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决战胜扶贫】
根据人民的政策,在职业培训中设置强有力的技能
——甘谷县加强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文杰
精准扶贫意味着给人技能,有工作可做。2019年,甘谷县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精准安排培训需求,全力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确保培训精准实施,取得实效。
“铁锅、炒勺、鸡肉、平菇和青笋.都准备好了,走吧!”抓起工具,准备食材和调料。甘谷县石羊职业培训学校的老师到安源镇王耀村和石川村为村民培训中国厨师。高诗阳、李建刚现场授课演示,详细介绍了食材的选择、烹饪温度的掌握、调味产品的合理搭配,同时进行了现场实操。学员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现场操作,互相讨论,并与学员进行点评.这次现场培训吸引了很多村民加入,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2019年,甘谷县把劳动培训作为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提升就业质量的有效抓手。全年完成精准扶贫劳动培训7256人次,占全年任务的109.93%,其中建档贫困户3348户。采取“田间课堂”“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多种灵活方式,对果园管理等涉农技术进行田间培训;牛肉面生产、汽车维修应用、建筑工人、电工、家政服务、电缝师等技能型培训集中统一培训;对于在县内扶贫车间就地就业的职工,依托扶贫车间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技能提升培训采取“师带徒”和“动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根据每个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分类培训。对于家庭主妇,我们主要培训中国厨师、手工编织技术、家政服务员和保姆。学校请了麻鞋老师教学生手工编织技能,让他们在家也能挣钱。聘请教师进行“理论教学现场演示”,开展家政培训,学员300余人。针对中青年人,主要开展农业果树和畜牧养殖技术培训。聘请资深动物牧师、资深兽医、农艺师现场授课,让村民获得一技之长。”甘谷县石羊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高世阳说。
甘谷县建立健全了“一库五榜”信息系统,录入完善了建卡贫困劳动力实名制登记基本信息。根据贫困户意愿,确定选择汽车维修应用、电缝师、牛肉面制作、手工编织、家政服务、按摩、电工、电焊、电子商务、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与自身需求相结合的工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下发培训计划,组织动员县内具有教学资质的培训机构,根据群众需求灵活多样地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确保培训政策不失效、不走样,达到预期效果。为更好地完成精准扶贫劳动培训任务,该县根据群众变化和市场就业需求,批准增设6家培训机构,培训岗位由10余个增加到23个,丰富了劳动培训队伍实力。
2019年,甘谷县亓航创业培训学校推出SYB(意为“创业”)创业培训,吸引了不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参与。学校负责人杨震告诉记者,SYB创业培训共有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