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节省时间,开始在网上购买金融产品,但他们对商业银行的信任度仍然很高。我们可以通过银行网点或银行应用程序进行购买,这也可以确保手头资金的保值和增值。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计算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什么产品适合你?
银行理财产品有上万种,不同的理财产品风险和收益会有所不同。投资者要牢记:“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简单来说,风险大收益小,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进行选择,不要只看“预期收益”。这样,很容易看出收益不是赚来的,而是本金损失了很多。只要是中高风险的理财产品,都会涉及本金损失的问题,同时可能会获得月入10%的机会。投资者应该权衡利弊。
理财收益=投资本金预期年化收益率投资天数365天。比如某固定收益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4%,投资期限60天,购买10万元,到期后收益10万x4% X60 365=657.53元。这是理财产品60天后到期,投资者可以获得的利息。其他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也可以这样算。
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往往会有一个误区。预期收益率不等于实际到期收益率,而应以实际到期收益率为基础。例如,一只股票基金预计年化收益率为12%。投资者可能只看到“基金”和“年化收益率12%”,却忽略了“股票类型”和“预期”这两个词。
所谓“预期收益率”就是一种预期估值。按照过去基金产品的走势和相关算法计算的收益率,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年后的收益率会是12%,未来出现a -12%的收益率并不罕见,这也是很多投资者事后“闹矛盾”的一个主要原因。选择理财产品时,要注意购买开始时间、预期年化收益率、产品期限、产品类型、投资风险偏好、到期时间等一些信息,从而判断产品是否适合我们。
银行常见的理财产品主要包括债券、国债、存单、货币资金、国债逆回购等。主要是固定收益产品,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每年都会有一定的上升或下降。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银行也出现了一些多元化的理财产品,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如美元、英镑、加元等外汇产品,以及黄金、白银、原油等大宗商品。
如果投资者不想冒险,不想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可以选择有“门槛”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比如大额存单。这类理财产品通常从10万元起购买,投资期限为31天、56天、93天、181天、272天等。骑牛看熊发现,购买理财产品的“门槛”越高,投资期限越长,投资者到期可以获得的固定收益率也就越高。但是如果他们中间想强行拿出来,会按照活期利息来计算,所以要注意理财资金的时间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