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亩高标钢构大棚,获得近900万元风险保障。每亩保额从2018年的8000元,飙至最高4.2万元。
7月30日,广东首张保单高标准钢结构温室保单在广州签出。作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广州路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非常满意。
这不是负责人的第一份保险,但与之前不同的是,他对保险额度的快速“竞价”喜出望外。“政策性温室保险已从‘通用版’升级为‘高标准版’。企业投保意愿自然更高,生产更有底气。在没有过多担心事故之后,公司再也无法‘站起来’。”负责人说。
据悉,2018年,广东启动政策性农业设施保险试点,为简易大棚提供每亩3000元的保险保障;为钢结构大棚提供8000元/亩风险保障。其中,60%的保费由各级财政补贴,其余40%由农民支付。
保险试点旨在满足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因此,在广州,政策性农业设施保险试点实施以来,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多次与保险公司合作,对各类花卉企业、蔬菜生产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实际需求,特别是摸清农业企业对大棚保险的保险需求。
“原来试点的大棚保险覆盖率不高,也不可能完全保证我们的建设成本。如果温室因灾害而倒塌,保险赔偿只是九牛一毛。”作为投保企业之一,广州路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提高保障标准是行业内众多企业的共同心声。据悉,广州市路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广州市知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企业。为适应农业现代化生产需要,提高蔬菜生产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公司在农业设施方面投入巨资,企业建设的农业生产大棚标准高、成本高,一直担心遭受台风、龙卷风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风险。
据了解,基础钢大棚每亩成本在2.5-3万元左右,品质较好的高标准大棚成本在5万元/亩以上。在之前的政策性农业设施保险试点中,钢结构大棚的保额仅为8000元/亩。对于省内投资较大的现代农业企业,保险金额远远不足以覆盖建设成本,企业自然灾害风险难以转嫁。
去年6月,随着《关于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发行,广东农业保险“扩覆盖、增产品、提标准”的进程加快,政策性高标准钢结构大棚保险也在农业企业的声音中浮出水面。
今年2月,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广州市气象局联合发布《2021-2023年广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借鉴全国各地设立温室保险的经验,创新设立政策性高标准钢结构温室保险,及时填补了现有温室保险覆盖不足的空白。
与原计划相比,在广州的政策性农业设施保险中,简易大棚每亩保额提高到4000元,综合费率为5.25%;钢结构大棚每亩保额提高到1.65万元,综合费率为3.18%;新开通的高标准钢结构大棚保险,主险每亩3.2万元,综合费率2.97%,附加险1万元,综合费率5.8%。如果主险和附加险同时投保,高标准大棚每亩最高保障金额将达到4.2万元。其中,保费由农户承担30%;市、区两级财政补助70%。这大大改善了对农业生产者的保护,增强了他们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信心。
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