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文明委广泛开展“迎十四运创文明城市”活动,倾听民声,解民忧。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农村等基层,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从细节入手,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诉求,补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品质。
经开区:
环境投诉马上办 市民点赞贴心人
“多亏了我们的执法人员,我们社区的空气异味问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解决。我现在闻不到家里周围的刺鼻气味了!”近日,向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局送横幅的市民陈建伟先生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8月,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崔海成、王佩到经济开发区听民声、解民忧期间,走访文景西区时,接到陈先生投诉小区有刺鼻气味。根据经济开发区走访“立即解决市民反映的日常生活问题”的要求,生态环境局对小区及周边环境进行了详细调查,最终确定异味来源于小区商铺铺设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确定问题来源后,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局立即联系门店负责人和小区物业,要求商家在屋面防水卷材上做水泥覆盖,阻断防水卷材的光热反应,消除异味。随后,工作人员继续跟进,督促商户尽快完成装修,也让周边群众耳目一新。在大走访期间的“回头看”中,陈先生对处理结果非常满意,特意送上了“积极、严肃、严格执法,为我们人民呼吸新鲜空气”的横幅。
在访创文大学期间,生态环境局负责走访10个区的1.46万名居民,发放宣传资料和问卷1万余份,收集解决市民反映的问题近60个。同时,近年来,生态环境局积极深入社区,与群众和物业面对面沟通,了解群众的困难和诉求。截至目前,已处理投诉2000余件,处理率100%。
为解决困扰群众生活的“恶劣天气”问题,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局通过制度保障、任务调度、专班检查、企业检查、考核督导等方式,全力以赴持续落实环保责任,推动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截至9月中旬,经开区累计优良天数181天,较去年同期增加34天。PM2.5和PM10平均浓度分别下降5.5%和13.3%。9月以来,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格外美丽的蓝天、“卡通云”让群众感受到了蓝天保卫战的成效,增强了群众对生态环境局投诉处理工作的认同感,为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雁塔区:
倾听残疾人呼声
帮助他们丰富创业就业技能
“每天早上从8:30到11:30是老师的示范教学环节,而每天下午从1:30到4:30,我们都在练习。班里20多人,老师会手把手教,课程特别扎实!老师还提供了原材料……”48岁的刘强说。四年前,他因风致残。“今年8月底,雁塔区残联就业办的吴玉梅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他们要举办这个培训班。整个课程是免费的。我毫不犹豫的报名了!"
9月18日上午,阳光明媚,残疾人烹饪培训班的毕业典礼在
0点就做好了!这半个月已经做了好几次了!”参训人员王欣兴奋地说。因听力三级残疾,他想学习很多技能却苦于受限,“参加了这次烹饪培训班,才知道扯面要揉三次、醒三次,面条才能筋道、光滑,不会断!原来家人长期的做法都是错的……”
在听民声解民忧大走访活动中,雁塔区残联通过走访入户、发放问卷等形式,共走访23个社区、86户残疾人、1家托养机构、3家盲人按摩店、17家沿街商户,收集梳理残疾人朋友的意见建议18条。他们精心策划小班制培训,以包子、饺子、韭菜盒子、蒸饺、麻团、麻酱凉皮、油糕油饼、馅饼等面点小吃制作技巧为主要内容,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食材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周密安排,开展了为期十五天的雁塔区残疾人烹饪技能培训班。
雁塔区残联理事长徐凯介绍,区残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鼓励残疾人多动手、多参与,不仅帮助他们掌握新技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信心,找到就业创业方向,还能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提升残疾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据悉,雁塔区残联还顺应残疾人呼声,开设了疫情防护、心理辅导、职业素养、创就业指导等课程,为残疾人丰富创业、就业技能提供多样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