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上午,长福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启动仪式举行。
30多名80后和90后的年轻农机操作工正扛着一批农机参加活动。
高速插秧机等机械化耕作设备。
红网时刻衡阳3月19日讯(通讯员曾志明、记者石山)3月19日上午,在耒阳市东华圩镇小山村,30多名80后、90后年轻农机工人扛着一批农机参加长福农机合作社举办的“社会化服务”启动仪式。这是近年来耒阳市农村青年农机化工作者助力振兴农村粮食产业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耒阳市所有农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耕作,从播种移栽到中耕、施肥、杀虫、收获,全部是机械化作业,包括智能飞机施肥、杀虫等程序。这种智能耕作方式对“农机操作工”的要求更高,一般需要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以前年轻人更倾向于外出打工,现在有了知识在家乡做农机操作员,成为很多有志青年的追求。
近年来,耒阳市有1000多名青年选择在家乡当“农场工人”,帮助振兴农村粮食产业。长福农机合作社是广东创业的青年农民谭创办的农机种植合作社。拥有100多台大型耕作机械、15架智能飞机、数台大型拖拉机等机械设备,培养和吸引了100多名知识型青年农机操作工。其中有5名高校毕业生,成为耒阳农机种植的生力军,每年为农村种粮大户提供农机服务,极大地促进了耒阳粮食产业的振兴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