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在德云社的舞台上,郭德纲不是于谦,而是一个瘦弱的老人。这位老人喜欢取笑郭德纲。
他叫张文顺,是德云社的创始人之一,是郭德纲真正热爱相声的老先生。没有他,就没有德云社。
德云社真正的创始人
说起德云社,就不得不说它的前身“北京相声大会”。虽然名字响亮,但其实是一小群十几个人,每天在广德大厦这样的茶馆里说相声。这是十几个人的好时光。起初,有三个人,张文顺和郭德纲,还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叫李京的人。有了这样一个名字,三个人开始竖起招牌说话相声。
北京相声大会成立的时候,是在1998年。郭德纲出生于1973年,当时他只有25岁。李京更年轻,只有20岁。这三个人成立的相声团贡献最大,非张文顺先生莫属。
当时,张文顺先生60岁。他愿意成立北京相声大会,是因为他心中热爱相声。之所以选择和郭德纲在一起,是因为看中了孩子的性格,人好踏实,相声也不错,就是实力。
他带头,促成了北京相声大会。郭德纲和李京是他带来的两位好接班人。1998年,郭德纲还是一个失败者,两次来北京都失败了。有能力,但没钱,没人脉,没名气,扔在北京相声圈也没人管。李京是个年轻小伙子。
那时,我只能指望张文顺。
张文顺贡献最大,李京、郭德纲一起努力。北京相声大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最终从35人的小团体发展到十几个人。
因此,2003年北京相声大会将演出场地从茶馆搬到了小花园,并更名为德云社。
别带上我的名,就叫德云社
德云社这个名字也是这么说的。一开始大家讨论说要改名。但是要改变什么,每个人都犯了错误。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最终决定了四个字,叫做“文德云社”。这个名字是口语。获得是创始人张文顺郭德纲名字中间的一个词。一个字是文,一个字是德。合起来叫文德云社。李京当时年轻有能力,所以被忽略了。他的名字听起来不太好。
当时决定了“文德云社”这个名字,大家都挺满意的。他们觉得这个名字响亮大气,比北京相声大会牌多。然而,就在最终决定做出之前,张文顺表达了他的异议。
歪肩膀的老人说这个名字不好,四个字太长,不好读。不如去掉“文”字,称之为德云社。
“这四个字的名字太尴尬了,去掉‘文字’!”
他这么说的时候,大家都没敢接话。德云社可能更好,但张文顺作为德云社的元老、创始人和最大贡献者,没有人敢挑他的名字。
如果这个团体将来流行起来,它的名字将会到处出名。和好朋友出去炫耀的时候,说“文德韵社”是我的张文顺文字,有很多带品牌名称的字!
这份荣耀,多少人想都得不到。但是张文顺
老先生没这么想,名字什么的也不在乎,就觉得有这个字不好听,一定要给摘出去。
站在郭德纲背后的老头儿
这老先生,是真真正正爱相声的一个人,名利什么的从来不想。出钱出力的时候冲在前面,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又退到了幕后,把舞台留给后辈。
在德云社里,张文顺老先生是大家的主心骨。上台时C位,下台也是核心。但是这个老先生,愿意给后辈们做绿叶,愿意看到德云社在郭德纲等人的手里好起来。
在他的建议下,德云社才有了“云鹤九霄,龙腾四海”的科字排名。这些招生用的科字,是老先生为德云社的学生们想的。
这老头净想着别人,自己能得到什么,无所谓。有一次记者采访他,他还说来着:
我第一次看郭德纲表演就断定他是个角儿,总得有一个牺牲的,一个成功男人背后有一老头!
晚年带病说相声,戒不了这个瘾
德云社发展越来越好,但是张文顺老先生的身体却是一日不如一日。
在德云社的上升期,张文顺老先生被检查出了食道癌。医生告诉他,不适合再继续说相声了,应该离开舞台静养。
这时候,郭德纲已经有了好搭档于谦,两人搭档配合的特别好。老先生算是很放心,就退到了幕后颐养天年。
但是这老头儿太爱相声了,在家憋了几个月,实在是忍受不了不说相声的日子。有一天就违背医嘱,又上台去说相声了。说了一辈子相声,还是去不了这个瘾。
说相声这个工作,对嗓子的劳损是很大的。张文顺老先生有食道癌,在一场场相声背后,病情不断恶化。
直到有一天,因为病情原因,实在不能开口说相声了,这时候医生检查,发现病情比预期严重很多。换句话说,张老先生剩下的日子更少了。

病床前郑重托孤郭德纲
2008年,张文顺又住了院。
为了怕他寂寞。德云社的演员和孩子们分班服侍,一直陪在老先生左右。只要没演出,郭德纲也会去病房,陪老爷子说说话。
2009年的一天,病房里就郭德纲和张文顺两个人的时候,老先生开了口。
老人躺在床上,很郑重其事地一抱拳,我知道自己不行了,老伴儿闺女外孙,拜托了!
郭德纲低声安慰他:放心,都有我呢。
张文顺双手合十表示感谢。
这是老爷子在托孤啊。郭德纲这时候再也忍不住,当场泪流满面。
这里闲话一句,张文顺老爷子走后,亲戚家人都被老郭安排的很好。喜欢相声喜欢德云社的,在社里会有一个中层管理职位。想另谋发展的,资源关系人脉金钱,郭德纲都全力相助。
全家人,郭德纲都照应得很好。

老先生的身后事
08年住院,09年2月老先生就走了。
德云社一改“戏比天大”的传统,主动停演七天,高调祭祀。
郭德纲咬着牙发狠,办一堂最好的白事,我看他们谁死得过张文顺!
那些天,德云社所有人都哭成了泪人。郭德纲于谦等人哭到倒地不起。

现在,张文顺老先生的遗像仍然供在德云社后台,和侯耀文先生摆在一起。那里每日清理,定期祭拜。
老头儿在相框里,仍然歪着肩膀坏笑。看着德云社发展至此,想必张文顺老爷子在天之灵也是甚是欣喜。
最后,还是用郭德纲在张文顺老先生七十岁贺寿词上的话结尾吧。
膀歪心正,嗓败目明。
艺人中的另类,商界里的明星。
开除了铁饭碗谁敢如此,走进了德云社风雨同行。
十载辛劳,叹先生奔波多少,一朝荣耀,感长者播种深情。
张文顺老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