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行业,竞争激烈。我们每天都如履薄冰,一切都依赖用户价值,这是互联网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题词
互联网时代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比如吃饭洗衣服都可以在网上完成,这在十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现在年轻人选择外卖是一种习惯性思维。以后衣服懒得洗了,能不能像取快递一样直接扔进快递箱?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个真实场景已经在重庆几十个社区成功实现,场景体验非常方便。
帮助用户解决快速洗衣烦恼的,是曾经在我市一家大型汽车公司工作的年轻创业团队——,王志强和他的几个小伙伴。三年前,他们开始研发自动智能收衣设备。现在,它是传统的洗衣(干洗)行业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允许智能赋能传统生产,通过大规模运营降低单位成本,降低的成本也通过套餐退还给客户。
没有哪个行业是不能靠“智力”赋能的。万物皆媒,行业皆智。
在传统洗衣模式中发现用户“痛点”
传统干洗店已经出现很多年了,但是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他们的价格也在一路上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求。如何降低成本,规模化生产是努力的方向之一。
支林洗衣是一家以智能洗衣服务为亮点的企业。创始人兼CEO王志强毕业于清华大学校长班,拥有9年市场营销和建筑人力管理经验。五年前,他进入洗衣行业。起初,他和赵恒都想过建立一个洗衣厂,进行大规模的洗衣,降低单衣的服务成本。
然而,当他们刚开始创业时,这种选择并没有得到亲戚朋友的青睐。很多朋友认为,如果放弃几十万的年薪,就会坚守在似乎没有太大前途的洗衣行业。然而,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回答了亲朋好友的担忧。“高品质的生活需要高品质的服务套餐,沿海地区流行的洗衣模式肯定会慢慢向我们走来。”
支林洗衣店副总经理赵恒说,这种想法和连锁干洗店类似,但有一个瓶颈,就是收衣服的量远远低于工厂的产能,所以成本还是降不下来。洗衣行业淡季现象非常明显。以智联洗衣为例。冬天每天能收2000件衣服,夏天平均每天只有三四百件。旺季的收入必须补充淡季的运营成本。
怎么办?这个年轻的创业团队受到了考验。作为重庆大学的MBA,赵恒在担任上市车企营销总监和足球俱乐部时,非常注重从新闻媒体获取新的政策信息。“我喜欢看报纸新闻,因为它没有网络信息那么复杂。这非常容易,也很有收获。”
知望强势大学的本科专业是计算机与数据分析。一天,在和频道负责人雷倩聊天时,他们突然找到了灵感。“现在重庆正在大力实施大数据、智能化战略。我们的收藏渠道能智能化吗?如果能开发一个系统,让系统帮我们收衣服,能不能降低成本?”
赵恒举了一个例子,在小区里开一家传统洗衣店,包括房租、水电、员工工资,还有每天取送衣服的人工成本,所以分摊到每件衣服上的成本是好几元。如果数量不上去,一个衣服摊的成本就要达到10元以上,远远没有被洗衣厂降低。
智能洗衣收衣柜为企业带来腾飞的“翅膀”
在支林公司三年前的财务报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企业的成本压力:一个社区的传统洗衣店,一天需要带衣服三次,冬天需要带好几件,但是冬天衣服的洗衣价格比较高,成本也比较实惠。
智邻洗衣原本有十多家实体店,后来发现成本太高,特别是夏天,一个店需要6个上门取送人员,每天忙到晚上12点,夏天人力成本浪费很大。现在,智邻洗衣仅保留着一个实体门店,一个季度租金为1万多元。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后,王智强马上和小伙伴们一起跑高校和科研院所拜师学艺,不过,让他们略感失望的是,并没有一种现成的模型可以照搬。
一群小伙伴们开始向成熟的“大佬”请教,丰巢、速递易这样的快递柜到底可不可以直接拿来用,似乎并不可行。外来和尚不好念经,根据洗护产业链全新潜心研发,升级转型之初,智邻洗衣为了快速占领市场推进项目,从沿海引入收衣柜结合自己的中央洗护工厂进行试点。引入后才发现,智能收衣柜仅仅解决了用户放衣、取衣付款的基本功能,从消费者市场反馈看,干洗衣物在智能化时代已不能满足这简单的需求。
