济理论与特定时代的珠联璧合,一个重要显性原因还在于具有更高维技术创新能力的市场主体的逐一崛起,以头雁之势形成了雁阵效应,从单点到一条产业链,进而形成一个接一个产业集群的波浪式承接翻涌,最终成就了跨经济周期式的经济繁荣。


具象来说,当代经济史上最具符号意义的雁阵就是硅谷:以1930年代的计算机组织细胞——晶体管技术为源头,以1950年代计算机大脑及心脏技术——平板集成电路为舢板,惠普、仙童、英特尔、AMD、施乐、苹果、甲骨文、思科……相继在半个世纪内问世。无论是它们自身产业链条的全球性延展;还是对于本国实体产业经济的科技赋能,最终在1970年代后期助推出各个垂直领域跨国公司集群,更大范围覆盖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市场主体的利益,都验证了符合时代特征的“雁阵效应”的深远价值。


图:硅谷发展史。来源: 《一文读完硅谷发展简史及其主要成功经》,李晓鹏


由此可见,应对可能出现的“逆熊彼特化”以及优化经济周期时钟,最优路径之一就是:以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技术创新“头雁”为引领,带动起一个个“雁阵”,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最终跨越经济周期凛冬直至新的繁荣。


因此可以说,雁阵效应正在成为当代中国科技公司们共同且最大的社会责任。


02 谁是头雁:能撑起中国智能实体产业互联网的就是头雁

什么是符合时代特征的技术创新?从人类科技树的生长态势上看,在90年前,它是计算机基础设施;在90年后的今天,它更大概率将是AI基础设施:


过去十年,AI开启了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时代,超级计算机的浮点计算速度在此过程里提升了160倍。Garnter的2020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可以看出,绝大多数 AI 相关的技术都将在未来的2 -3年进入爬升的光明期。即将藉此开启的混合智能时代,AI将作为基础设施引领实体产业的指数增长。


图:2020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来源:Garnter


这幅图景我们其实并不陌生,从2018年“互联网下半场”口号的喊出,到其后“产业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实质指向的正是混合智能时代“雁阵效应”的雏形。只是,对于多数互联网头部公司感到力有不逮的是,过去一个时期的产业互联网内核仍是实体产业的平移式数字化,物理性特征更为明显,导致对于实体产业的改造难以突破既有供需关系框架,无法创造出供需两侧的增量。


一言以蔽,2020年代当下,真正能够引领实体产业实现指数增长的生产力要素不再是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而是更具“破坏力”与“穿透力”的技术——比如医药领域的mRNA技术、内容领域的VR技术、智慧交通领域的自动驾驶技术。而这些技术的内核,无不指向AI。


亦即:AI与传统垂直部门的深度混合,最终形成“化学反应”式创新表达,以为全社会领域带来增量供给与需求。如是方为真正意义的“智能化产业互联网”,也就是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技术创新。


产业逻辑如此。那么我们的头雁是谁、雁阵如何展开也就不言自明了:能撑起中国智能实体产业物联网的科技公司就是头雁。


尽管我们或在VR技术、mRNA技术上仍处追赶之势,但在与碳中和时代大势共振之中,在以自动驾驶为终极目标的新能源智能汽车维度,我们尚有百度这样全球第一阵营的头雁。


图:2021Guidehouse自动驾驶榜单,百度位居右上第一阵营。来源:Guidehouse


03 发育状态:正处于智能经济价值链“创造-落地”阶段

燎原的烈焰始于星火。智能经济雁阵最终成型,始于基础研发,襁褓于核心技术的出现,成于每只头雁引领的智能产业价值链的深入延展。


【1】首先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产业价值链。


具象来说:过去A国生产某种产品有优势,C国产生另一个产品有优势,我们遵从亚当斯密的贸易交换价值最大化,而随着全球化深入,产业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一个规模以上国家单独做产品,当代的国际贸易有2/3以上产值已是产业价值链模式。


比如苹果链,iPhone手机背后的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京东方领益智造、鹏鼎控股、比亚迪电子、工业富联、信维通信、大族激光东山精密、长盈精密、欣旺达等。


