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一个餐馆老板聊天,他35岁左右,为了自己的事业在努力,家庭事业也挺顺利的。然而,当他意识到自己老了,将来会离开这个世界时,他突然感到焦虑,想尽快取得一些成就。但是,当他快速起床的时候,他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和他作对,他更加焦虑,更加忙碌,更加混乱,问我怎么解决。
他是一个典型的孤胆英雄,从来没有害怕过什么。他是一个杀佛杀魔的将军。我告诉他,他刚出社会的时候,大部分都是船员,后来都是优秀的船员。看到大副和船长的风光后,他点燃了自己做大副和船长的“野心”。他也想有一艘自己的船。当他看到哪个频道快,就跑去哪个频道和别人一起骑。
然而,我真的有一艘自己的船。出海后发现要面对各种风暴、暗礁、海盗。我一直在寻找方向,一路乘风破浪。我着急的时候,就想快点。发现船动力不足,队伍体力不足,仓库粮食不足,干部策略不足。我甚至觉得大海有兴趣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我觉得船越来越重,越来越慢。
当一个优秀的船长遇到上述问题时,有一部分归因于船的动力,因此他可能会下大力气研究发动机,甚至让自己或他人改装发动机。解决了发动机问题,发现团队体力跟不上,体力问题和仓库里的食物搭配也解决了。如果甲板有问题,升级甲板发现通讯落后,升级通讯。简而言之,他会修改他遇到的任何东西,但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它。
“你有没有想过,你可以成为这艘船的设计师,这条航线的设计师?或者,你必须是这艘船和这条水道的设计者。
从设计者的角度来看,拆解这艘船,拆解这条航线,再重新组装一艘适合这条航线,能到达目的地的大船、好船、强船。
这是一个好的船长应该发展的方向。——以造物主或设计师的全能视角重新审视一艘船、一条航线。这样做的先决条件是把“我”消灭了,心中要先把“自我”杀掉,理解船的每一个模块运行的原理、设计的原理,航线选择的逻辑和原理。.
有没有可能成为“设计师”,一路顺风顺水?
不,不仅是哪艘船,还有哪条航线,都会受到海洋和气候的影响。无论船有多大,即使是航母和超级航母,都要在海上航行,这就要受到海上气候变化的影响。
我们不能改变海洋或海洋的气候,但我们可以增加对海洋和气候的了解,利用海洋和气候的规律来寻找顺风航行。
当你是船长,越着急,越逆风。向往速度的方式不是加快速度,而是找到大海和气候的运行规律,找到顺风方向,就能更快地随波逐流。
一个餐饮创始人的成长,就如同一个船长一样,从船长视角的优术,到设计师视角的明道,再到大海和气候视角的取势。
餐饮人有哪些潜力?
1、人口之势
是人口的消费力,有人口的地方就有市场,人口流动就是资金流和需求流,是餐饮经营的方向。那些固有饮食习惯的人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餐饮市场,人口往长三角、大湾去。
区、京津冀等城市群流动,往省会中心流动,往一座城市的商业综合体流动,往写字楼流动,往新住宅群流动,餐饮创业的机遇也自然往这些方向流动。做餐饮要了解宏观、中观、微观的人口流动大势,餐饮的选址就是选人群,选某个饮食偏好某类收入阶层的人群,在一处成功之后不停地做同样人群同类场景的复制粘贴。
2、技术之势
繁殖、锁鲜、冷链技术的升级,让鱼虾蟹等海鲜市场大爆发,铸就了一大批酸菜鱼、烤鱼、鱼头,小龙虾等品牌。
互联网技术的大爆发,成就了一大批外卖品牌,网红餐饮品牌,每一个互联网渠道红利都成功塑造了一批新餐饮品牌。