王智强认为,随着智能化的推进,消费者从下单、到物流取件、再到中央工厂洗护流程、最后用户取件这个流程应该像网上购物一样清晰、明了,而且一键可查。所以,外来和尚不一定好念经,得扎根结合整个洗护中心进行系统化构建和打造。因此,整个研发团队,在1年时间,深入到市场一线,认真听从用户的反馈甚至客服天天面临吐槽、我们收集反馈,在反馈中和软件研发团队持续修改系统,整个修改至今持续了3年,从用户体验、界面美观、社区团购等多个维度进行修订。搞研发那段时间,几个创始人一起和工人师傅们在车间加班加点,按照智能化思路反复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一共投入七八十万元,经过半年多的辛苦研制,一种类似于快递柜但又不完全同于快递柜的设备研发成功,他们为这种智能收(取)衣柜取了一个略带萌感的名字,叫“咘哒羊”(意为“不打烊”,方便客户24小时取用)。“智能柜柜体没有温度,但是我们要用户整体感受有温度,所以这是个过程,这个过程也会不断的修订”。

有了“咘哒羊”的助力,包括两江新区约克郡等100多个小区都成功布上了点,为了把收运的交通成本压下来,目前,这种模式主要应用在江北、渝北、渝中、沙坪坝和南岸区。推开应用以来,又按照一些顾客的建议进行了升级迭代。今明两年内,智邻洗衣还将整合智能传送、RIFD、智能仓储、自动打包等功能,解决储物格空间显示,熨烫衣物入柜后产生褶皱现象等,开拓人脸识别、支付、开柜等更加便捷的使用体验功能。
对于企业而言,智能化不仅方便了客户随时收取衣服,更重要的是,当顾客在任何一台“咘哒羊”放入一包衣物后,公司的后台上都会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取件,便于灵活规划路线,让待洗衣服第一时间被送回工厂。
凭借这个智能洗衣设备,2019年,智邻洗衣在亮相智博会并获得业界好评后,成功被科技主管部门认定入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王智强说,政府主管部门对公司扶持力度很大,现在公司的中央洗衣工厂已实现从“租”到“买”,去年公司一举投入400多万元,一举在江北港城工业园区有了自己的“家”,公司上下深受鼓舞,发展信心大增。

疫情期间无接触洗衣市场迎来了良机
一场突出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一开年就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疫情之间,避免不必要的接触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项基本原则,得快递小哥一样,智邻洗衣的收运员们开始忙碌起来。业主只要把衣服用手机扫码放进去,再过两三天,就可以在智能柜把干净衣服取出来,全程不必产生接触。
家住约克郡的黄芮说,不像传统的洗衣店要与店员面对面,通过手机屏幕操作智能柜给人很放心的感觉,毕竟这样不会与陌生人接触。黄芮说,24小时可以在小区门开箱取衣对于那些早出晚归的上班族来说是个福音,现在,她也比较喜欢智邻洗衣的“套餐(一次性多洗衣服价格优惠)”了,毕竟,很多年轻人都不是太喜欢做家务。
在江北港城工业园智邻洗衣2000平方米的洗衣工厂内,各种操作制度都张贴在墙上,熟练的洗衣师傅们能根据衣服的不同类型及注意事项进行精准分类洗护,避免将顾客的衣服洗脱色等。一些进口的机械设备上,贴着与外文编码相对应的中文操作提示。
“这块也是我们有别于一些小店的核心竞争力,毕竟经验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曾自己开过社区小干洗店的鲁从刚现在是智邻洗衣的技术主管,他对个体干洗店有许多切身感受:“个体店的人工租金成本高,顾客对自己的衣服不一了解,有时洗护出了问题就容易当赔匠。再加上今年的疫情影响,很多同行打电话告诉我说准备关店了,如果做加盟还要交加盟费,更恼火。”
在洗衣工厂,价值800万元的进口洗衣设备运转效率非常高效。智邻洗衣目前形成的模式是“一个中央洗衣工厂加N个(组)智能收衣柜”的模式,实现洗护服务的产业升级。
进入夏天以来,公司正在对智能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也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和往年不同的时,今年,公司尝试增了新业务,洗鞋以及帮一些物流企业代工洗护,尽量摊低夏季高企的成本。
