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知名餐饮品牌排行榜,中国连锁品牌

肯德基和必胜客大家都很熟悉。但如果说他们背后的大老板,那就是百胜!中国,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些奇怪。好吃!中国属于百胜!餐饮集团,全球大型餐饮集团。百胜的前者!餐饮集团是百事的餐饮部,1997年分离出来,变成了百胜!餐厅。它拥有许多大型连锁餐厅品牌,如肯德基、必胜客、塔科贝尔、爱迪熊和海艾克。2016年,百胜!品牌拆分了中国业务部门,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胜!中国)正式成立并在纽交所上市。好吃!中国目前有7个品牌,包括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克贝尔,自有中国快餐品牌东方白百氏,收购的小肥羊、黄和自有精品咖啡COFFiiJOY。据调查,百胜!中国目前是中国最大的餐饮企业,在中国拥有1万家门店。然而,这样一家巨无霸级别的餐饮巨头,在一个月前赴港二次上市时,并没有引起投资者的注意。相反,它上市时就破产了,成为第一只被送回香港的上市股票。这就让人好奇,为什么拥有数千家门店的“行业第一”没有那么受欢迎。百胜旗下这些品牌现状如何!中国?餐饮巨头未来能否在中国开辟新的增长点?触摸品质,发现未来。欢迎来到十万个品牌故事中的《百胜中国》。

来回答为什么吧唧的问题!s在中国的二次上市并不香。也许我们应该回到百胜!中国最早看到它近年来的发展。首先是整体收入。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2017年到2019年,百胜的营收!中国分别为77.69亿美元、84.15亿美元和87.76亿美元,增速从9.81%放缓至4.29%。从长期趋势来看,其营收自2014年以来基本停滞。虽然2017年因独立上市导致报告调整后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但只是昙花一现,之后就陷入了下跌趋势。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百胜!中国的表现下滑更为明显。2020年上半年营收36.56亿美元,同比下降17.43%;净利润为1.94亿美元,同比下降51.5%。虽然二季度下降幅度随着国内疫情放缓有所收窄,但可以肯定的是,全年业绩将受到明显影响。

看完整体营收,我们再来看看百胜的营收结构!中国。

拆分后可以发现,Yum!中国的营收主要来自三大业务板块:肯德基、必胜客等品牌。其中,肯德基和必胜客是主要收入来源,贡献了百胜90%以上的收入!中国每年的收入,而其他品牌的收入不到10%。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百胜!中国的收入结构极其“不健康”,肯德基基本上是靠一个人撑门面。在历年的营收占比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肯德基的营收占比一直在增加,而必胜客却在持续下降。更何况从2018年开始,几乎所有的百胜!中国的营业利润来自肯德基,肯德基在14个季度中有8个季度的营业利润贡献超过100%。

至于其他品牌的发展,就不是很顺利了。塔可钟于2016年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门店。截至目前,上海仅有7家,今年深圳新开1家,北京计划开1家。膨胀速度极慢。名为“肯德基兄弟品牌”的东方,是白色的,当时气势十足,有成为第二家肯德基的气势。第一家店开在上海最繁华的商业区徐家汇。但截至今天,只有11家餐厅在运营。更别提当时的“火锅第一股”小绵羊了。被收购后,门店数量从700多家减少到200多家。

如今在海底捞呷哺呷哺等火锅品牌的夹击下,小肥羊已逐渐泯然众人。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小肥羊目前在国内不温不火,但在海外却不断开疆扩土,目前已将火锅店扩展到了全球11个国家。至于黄记煌,在被收购之前就已经面临增长困境,未来也是前途未卜。