每一个符合大众口味料包被工业化大生产后,都会涌现一大批品牌,米线、螺蛳粉、卤味等品类的大爆发都得益于头部品牌打透了供应链,源头供应商又溢出更多产能给到各类消费终端。餐饮供应链每一个辅料、食材的规模化、每一个效率节点的升级都会开启整个价值链的重塑进程。
连锁股权体系、加盟体系、师徒制等方法论成熟之后,涌现出了大量连锁品牌。
3、资本之势
资本天生拥有逐利冲动,每一个被发现的大赛道、大机遇都呼唤着资本的潮水蜂拥而至。资本聚焦到了中式快餐,中式快餐就迎来大爆发,资本聚焦到了餐饮零售化、快餐小吃化、休闲化,小吃、零食品类就会大爆发,资本涌向了现炒、热炒、小炒概念餐厅,整个行业都会涌现一大批现炒、热炒、小炒的品类。
资本流向国家中心城市、流向经济开发区、流向新购物中心,这些地方的餐饮就会迎来更大的机遇,涌现一批全新的餐饮品牌。
资本流向下沉市场,下沉市场就会涌现一批餐饮品牌。
但资本是寄生属性,寄生在效率更高、回报更快、需求更旺的领域,资本的逐利冲动也极容易形成泡沫,借资本之势要赢得先机,要前瞻思考,要提前布局。
4、政策之势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是支配中国经济资源配置的两大源动力,除了善于发现市场需求之外,还要善于捕捉政策动向,国家提倡新疆旅游,提倡川渝城市群,给予国家中心城市,放开若干城市的户口限制甚至以各种优厚条件吸引人口落户,这些就是政策所生成之势,要敏锐感知到国家级产业带的政策布局,每一个产业带都会养活一群收入可观的餐饮客群。
餐饮人如何明道?
道是道理、规律的道,也是道路、战略的道。
先说道理与规律,餐饮满足的是人类口腹之欲,人类饮食偏好分别形成于狩猎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故乡或父母亲的味道等要素,比如对动物脂肪的喜好,对蛋白质的喜好,对盐糖的喜好,对地方美食的喜好等,这就是饮食规律。小餐馆是生意,连锁化体系化的餐馆就是公司是企业,也就自然会符合企业运行的原理与逻辑,也即即便是外行,只要懂战略、懂组织,能建体系,会带团队,一样可以做好餐饮事业。
再说道路或战略,餐饮人要选品、选址、选合伙人,每一个大选择都是大战略,都是决定企业生死,决定企业生命周期的关键决策,餐饮人要明白选址之道、选品之道、选人(战略级人才)之道,这就是明道。
比如选址之道,是一个城市高密度布局还是单个购物中心场景多城市拓展,选择下沉市场还是一二线城市,选择写字楼附近还是社区附近,选择红海血战,还是选择弱竞争无竞争区域拓展
比如选品之道,是单品爆款带体系,还是多核产品布局,爆款单品当流量入口还是做利润池,是把便宜的食材做好吃,还是把好吃的菜品做便宜,是供应链驱动创新,还是产品创新带动供应链,是单品类高密度布局,还是顾客为中心多品类布局,是选择消费升级下的高品质路线,还是“得屌丝者得天下”的性价比路线,是做正餐还是快餐,做小店还是旗舰店等。
比如选人之道,是寻找创业合伙人期待开辟多品类格局,还是找互补合伙人形成高度集中的管控模式,是大代价选择全国性区域性操盘手还是从内部选拔培养未来的接班人。
餐饮人如何优术?
单店盈利模型,顾客满意度提升技巧,营销体系搭建与优化,如何开店,如何做好营建,如何做好公关,如何做好员工满意度,如何做好梯队建设,如何做好培训体系,如何分钱,如何做评价,如何做人才盘点,如何节省成本,如何提升人效、坪效,这些都是优术层面的事。
优术的事,最佳解决方案是通过资源整合或动员团队来解决,比如在不同发展阶段借助品牌策划公司或组织咨询公司或股权咨询公司或选址顾问公司或服务提升培训公司,分别解决品牌、组织、股权、选址、服务标准化等问题,也可以通过各个版块招募专业选手全职解决,形成拥有强大平台能力的总部。
作者简介:
刘帅,专注于餐饮创新与创始人成长、股权分配、组织创新,欢迎大家加入我们一起深度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