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金岭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一辈子都算不上穷。”这句话我体会最深。我的父母有五个男孩和两个女孩,我是兄弟中的第二个。当年我们偷偷批修,天天唱语录,山河都红了,吃的是粗粮杂粮,穿的是老的,老的,老的。真的很惨。我是1976年结婚的,结婚才六个月,制作组就开始划分新的山谷。妈妈说你要自己留着口粮,自己把婚礼的债还清,明天开始还。我拿了两双筷子,两个碗,一把锅铲和一个耳壶。夫妻俩在漏水的柴房地板上放了两块土砖,把耳罐放上去一会儿,就开始了新的炉灶。我清楚地记得,分离后的第一餐是清水煮南瓜,我的眼里满是泪水。那时候我是小学的赤脚老师。我的工资等于同一个劳动力的工作点,生产队分的杂粮没有分。说白了,还不如一个劳动力的收入。家境贫寒,底子薄,负债累累,活得多辛苦啊!我一天吃两顿饭。我吃粥、红薯粥、南瓜饭和萝卜饭。反正新鲜蔬菜我都吃。十天半吃一顿白饭是很少见的。到现在,我老婆还经常跟儿孙说话,让亲戚生孩子的时候只吃一斤植物油,包括洗第三次和满月,真的很苦。家里微薄的收入根本维持不了生活开销,所以一定要小心,讨厌一分钱不分成两半,像绣花针挑土一样慢慢积累。这里有一些关于省钱和赚钱的小故事。
一个
冬天太冷了,孩子们冻哭了。我买不起木炭,就跟着别人进山采炭。摘一担碳可以赚30英镑。烧碳的地方在都昌大港公社石浦涧。从家里步行五英里到山脚下的陈美湾,然后向上走七英里,向下走八英里,一个人来回走了一百多英里。黎明前出发。如果顺利的话,你回家的时候天就黑了。因为交通不方便,价格很便宜。也有人在山里搬运树木、竹子和山货。人们络绎不绝。通过和那些人的交谈和比较,我觉得挑竹制品利润最大,四五十斤的货能赚几十块钱,比挑炭还容易。于是,我第二次进山摘炭代替竹货,回村卖,一天就全卖完了。晚上,夫妻俩数钱的时候高兴得合不上嘴。从那以后,我一直在假期卖竹制品,一个冬天挣几百块钱,还清了所有的债务。第二年,我继续工作,用赚来的钱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行走和搬运货物既节省了劳动力又节省了劳力。虽然自行车给我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它也严重折磨了我。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我提着竹货上山下山,马上把货绑在车上,坐车走了,刚跑了几圈,就觉得不对劲,车子就上蹿下跳。当我下车时,我的轮胎瘪了。我立即拿着随身带的打气筒给轮胎充气,但轮胎无法充气。我又检查了一遍,发现轮胎破了。如果你不能骑它,你只能推它。你要推十几里才能到五里公社,找个修车厂。机械师看了看,说内胎破了一个大洞。推了这么远,轮胎变形了,没法修了,他只好换了。换轮胎?我身上没有足够的钱。我是个陌生人。我无助又无助。看,天快黑了,我失望地推着车抄小路。走了大约一个小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我看不见手指了。弯弯曲曲的小路根本看不见。我不得不坐在路边等待。晚上九点,最后一个四分之一的月亮勉强露出地平线的银色光芒,我立刻推着自行车继续我的旅程。夜深人静的时候,皎洁的月光洒在地上,是白色的,仿佛被厚厚的霜覆盖。寂静的荒野中,鸟儿尖叫,狗不时吠叫,令人毛骨悚然。幸好我胆子大,生来不信鬼。车子沿着田间路猛地一拉,竹制品蹭着车身,发出吱吱的声音,像是在放一首励志歌曲。一路激励着我,激励着我,给了我勇气。我又湿又汗,忍着饥饿,拖着疲惫的脚步,终于在凌晨两点到家。我渴极了,一口气喝下了两勺水。
二
有人开玩笑说我身上有商业细胞。说实话,这确实是生活所迫才造反的。随着尝到了甜头,我渐渐喜欢上了做一些小生意,总是抽出时间,赚点小钱帮助家人。过了一个漫长的暑假,我骑着自行车去县里审批一些塑料日用品,用来交换旧书和废纸,卖给废品收购站。这叫两头赚。后来才知道,文桥的一些个体户边防枪也买了大量的旧书,价格比收购站的还高。第二次,我把交换的废书直接发给了个体户边炮。为了卖货,那些老板们批发配枪给我按钱数卖。后来发现,拿半成品回家包装比拿半成品好。我还可以赚包装费,这样会赚更多的利润。所以白天在家卖,晚上在家收拾,经常工作到深夜。虽然我又苦又累,但我的心是快乐的。尤其是年底,是卖边枪的旺季,国内边枪供应紧缺。这样,赚一个,赚一个,一个,三个,赚一个,一个,四个。同样的废书带来的利润增加了好几倍。确实有办法到达那里,生意兴隆。除夕那天,我把最长的一面
之意叫我让房。是呵,我家老屋建于五十年代,四代同堂住着十几口人,东厢前房成了我家传统的结婚房。大哥结婚几年后让给我,如今,我义不容辞要让给弟弟。我何尝不想建房呢,除了睡房,吃喝拉撒全在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破灶屋里。有灶、鸡笼和农具,连个饭桌都放不下。吃饭坐在桶沿上,洗脚坐在门槛上,乘凉睡在木板上。建一栋属于自己的新房,哪怕是土砖墙,也是我最大的梦想。从我分家碗、筷、锅、铲四样家当打拼三年来,虽然小有积蓄,但对建房来说确实是杯水车薪那。父母的逐客令已下,时间不等人嘛。有条件要建,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建。我思来想去,决定自己搭砖坯,再请烧窑师傅烧,这样能节省大半钱。木材怎么办?那年代买杉木要指标,我一个穷秀才,哪有那面子。我一寻思,买杂木也行。十里之外的高桥山上有杂树卖,发扬蚂蚁搬泰山的精神自已慢慢来扛。白天没空晚上扛,买一棵扛一棵。一棵湿树最少也重百把来斤。来回二十几里路,抄近路就得走山路和田间小道,路边长满芭茅荆棘,扛着沉重的树摸着黑,走路完几全凭感觉。好在跑几趟就是熟路。扛着树肩上越来越重,最后只能百来米歇一程。特别是冬天,冷嗖嗖、阴森森的,身上外寒里热,汗水淋漓,那种苦楚一般人是体验不到的。记得有一回,我扛着树一不小心踩进了缺口,树沉沉地压在头上,心里咯噔一声,这下完了不死即伤,千万别去见马克思呵,幸好那棵树中间是弯的,好似牛轭头套在颈上,致使头部秋毫无伤。真是老天爷保佑,总算逃过一难,虚惊一场。就这样,我凭着一副肩膀两条腿,扛来了一栋房子的材料。年底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把房子凑合着建起来了。老乡们风趣地说:“屋有屋神,边做边成。”上梁的时候,我挥毫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一颗红心两只手,艰苦创业样样有。度过严冬的人才知道太阳的温暖,熬过苦日子的人才懂得钱财的珍贵。我亲身感受到人穷志不能穷,创业理财靠的是勤劳,动脑筋。苦尽甘来,学会理财,就像鸡生蛋,蛋孵鸡,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理财有门路,有喜有忧,有坎坷也有收获。
时间2021年3月21日