而此前曾和肯德基一起“打江山”的必胜客,在棒!约翰、达美乐等披萨品牌相继进入赛道后,定位却愈加模糊。打着中高端休闲西餐厅的名号,卖着高价的商品,却没有相匹配的精致服务与用餐体验,反而越来越多的和肯德基一样,开在交通枢纽附近,使其在日益繁荣的西餐市场中竞争力越来越弱。这样的结果,反应在数字上就是,必胜客的开店数量已经从2017年180家下降至2019年的132家,今年上半年仅新开或收购19家。关店数量则从2017年的66家上升至2019年的91家,今年上半年关店数量42家。另外,8月18日,CNN报道称,必胜客美国最大经销商NPC国际破产重组之际,美国本土约有300家必胜客门店也将永久关闭,剩下的927家门店将被出售。这对于本就处于下行状态的必胜客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截止到今年7月,百胜中国门店总数已达到了10000家,但其中至少有6700多家是肯德基。因此,就目前情况来看,百胜中国的多元化尝试并不顺利,旗下能打的只有一个肯德基。百胜中国正在从一个餐饮集团,慢慢趋向于单一餐饮品牌公司。而这,或许也是资本市场不太看好百胜中国的重要原因。


说完了百胜中国当下的业务情况,我们再来看看可能的增长点。前面我们说过,百胜中国旗下还有一个自创精品咖啡品牌COFFii&JOY。根据COFFii&JOY官方微信数据显示,目前COFFii&JOY已经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9座城市布局了50余家门店,从布局的城市和数量来看,其正在不断扩大门店的广度和密度。今年4月,百胜中国又与意大利咖啡品牌Lavazza组建合资公司,在中国共同运营Lavazza咖啡店。种种措施都可以看出,百胜中国发力咖啡业务的决心。事实上,在2017年,民族之光瑞幸咖啡成立之后,国内咖啡市场的热情就迅速被点燃,各个调研机构都出具了大量关于中国咖啡市场的唱多分析报告。艾媒咨询的数据就显示,2020年预期咖啡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2025年更是能达到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7%。


而根据此前瑞幸咖啡招股书中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已经从2013年的3.2杯上升到2019年的7.2杯。而这个数字,还是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


因此,百胜中国在瑞幸暴雷,但市场已逐步培养出消费者的咖啡消费习惯时,加速布局咖啡领域,或许是抢占新赛道的绝佳机会,而咖啡行业的高利润也可以给百胜中国迅速“补血“。


不过,百胜中国进军咖啡市场的道路也绝非坦途。一方面是星巴克早已在中国盘踞多年,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则是资本已经入场,Tims咖啡就已在腾讯的加持下开始积极拓展门店,此外还有7-11、全家等主打的便利店咖啡依靠流量优势迅速发展,近两年越做越精致的速溶咖啡、浓缩咖啡液也在频频出手抢占用户。所以,百胜中国咖啡品牌未来的发展,是喜是忧还有待考量。


但是,抛去这些餐饮属性之外,百胜中国还有一个无可比拟的优点,那就是平台属性。从2015年开始,百胜中国就开始着手推进数字化转型。截至2020年6月30日,肯德基和必胜客的会员总数超过2.65亿,肯德基APP日活跃用户数为1000多万。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肯德基和必胜客的数字化业务较去年同期也有很大增长,会员销售额占两者总系统销售额的比例分别提升至65%和53%,外卖销售额则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8%和24%。而这些会员和外卖客户转化过来就等同于现在很火的私域流量,粘性高且很稳定,能为未来百胜中国孵化新品牌节省冷启动阶段的成本。


除此之外,根据此前百胜中国的招股书显示,今年将会加大门店开拓力度,目标突破2万家门店。8月份时,肯德基已经在河南封丘县开出了首家“小镇模式”店,并计划未来在推动河南省80个县建设标准店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28个县开出小镇模式店。这意味着,百胜中国未来门店发力方向将是推动门店全面下沉。而三线及以下城市更小的开店成本,和小镇居民日益上升的物质需求,对百胜中国来说,无疑也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如今,已经二次上市的百胜中国,总体来看,情况似乎仍不明朗。瞬吸万变的餐饮市场也依旧是强敌环绕,如海底捞、九毛九等都是市值过亿且不可小觑的对手,更别说还有和肯德基定位一样的麦当劳。数据显示,2019年三季度,麦当劳在全球新开了741家门店,中国市场就有363家门店,同时,麦当劳也在通过做跨界生意来提高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所以,在这竞争日益激烈的餐饮市场,百胜中国能否在资本的加持下一扫颓势,重现辉煌?我们还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