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获悉,云原生软件数字交付服务商“KodeRover”已于7月中旬完成核心产品Zadig的100%开源,同时还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经纬中国牵头,股东紧随其后。
一直受到36Kr关注的公司KodeRover成立于2019年初。其核心产品是云原生微服务的CI/CD平台Zadig,帮助已经启动云原生/微服务转型的企业实现数字服务的快速交付,同时帮助转型中的企业加速业务向云转型。此外,Zadig在5月20日开始了最初的开源,并在7月中旬完成了现有系统的100%开源。
在谈及创业机会时,公司创始人介绍,2016年至2018年在担任程团队总监时,亲身经历了微服务爆炸给快速迭代软件带来的巨大挑战。因此,如何让软件工程师跟上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提高交付质量和效率成为她当时工作的重点。当时K8s发展迅速。在调研了大量开源工具,发现国内外没有成熟的解决迭代问题的方案后,李倩和他的团队决定在云架构场景中实现企业级CI/CD能力,并将其作为软件交付的基础设施。
李倩介绍,如今的软件已经广泛采用微服务架构——微服务,这使得编写代码更加高效,但验证代码的复杂度也变得更高。事实上,按照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模式,软件工程师有一半的时间都花在编写代码之外,比如服务调试、服务之间的联合调试、集成验证、环境准备、发布测试等。特别是测试环境不稳定,不够用,大家都要互相等待,软件无法稳定快速迭代,经常出现“五分钟开发两小时上线”的情况。
李倩认为,良好的开发者体验是Zadig产品设计的重要基础。只有开发人员热爱它,软件交付才能真正变得更快、更稳定。它表明。云原生技术可以在线承担代码验证的“脏活”,优化开发者体验。比如随着云原生技术的成熟,K8s NS可以支持一键环境上拉、并行构建和发布服务的自动部署;同时也给交付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比如微服务架构更适合产品级的交付解决方案。
基于此,Zadig提供云原生验证基础设施,让开发工程师可以进行自动化的服务构建、部署、Debug自检、服务联合调试等。写完代码后;测试工程师可以进行自动化测试管理、操作和分析,提供自动化验证工作流程,推进微服务的测试验证;运维工程师可以为整个R&D团队提供微服务管理、服务安排和环境治理能力。
目前,Zadig产品已服务数十家企业客户,包括字节跳动、腾讯、七牛云、马飞等头部企业。据企业介绍,实践表明,使用Zadig后,工程师开始将自动化能力引入到开发中。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有效开发时间翻倍,软件产品Bug率显著下降,稳定性提升,迭代明显加快。比如Zadig帮助飞书团队每周自动部署1200次,部署成功率98%;帮助非代码实现从代码到发布的100%自动化,事故率降低80%;帮助奇牛云整个产品线每天发布10次以上,事故率降低90%。
Zadig业务架构
说到商业化,开源项目往往从免费版本开始,企业向客户付费。然而,KodeRover的开源之路有自己的特色。创立之初,科德罗弗就从头部企业获得了商业收入。这时,选择100%开源就是从商业化到开源。李倩介绍,开源最大的好处是降低了企业尝试的门槛,
研发人员开始尝试使用 Zadig,大家在短时间内提供了基于真实场景的大量反馈。真实场景是最好的架构师,也是优秀产品迭代的最大推动力。在更全局的观察上,李倩认为,软件交付可以分为三个时代:
- 1.0 流程驱动时代,如IBM早期IPD流程推的具,国外的ca,electric cloud;以流程串具和,部分以平台形式存在。
- 2.0 具驱动时代,基于单点具提升交付能,如过去年交付领域 Artifacts 管理商 Jfrog、CI/CD 具 Jenkins、向运维侧的 Tekton/Argo 等;以解决交付链条中某个环节的效率为主。
- 3.0 数字化业务驱动时代,伴随 2017 年以来容器技术蓬勃发展和微服务架构的泛应,如今的软件交付,把业务作为整体,进了以整体交付业务价值为标,重视开发者体验的 3.0 时代。
而在如今的3.0时代,由于 Kubernetes 等云原生技术等普及,拉平了全世界范围内软件技术的基础槛。再加上如双11、618等复杂多样的中国独特业务场景,国内的开发者当前正处于时代机遇之中——中国已经具备迭代优秀软件产品并走向全球化的可能性。所以,国际化是其未来计划之一。
通过本轮融资,公司计划加速吸引优秀人才,同时持续扩大开源影响力,和更多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头部企业合作,获取数字业务场景,持续打磨产品,夯实产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