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即将结束。在新中国历史上这不平凡的一年,是什么让中国勇往直前,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举世瞩目、能载入史册的答卷”?中国之声年终经济专题报道《非凡2020》第九篇《客从海外来》,用声音记录中国经济的一年。
“头回客”变“回头客”
“这些产品是我们刚刚在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上参加的英国冷浸茶酒。它们是茶、酒和低酒精鸡尾酒的混合物……”今年11月中旬,来自英国的拉娜在中国义乌进口商品交易会上,用流利的中文向观众介绍了该公司在全球首创的三款冷浸茶酒。
拉娜说,今年,他们第一次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搬到义乌:“我希望在义乌找一些经销商和代理商,义乌和浙江的经销商可以做,如果国内还有其他地区的话。我们觉得义乌是一个更好的打开中国市场的地方。”
受疫情影响,义乌进口展在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后延期至11月,充分承接和放大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的溢出效应。据统计,来自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的93家展商报名参展义乌,远超上届的26家展商,展会质量进一步提升。
2020年,中国义乌进口商品交易会承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溢出效应,吸引近千家公司参展
参观者来自海外,新朋友变成老朋友,参展商变成投资者。如果说中国庞大的市场和消费升级的趋势让“首次客户”看到了机遇,那么在特殊时期如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的行为,则让他们看到了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从而成为“回头客”。
韩国NUC电子有限公司连续三次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今年展位面积扩大了两倍,带来了许多尚未上市的新厨房电器。“事实上,我们在中国的产品占比不到5%,主要出口到欧洲、美国和日本。然而,中国的消费能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未来,我们首先要考虑中国消费者喜欢设计的功能。”中国区主任林说。
“北上广”会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中国一直证明,开放和改革不会停止。今年6月,被誉为中国对外贸易“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广交会率先“出云”,2.5万家参展商全部上线,实现了历史最悠久的贸易盛会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融合;今年9月,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成为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首次在网上举办的重大国际经贸活动。来自148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万家企事业单位线上线下参展;11月,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往年.
广交会搬到云端,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全新的结构设计和流程再造(图片来自央视)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在特殊情况下,中国三大标志性展会仍如期举办,亮点颇多,说明中国是一个面临困难的大国,在当前形势下,在全球经济中发挥了强大作用。
“这三个大型展会充分证明,在疫情防控成功、经济社会发展正常的情况下,中国有能力举办这样的重大商务活动,对维护全球经济增长、洽谈贸易投资项目、增强全球发展信心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对中国实现双循环、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对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张建平说。
永无止境的服务贸易将表明中国的开放步伐永远不会停止(图片来自央视)
多年来,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在这一切之中
长三角经济圈,广州代表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经济圈。三地恰好是我国国际化、市场化机制较好的地区,也是我国在全球经济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较强的地区。当前,我国正在从国家层面对一线城市对外开放功能进行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一个以“北上广”为龙头的全国会展新格局正在形成。“在货物贸易领域,上海进博会侧重于进口,广州的广交会侧重于出口;北京的服贸会聚焦服务贸易,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新时期‘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全面发展的展会促进平台,推动形成以‘北、上、广’为龙头的全国会展新格局。”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说。
全年吸引外资创新高
客从海外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从来没有改变。就在10天前,跨国企业玛氏公司投资超过1亿美元建设的玛氏天津宠物食品工厂项目正式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该项目占地约11万平方米,满产后年产能可达25万吨以上。玛氏宠物营养中国区总裁牛英华说,工厂的投资额是玛氏5年来在全球最大的一笔,满产能运转后,这里有望成为玛氏产能最大的现代化宠物食品工厂。
“中国宠物相关的所有产业链的产值差不多2000亿,且增长势头非常强劲,每年将近以20%左右的速度在大力地发展。所以鉴于此,我们愿意对未来投入更高的资产,然后能够生产出更好的产品。”牛英华说。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将超过140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吸收外资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比重有望继续提升。在全球贸易因疫情而大幅下滑、不断受限的2020年,中国坚定实施《外商投资法》、继续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新设3个自贸试验区、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之路。
“总体上来讲,现在中国依然在贯彻落实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逻辑,目标是致力于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的发展。所以无论是制度型对外开放,还是面向全球去推进产业开放,我们都取得了积极的、显著的成效。”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说,“在今年对外开放的基础上,未来我们会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相关领域,特别是涉及到面向21世纪的贸易投资规则这面,通过我们制度型开放的对接,将来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的力度会越来越大。”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王磊
记者丨丁飞 张国亮 陈庆滨
播讲丨王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