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咸阳汇通面最近营业吗,陕西汇通面

咸阳这片土地从来不缺历史、故事、美食,但要问当下最热的特产,自然是汇通面。几十个摊位卖同一种面条,每家都爆满。老板很高兴,食客们玩得很开心。这种现象是美食节中的奇迹。

疫情前的汇通面馆。

疫情后的汇通面馆。

在咸阳一定要做的几件事,比如去散散步,在咸阳湖吹吹风划船,然后去汇通十字,吃完一碗“烧面”,是一件惬意的事!

黄昏时,城市的噪音逐渐降低了音量。此时,汇通十字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汤锅里不断升起的热气和繁华的饮食男女构成了人间烟火的生动画面。

当你启动炉子时,食客们一个接一个地进来。

“老板,来碗面,多放点辣椒辣椒,再来碗面汤!”

“好,你坐下!”

过了一会儿,摊位上挤满了像大葱一样的人,老板的二头肌随着勺子的速度有节奏地起伏着。如果你第一次来这里,你真的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你不妨观察一下哪个老板的手臂肌肉比较强,勺子那么欢快,会不会味道不好?

拿起一片面条,用薄薄的光送到嘴里,又香又热。然后咬一口大蒜,盛一碗汤。整个人都馋火了!任何木讷的狼狈都会无声无息的消失在唇齿间,所以我们来到这里,就怂了,就完了!

城市熙熙攘攘,忙忙碌碌,在外面辛苦工作很难想到家。对于陕西人来说,醉的美味面永远是你妈擀的,而汇通面则是醉在家附近吃的面,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即使开了几十公里也要吃一口的原因。

所以当你来到咸阳汇通十字,当你看到礼泉汇通面,武功汇通面,春华汇通面.以咸阳所有区县命名的汇通面,你不用担心哪个是正宗的,基本上没有太大区别,因为这是我们咸阳人的普通面!

/>

以前人们下地干活前,会揉好面在面盆里醒着,等中午回来,面的那个韧劲就出来了,擀面杖一挥,手边有什么菜就炒什么臊子,分分钟一碗油香热辣的燃面就到嘴边了。姑娘吃了笑开颜,小伙子吃了扛两袋面走三里地不费劲,做起来方便、吃起来劲道、吃完了有劲,不愧是咱老陕心中的全场zui佳!它就像陕西人一样朴实坚韧!


家家户户最普通不过的燃面,经过一个个小贩的三轮车来到咸阳汇通十字,被人们口口相传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汇通面。


风黑月高,华灯已熄,被工作掏空身体的咸阳彩虹集团公司的工人才刚刚下班,不管多晚,总有一群人在为他们守候,等候他们的就是汇通十字一排排的面摊。


“嘿,来了,坐!”


老板像老朋友一样打招呼,甚至有时都无需言语,什么臊子、辣子醋放多少都已了然于心,这一碗燃面往面前这么一摆,几瓣蒜,一碗面汤,一天的疲惫都得到解救了,回家的步伐也瞬间变得有力!


咸阳原上,埋的不只有皇上,还有一粒粒饱腹的种子,小麦磨成白花花的面粉,经过和、揉、拉、抻、煮等一系列工序,就成了祖祖辈辈陕西人赖以生存的食物—面条。面食养活了陕西人的命,面条是陕西人的灵魂。


汉朝的汤饼,现在的汇通面,任凭历史的长风东南西北、百转千回地吹,秦人好面、陕西人好面这口却从未改变!


遍地的古迹,肃穆而寂寞的王陵,还能让我们看出这一片土地的不平凡。而喧闹过后,如今只剩平静的生活,宽阔而平坦的沃土,每逢夏天就扬起金色的麦浪。


如今锅里还在咕咚、热气还在沸腾、食客也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汇通面也早已从小摊摊变成了正规军。


如果你寻寻觅觅看到某楼顶霓虹灯高高地竖立着这样的标志:一双筷子挑起了碗里的面,旁边有三个大字,汇通面,那恭喜你找对地了,这就是吸引无数吃货的汇通面根据地。


受疫情影响很多摊位还没有开张,但是已开张的也是人满为患,大家去的时候还是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


来源:小陈兔吃喝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