再比如特斯拉链,Model各车型背后的三花智控、银轮股份福耀玻璃德赛西威、中鼎股份、拓普集团均胜电子华域汽车等。


【2】具体到百度,从全局来看,它正在成为中国规模与技术实力最突出的AI产业价值链。


不同于其他AI玩家局限在AI产业链的某个环节,百度十年深耕实现了AI的全栈布局,从底层支撑性基础技术(包括计算平台、大数据、操作系统、芯片)到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包括AI平台百度大脑)。


更深入、更准确的理解是,百度在打造一个全新的AI引擎。而这个引擎又需要一分为二来看:


1) 对内,反哺百度已有业务,提升竞争力,如搜索、视频、地图、智能家居、自动驾驶;


2)对外,在不同的实体产业应用场景输出智能,如智能教育、金融、医疗、交通等等,也就是实现所谓的“混合智能”。例如,在百度最新财报中披露的重庆、成都智能交通项目,自动驾驶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出行即服务)平台既有云端算力支撑,又有AI解决方案,再加上百度App、百度地图这些互联网产品,技术融合正在产生1+1>2的供需增量效应。


图:百度智能经济价值链。来源:公司资料,中信证券


从公开资料来看,百度对AI产业价值链的远景预期很高,李彦宏早前便曾公开表示,在未来的十年中,有八项关键技术,会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一旦发生质变,这些技术对数字经济,甚至更广泛的社会、文化领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八项关键技术分别是自动驾驶、机器翻译、生物计算、深度学习框架、数字城市运营、知识管理、AI芯片和个人智能助手。公司一把手直接点名具体产业链条,个中预期可见一斑。


规模之下,百度的技术实力是存在业界共识的。百度连续三年在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方面蝉联中国第一。百度大脑作为中国领先的软硬一体AI大生产平台,迄今迭代到6.0版本,基本涵盖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所列的8个方面关键共性技术,其中包括开源深度学习平台飞桨、线上一站式开发平台Ai Studio、全功能AI开发平台BML、语音训练平台等。目前,这一有着273项技术能力的AI引擎平台,超过265万开发者正在使用。


数字以外,我们再从更为具体的案例层面检视下“百度雁阵”实际模型:


港股上市的金蝶国际(HK:00268),最近两年股价大涨,离不开云转型,转型过程中又离不开百度的技术支撑。它的精斗云将百度AI语义播报、语义理解、人脸识别融入零售解决方案,帮助宝宝王国、千鲜汇、有邻果盒等客户实现高效的门店会员营销和客流分析。


再看浙江工业大学的一名老师,基于百度飞浆的EasyDL专业版,EdgeBoard-VMX加速卡,帮助合作企业快速训练得到药盒检测分拣模型,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速聚科技通过整合百度大脑OCR技术成功搭建了政务智能审批平台。让各审批部门轻松实现“自己审网上批”,“一件事一次办”,目前已支持1800+个行政审批事项。


图:百度的“雁阵”案例。来源:百度大脑官网


【3】百度智能经济价值链当前的发育状态正处于 “创造-落地”阶段。


分解来看,百度的AI智能产业链从算力端的芯片、云计算,再到算法端的百度大脑、Apollo、DuerOS,及至产品端的小度音箱、针对不同垂直领域的各种智能云解决方案,基本做到了消费及工业侧全场景软硬一体式覆盖。


百度的AI价值链集群的发育状态,目前正处于“创造-落地”阶段。这一点,从其昨日公布的财报已有所体现:2021年一季度核心业务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在线广告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27%;而非广告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70%,主要受以智能云为代表的AI业务推动。


图:百度核心业务损益情况,来源:百度一季报


多年铺陈之后,智能云已经成为当前百度的又一核心竞争力:


技术层面,按中国使用量计,易于使用的机器学习服务百度EasyDL排名第一,再次位居榜首。根据Github的资料,按拉取请求的使用量计,于2021年3月升级至v2.0的百度深度学习框架飞桨全球排名前三。


商业化方面,中国某个领先的零售银行采用百度的AI PaaS并复购五次,CCTV采用百度AI PaaS,重庆再次与Apollo签订协议建设5G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成都也与百度在智能交通上达成合作。