疫情后的复工复产,赵恒和他的小伙伴们主要忙于引进区县合伙人并招聘有操作经验的洗护工人,解决他们就业问题,为就业部门分忧。

助力引领新型智能社会生活模式
智慧城市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快速来到普通人身边,各种传感器的运用让AI变得更加智能化,24小时无人商超、远程测温、智慧监控传输、大数据分析……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在发生改变。现在,智邻洗衣正准备成为人们智慧生活链上的一环。
6月19日,记者来到江北港城工业园智邻洗衣公司,看到从物流取衣、进厂扫码登记、分拣、预去渍、洗护(干洗、水洗、手工精洗)、烘干晾晒、整烫消毒、后处理、粘毛处理、质检(不合格返洗)、扫码打包、自动分拣、出库、吊挂输送等多道工序上,大都配有一个工位电脑,这就是由智邻洗衣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设备,摄像头的配置让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拍照、记录,同时这些数据与远程的智能收衣柜是联网的,客户可以通过客户端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环节的洗护操作,这样也避免了纠纷的发生。
在一件高档名牌白色T恤衫洗好后,还是有一个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出来的淡淡黄印,质检师专门在这里贴了一个红色的小贴纸,旁边给顾客进行了温馨提示:亲爱的顾客你好,你的此件衣物因为跟你确认过不清洗,清洗之后可能存在损伤的风险。通过调取这件衣物的分拣照片,记者发现在清洗之前这块黄印很明显,清洗之后变淡了不少。如果要彻底去除印迹,也可以通过漂白处理,但这样会对衣物本身造成损伤,所以智邻洗衣对这类高档衣物的处理方式是先征求意见,再“实话实说”,也是公司诚信经营的一个小小缩影。
根据对居住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在近郊或远郊的中小城市,都有智能洗衣市场的空白地带。智邻洗衣准备招募的合伙人,都是当地的资源整合者,特别适合那些想创业却没有经验的年轻人选择。公司目前向年轻的创业群体推出的免费培训项目,就是解决合伙人不足的问题。
降下来的是成本,升上去的是品质。为了让高档衣物在工厂得到“高级SPA”般的感受,公司引进了与欧洲航天局、国宾馆同款的意大利进口原装Firbimatic干洗机,一台价值高达60万元,这样的设备是社区干洗店难以承担的,但它却成为智邻洗衣的比较优势。
互联网变化很快,各种新颖的技术层出不穷,但是,如果不将它们迭代进自己的产品,就无法助力引领人们新型智能生活。王智强和他们的创业团队,正在将目光瞄准更加光明的未来,科技改变人们生活,智邻洗衣,以智为邻,以诚待邻,服务社区邻里,助力人们的智能生活更加美好。


【记者手记】创业最忌心浮气躁
在车间见到记者的时候,王智强不时要捂一下肚子。原来他在一周前才做了一个小手术,还没有拆线,因为要优化管理流程,他偶尔也会抽一个下午到工厂转转。“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克服短板效应,加快交货流程。‘
王智强团队发现,一批衣服中有一件没有及时洗好,另外洗好的七八件就都交不出去。这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工序、节点的数据采集不够细致和及时。公司正在准备通过细化制度和工序来解决这个“短板”。现在公司有两名工程师进行软件开发与维护,每年升级迭代一次。
过去五年中,智邻洗衣公司发展得比较稳,其中难免也交过一些“学费”,但在高管团队看来这都是正常的。创业一般都会走一些弯路,但走弯路的目的是未来不走弯路,这就是提升客户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智邻洗衣目前在行业内已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做品质、做品牌还需要漫长时间的积累,王智强和他的管理团队都有明晰的战略规划,一是通过管理挖潜,把成本降得更低,二是市场开拓,面向区县市场和年轻人集中的市场,做好增量,在扎实做好服务的同时提升品牌形象。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