创新业务的持续落地,离不开一以贯之的高强度研发投入,2020年一季度百度研发投入51亿元,研发费用率达18%。


【4】最需要保持密切追踪的是Apollo自动驾驶智能产业价值链。


百度Apollo是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在Q1财报中,Apollo部分与智能云存在业务交叉的营收被收归至后者板块中。但我们有必要在这部分将Apollo这条价值链单拎出来,因为它将是未来5年内百度最具潜能与爆发力的业务板块,事关这家公司以及整个智能驾驶产业的核心逻辑。


截至目前,百度Apollo价值链的具体发育详情可以在以下4个与合作伙伴实现广泛协同的不同切面展开:


智驾层面,Apollo攻克了操作系统、计算平台、感知控制等核心技术,实现了复杂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自动驾驶。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近30个城市开放道路测试,测试总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以上核心能力之下,百度正联合吉利造车,真正从头到尾打造一辆智能汽车。


智舱层面,Apollo智能车联已经形成“小度车载 OS系统、度小镜、Carlife+等具备前装能力的系列产品。智能车联已经携手头部生态伙伴300家,与奔驰、宝马、福特通用凯迪拉克雷克萨斯、吉利、长城、奇瑞、现代、起亚等70多家汽车企业合作,合作上市车型超过600余款。财报显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小度车载OS已经实现了150万量前装量产搭载,2021年第一季度的搭载量是去年的两倍多。


智云层面,百度智能云拥有十万级自建数据中心,自动驾驶云基于动驾驶及AI布局,六年磨练已经成长为中国当下已建成的、在运行中的最成熟的一朵自动驾驶云。 


智图层面,百度2013年开始研发高精地图,次年采集三维地图数据,进行同步定位和制图,目前已实现亚米级AR导航,Apollo高精地图已蝉联市占率第一名多年,合作伙伴包括本田、广汽、长城、北汽、蔚来、威马等头部车企。


04 望向远方:AI雁阵的时代注定,也正在到来

从服务C端的互联网公司进化到服务C+B端的AI科技公司,可以这么说:技术越硬核领先,那么中短期要付出的研发投入及市场拓展代价也就越显性,利润率or现金流会受到扰动。像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公司都经历过这样的周期,现在轮到百度、华为、谷歌们了。


这就要看投资人怎么选,《后会无期》里有句话叫“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全都要”。但投资人如果全都要,往往是什么都得不到。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与估值存在“不可能三角”——高营收增速高,净利率高,估值低。


一般情况下,上述不可能三角,你只能要两个(有两个趋势能稳定就是值得投资的):


腾讯控股、茅台等现金流机器:营收增速高√,净利率高√,估值低×,只要三项趋势是稳定的,长期持有必然收益不俗。腾讯版号危机or塑化剂那时的低估值可遇不可求,专等这个时机就错过最肥美的阶段。


百度、华为等产业雁阵效应的主导者:营收增速高√(百度看创新业务营收增速及预期),净利率高×,估值低√。只要前景好且业务在快速落地,净利率不高甚至没有都无所谓,估值低的时候就是进场时机。


百度核心业务维持20%左右的研发费用率,AI云相关的业务处于抢占市场(带动非营销业务收入增长高达70%),并Know-How“集邮”以训练更好的AI的阶段,利润率根本就不是这个阶段所看重的。


当AI雁阵的整体盘子高达25万亿美元,谁会在营收规模才百亿级别的时候,开始追求利润?这样的商业决策,恐怕只有没有任何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做的出来。


从生意的角度讲,To B本来净利润就不高,更何况是用以优化调拨经济周期时钟的“智能实体产业互联网”。过去十多年股价长牛的Salesforce(NYSE:CRM)净利率一直是个位数甚至负数,它的营收增速就能撑起股价。


图:Salesforce股价K线。来源:wind金融终端


从长期来看,为整个社会解决当时当下最突兀命题,最终收益将会是最大化的,技术创新往往使企业生命力更加坚韧而得以穿越周期,率先吃到硬核科技的果实,成为产业甚至一国之基石。


总而言之,一切还是要回归历史的常识,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过去200多年,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信息时代,AI时代的升级,已经告诉过我们——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是技术进步。


AI雁阵的时代注定,也正在到来。这正是时代给“百度们”迟到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